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上蔡縣美食

上蔡縣美食

1、塔橋豬蹄:塔橋豬蹄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當時,塔橋人張先生從壹名老中醫手中得到鹵制豬蹄的秘方,秘方由20余種中草藥和10多種味料配制而成。按照此秘方鹵制出的豬蹄肥而不膩,色香味俱佳。

 2、韓老婆燒雞:韓老婆燒雞在選雞、宰殺、撐型、烹煮、用湯、火候等方面,摸索出壹套獨特的經驗。韓老婆鹵制燒雞的技術代代相傳,始終保持著獨特的風味,具有酥香軟爛、肥而不膩的特點。食用時不需要刀切,用手壹抖,骨肉即自行分離,無論涼熱,食之均余香滿口。

 3、朱裏涼粉:涼粉是壹種傳統的風味小吃,上蔡縣朱裏鎮素有?涼粉之鄉?的美稱。朱裏涼粉用純正的豌豆、扁豆、綠豆作原料,其特點是晶瑩剔透,涼滑爽口,筋度適中,可涼拌,可熱炒。

 4、羅圈豆腐:羅圈豆腐是在豆腐成型前,用羅圈撐起?豆腐兜子?,將羅圈放在專用的竹箅子上,將點成的豆腐腦舀在羅圈裏,系緊兜子,瀝去漿水。待豆腐成型後,解開兜子,用另壹個竹箅子放在成型的豆腐上面,然後,由兩人面對面,壹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另壹人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將上下兩個箅子用力壓緊羅圈,同時朝壹個方向翻轉,將上面的箅子翻到下面,使漿水繼續流淌,待豆腐能承受壹定壓力時,慢慢去掉羅圈,掀開兜子,即為香嫩筋道的羅圈豆腐。羅圈豆腐細膩嫩滑,綿軟可口,余味悠長,是上蔡著名的傳統小吃。

 5、塔橋水煎包:塔橋水煎包在烹制過程中融煮、蒸、煎於壹體。水煎包的皮為小麥粉面發酵後制作的,將包子放入平底鍋內少許時間,再加面水,後澆豆油,翻壹遍出鍋即熟。剛出鍋的水煎包,因兼得水煮、汽蒸、油煎之妙,色澤金黃,壹面焦脆,三面軟嫩,脆而不硬,香而不膩,味道鮮美。

 6、百尺乳豬肉:上蔡縣百尺乳豬肉,又稱盆肉、豬娃肉。百尺鹵乳豬技術起源於清末,是將10~15公斤的乳豬宰殺後,經過漂、洗、晾後,放入配以大茴、花椒、生姜、黨參等數十種佐料熬制的老湯鍋中,先以大火燒開,然後再以文火燜制2~3小時而成。出鍋後的乳豬肉,外觀色澤微泛紅色,晶瑩欲滴,香氣撲鼻,食之入口即爛,肥而不膩,回味無窮,被譽為上蔡小吃中的壹絕。

 7、蔡溝牛肉:蔡溝鹵制牛肉以本地土牛為原料,百年老湯配以大茴、花椒、生姜、黨參等10多種料精制而成。因選料嚴格,做工精細,其制成的鹵牛肉以味美色鮮、不肥不膩、香味純正而久負盛名。

 8、重陽糕:重陽糕,也稱花糕、菊糕、發糕等,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糕點。重陽糕,顧名思義,為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的節物。它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重陽節的發源地上蔡,食重陽糕之風盛行。重陽糕多用米粉、豆粉等作原料,發酵後點綴以棗、栗、杏仁等幹果,加糖蒸制而成。制法因地而異,主要有烙、蒸兩種,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夾餡並印雙羊,取?重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