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宜陽的民俗有哪些?

宜陽的民俗有哪些?

元宵燈節:過節時買紗燈、蒸棗饃、石燈放油點之放至門檻上,或用蠟燭點之以示放燈賀年。家家還用面蒸成“布袋”、“錢龍”、“麥垛”等,食之以表示錢多糧豐和保身體健康。

現在有所改變化,多以燃放各種煙花慶賀

傳統節日——祭竈:農歷臘月(十二月)二十三日稱祭竈,傳說這天是竈君上天之日,鄉民祈禱他上天言好事,以便來年初壹五更回來帶回吉祥,有聯:“二十三日去,初壹五更回”。外出的人都要在這天趕回來向竈王爺報到,這天吃竈餅、竈糖,取意全家團圓,和睦相處。

傳統節日——二月二:農歷二月初二,是漢族的傳統節日。民間認為,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子,故稱“龍擡頭節” 或“青龍節”。這天,農村的婦女壹般都不動剪刀,不做針線活,怕動了刀剪傷龍體。按老年人的說法。這是為了表示對龍的尊敬。在這個節日裏,人們到田野裏采野菜,包餃子,煎煎餅,炒黃豆,煎臘肉,蒸棗饃,改善生活成為節日的壹項重要內容。

在眾多的食俗活動中,這天攤煎餅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民間認為,這天是東海龍王的生日, 煎餅是龍王的胎衣。吃煎餅,是為龍王嚼災,扔煎餅,是為了掩埋龍王的胎衣。 農歷二月二吃炒豆風俗的形成,據說和壹則民間傳說有關。

相傳武則天奪唐室江山以後,改國號為周,自稱周武皇帝。天上玉帝知道後大發雷霆,命太白金星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這壹下可苦了天下百姓,人們怨聲載道,不禁失聲痛哭。司管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遭難,喝足天河水,噴灑人間,拯救萬民。玉帝得知此事,將玉龍打下了凡界,壓在山下,並立石碑壹通,上寫:“玉龍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百姓為救玉龍,想盡了辦法。這年的農歷二月二,人們發現玉米和黃豆都是金黃閃亮,很像金豆。如將豆壹炒,不就是金豆開花了嗎?於是,壹傳十,十傳百,各家各戶都炒了許多玉米和黃豆,有的供到院裏,有的端到玉龍身邊。鎮壓玉龍的大山是太白金星的拂塵,這天,太白金星發現天下金黃壹片,以為金豆開花了,便收了拂塵。玉龍這才騰空而起,回到了天上。此時,正是春雨貴似油的季節,玉龍不顧玉帝禁令,又“嘩嘩”下起雨來。

此後,民間便形成了習慣,每到農歷二月初二,人們都有要炒玉米、炒黃豆。

手工藝——織布:以木質“腳踏板斜織機”為主要生產工具,紡花車、繞線機、匡線機,織布流程由原來的兩塊腳踏板改為現在的四塊腳踏板,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農民由原來自己種的棉花紡線再織成布料,由原來的白布再用顏色染成各樣色彩布。現在不用染線,都用棉紡廠染好的線條經成各種各樣的花樣,可以織平紋、斜紋、花格、提花等多樣布料。

制作程序:1、棉花取種籽。過去我們農民都是把棉花去籽,使棉花絨和種籽分離,便於梳理棉花。2、搓棉。把去籽的棉花搓成指頭粗細的條狀,以利於紡線。3、紡線。搖動紡花車紡線,兩手動作協調,紡出均勻線條,最後穗子。4、絡線。把紡的線穗壹個個匡成線管,用稀面湯漿後,捂醒,晾幹,絡到線圈架上。5、經線。這幾根木板叫經板,上面固定有75根鐵柱,線筒按花色設計的要求順序地套在這些鐵柱上,要織出什麽圖案就按照事先準備好的圖案依次擺放。因為***有75根鐵柱,所以壹次只能纖出75根線。接下來就可以經線了,經線人將線筒上的線壹壹牽出,按照順序捏在手中。牽出的線要按順序套在經柱上,(經柱是放在地面上相對的兩排鐵柱,每排上有15根鐵柱)牽出的線將繞著這兩排經柱排序,在兩排經柱的距離壹定的情況下,使用經柱的數量決定匹布的長度。將所有的線頭固定在第壹根經柱上,接下來用壹截木棍套在線中拉線。拉出的線按照“之”字形依次套在經柱上,從第壹根經柱循環依次繞到最後壹根經柱,經線在這裏完成壹個重要的步驟:就是每根經線要在大拇指處完成交叉,這種交叉是織布的關鍵,這種交叉要壹直保持到織布完成。交叉後,壹根經線就變成壹對經線了,然後利用最後的兩根經柱將這種交叉狀態保持下來。然後拉著手中的經線按原路依次返回,將經線拉回到第壹根經柱,讓線尾和線頭重合,將線尾剪斷。這樣就牽出第壹組75對經線了,因為經線***有600對,所以要換線筒繼續牽出另外幾組經線,依照同樣的辦法壹***要牽出8組經線。經線完成後就要收線,收線時要從最後的經柱收起,也就是從經線的交叉處收線,為了保持每壹批線原來交叉的狀態,必須用線繩將交叉孔捆系,從最後的經柱處將線提起,然後將經線纏繞成壹個大線團。6、掏頭。掏頭也就是穿繒,(繒有原來的線繒、尼龍繒到現在的剛繒)就是讓經線壹根根從繒絲中的圓孔穿過。穿繒時,先將經線的節解開,理順。依次穿入相對應的錚孔。上層線要穿入前排錚,而下層線則穿入後排錚。每壹根線要對應好每壹根錚,直到穿完所有的經線。7、過柱。用線簽將穿過繒的線頭再壹根壹根彎過來,然後穿在專用的線軸上。8、刷線。用刷子把線條梳理均勻,然後絞到機軸上。9、拴機。俗稱上機,將刷好的線經過遞繒,穿柱完畢後,牢牢的拴在木質斜梁機上。10、做穗管也叫制作緯線。將線管上的線用紡車絞到穗管上,線管呈兩頭尖中間粗的穗狀體,然後再穿到梭子上,開始織布。11、織布。兩腳協調踩下踏板,兩手投梭接梭,經線、緯線交替交織,手織布就壹點壹點的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