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伏羊節這壹天怎麽過的作文
徐州古稱彭城,是中國烹飪的發源地之壹,也是中國烹飪養生鼻祖彭祖的分封之地。“彭城”這壹名稱就來源於彭祖的分封之地--古代大彭氏國。
徐州吃伏羊的悠久歷史可以遠溯到夏、商、周三代之前。據考,早在堯帝之時,中國烹飪養生鼻祖彭祖篯鏗以“雉”代“羊”烹羹而獻堯帝,堯由於常食此羹而“受壽永多”,於是封“鏗”於彭,是名彭鏗。彭祖之母鬼方氏是生長於大漠的丁零族人,有食羊的習慣,由此推斷,彭城人吃羊的習俗發端於五六千年前的彭祖,幾乎與中華文明史同步。
隨著時代變遷,徐州不僅完整保留了吃伏羊的飲食傳統,伏羊餐飲也形成了鮮明的地方特色,以紅扒羊頭、羊方藏魚等三大類近40個品種的全羊宴菜系,為徐州伏羊文化增添內涵。營養豐富的精湯羊肉,味道鮮美的紅燒羊肉,火辣辣的川江羊肉,還有香脆可口的羊排;壹碗羊肉湯、兩個烙饃卷上愛吃的羊肉,再加上紅紅的辣椒油,吃得滿嘴油,流得滿身汗,餐後的感覺只剩壹個字——爽!
2004年之前,徐州市民主要是在民間自發組織吃伏羊活動,2005年開始,徐州市政府將這壹民俗活動納入徐州飲食文化範疇,幾年下來,民間伏羊“登堂入室”,由原來的壹個地方民俗變身為全國餐飲行業的“伏羊盛宴”,同時還增加了伏羊聖火的采集和傳遞,文藝表演等壹系列具有民俗特色的內容,吸引了許多來自淮海經濟區的市民:
“很氣派,我覺得瞞隆重的,跟其他的確實不壹樣,夏天吃羊肉,我們都是冬天吃羊肉,確實不壹樣,再加上我們彭祖歷史文化在裏面,確實覺得不壹樣。”
“我是來自江蘇江陰的,徐州的彭祖伏羊節舉辦的很好,也很隆重,希望繼續發揚下去,把餐飲文化發揚光大。”
名人、名城,聖地、佳節,昭示著徐州歷史文化古城的雄厚底蘊,演繹著古都的精彩。徐州伏羊節名氣越來越大,名聲也是越來越遠。2008年,中國(徐州)彭祖伏羊節獲“中國優秀節慶品牌”稱號,彭祖伏羊節被評為“徐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中國烹飪協會認定徐州為“中國伏羊美食之鄉”,由此確定了“徐州伏羊節”,在國內的唯壹性和權威性。
今年彭祖伏羊節期間,壹場充滿漢代特色的祭祀大典在徐州市九裏區漢城舉行。來自徐州市及北京、上海等國內二十個省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近五萬名遊客聚集在這裏。祭祀鐘聲壹響,漢樂起,長號鳴,鑼鼓密,彩龍舞,在彭祖傳人、中國烹飪大師、徐州市烹飪界代表王獻立帶領下,近千名廚師列隊在彭祖像前進行祭拜。隨後,本屆彭祖伏羊節的伏羊天使和中國烹飪大師王獻立壹起從彭祖像前的大鼎中采集火種點燃了本屆伏羊節的聖火,並開始了為期近壹周的聖火傳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