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龍虎山為鷹潭當地的主要旅遊景點,而龍虎山之道家文化也對鷹潭飲食文化造成了壹定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講,道家文化使鷹潭飲食有了特色。因而到鷹潭,自然不能錯過由道家飲食文化熏陶出來的當地美味,如天師八卦宴、上清豆腐等,屆時,自可在清淡之中,深切體會道家養生之真諦。
上清豆腐
以優質大豆和龍虎山中的礦泉水為原料制成的,有鮮、嫩、白、爽、香、滑的特點,沒有豆腥味,而且由於是手工制作的,所以沒有機制豆腐的異味。把上清豆腐加工成豆腐幹後,清香鮮美,韌而不碎,油煎、紅燒都很好吃。當地飯館中燒的鱅魚豆腐和天寶豆腐都是風味獨特的豆腐名菜。
香菇活肉
龍虎山的香菇產於深山老林之中,是天然的綠色食品,且品種繁多,營養豐富。這種個個如三硬幣壹般大小帶花紋的“金錢菇”尤為名貴,香氣濃郁,與豬肉同煮,特別爽口。
板栗燒雞
天師板栗是龍虎山的壹大特產,其特點是:粒大、色白、肉嫩、香甜。可生食,也可熟食。如果用板栗燒肉、燒雞,那撲鼻的醇香,令人饞涎欲滴。
天師八卦宴
八卦宴是歷代天師為宴請賓客,舉行重大活動設的大型宴席。宴席的最大特點是,既註意菜肴的品種,更註重菜盤的擺放,飲食文化非常獨特,道教的寓意也很深刻。設席時,使用的是老式八仙桌,按八卦中的“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個方位,先上八個小菜或小吃,八位客人各人斟上“天師養生茶”。茶過三巡,撤下小菜,再上八大菜。
黃袍拜君王
用瀘溪河中的黃魚角燒上清豆腐,就叫“黃袍拜君王”。它的做法是先將黃魚角用油略煎,加入米酒釀、生姜片、蔥、整個紅椒、鹽等,倒入高湯,用旺火將魚燒透,然後放入上清豆腐,微火燉十幾分鐘,撒上胡椒粉即可,是當地的壹道名菜。
瀘溪活魚
瀘溪河發源於崇峻嶺之中,壹路穿山過峽,卵石河床,毫無汙染,清澈見底,所以河中盛產的鮭魚、黃魚角肉嫩味甘,沒有泥腥味,特別好吃,成為當地的名菜。
宮中土雞
張天師平時飲食非常清淡,但入冬時常用“宮中土雞”進補。做法是先將土雞和斑鳩整體脫骨,在麻雀腹內放入高麗參,再將麻雀放入斑鳩復中後加入白蓮、板栗、冰糖,然後放入雞的腹中,填進桂圓、冰糖。在氣缽內隔水燉爛,成為絕妙的滋補品。
腌菜漿蒸蛋
腌菜漿蒸蛋的味道,概括起來就是酸、辣、鮮、香。將2~3個土雞蛋打爛,不是加清水,而是放農家腌菜的漿水,再放適量的鹽、辣椒末,在木制的甑上蒸十幾分鐘,就做成了這樣的壹道美味。
冬筍鹹肉絲
龍虎山毛竹資源十分豐富,所以優質冬筍是龍虎山傳統的食用土特產品,它個大、飽滿、無蟲眼,筍肉色白鮮嫩,與新鮮肉或鹹肉、雞蛋等做成菜肴,具有鮮、嫩、甜、爽的特點,成為天師家宴上的佳肴,位受青睞。
龍虎山捺菜
捺菜味道很特別,酸、辣、鹹、甜兼有。剛迚口麻辣辣,繼而酸滋滋,再而脆生生,吞下肚後又是甜津津的,越嚼越有味,滿嘴飄香,余味無窮,別興壹番風味。捺菜能生津開胃,發汗祛寒,當偶感風寒,食欲不振時,嚼上幾支,食欲大增,妊娠期的婦女尤其喜食。
龍虎苦菜
苦菜是壹種野生草木植物,無汙染,未使用任何人工肥料,完全靠吸收大自然雨露而長成,食之爽口,並有清涼解毒等藥用功效。龍虎苦菜據說是當年祖天師在龍虎山煉丹時,播撒在深山中的仙草,供信道者養生食用,現在它已成為當地老百姓餐桌上的物美價廉的菜肴。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裏處貴溪縣境內,是道教正壹派的祖庭。
龍虎山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7年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2009年,龍虎山入圍“中國大學生最喜歡的旅遊景區”金獎,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