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昆山特產有什麽可以方便攜帶的

昆山特產有什麽可以方便攜帶的

昆山三寶

昆石:產於我市玉山(又名馬鞍山)中,天然多竅,色澤白如雪、黃似玉,晶瑩剔透多竅,玉潔冰清,形狀無壹雷同,十分奇巧,所以稱為巧石,又名玲瓏石,他方人稱昆山白石,歷來被視為藝術欣賞品,供於幾案,視若珍寶。

瓊花:昆山亭林公園的瓊花,被譽為“昆山三寶”之壹。其中最大的壹棵花樹,連理交枝,樹冠周整,玉花繁盛,堪稱今世“瓊花之最”。

並蒂蓮:馬鞍山下有並蒂蓮,又名千葉蓮、千蕊蓮,為“昆山三寶”之壹,原為元末高士顧阿蓮手植,流傳至今已有600多年,人稱“古蓮”。蘇州著名文人周瘦鵑首作文記之,稱並蒂蓮“色香雙艷”。

三系列食品

萬三蹄、萬三方肉、萬三三味圓、萬三豬手、萬三雞腿、萬三野鴨、及萬三貢酒、萬三宴酒和萬三家酒,已成為周莊美食的代表。尤以萬三蹄獨樹壹幟,多次被評為食品金獎。隨著周莊知名度的日增,已走出周莊,湧向中外餐桌。

萬三蹄:以豬腿為原料,佐以調料,用旺火燒煮,經過蒸燜,皮潤肉酥,湯色醬紅,肥而不膩,鹹甜適中,堪稱色、香、味、形俱佳的肴饌。

萬三方肉:有豬鮮肋肉切方,以“萬三蹄”工藝煮酥,是與萬三蹄響應的宴客主菜。

萬三味圓:有新鮮面粉制成面筋,包入肉末或蝦仁、雞絲作餡,做丸煮熟,兼具小籠、餛飩、湯包之味。

萬三豬手:以傳統配方燒煮的豬蹄爪,滋潤美味。

萬三雞腿:以當年新雞大腿為原料加工,皮酥肉嫩。

萬三野鴨:以太湖野鴨為原料,用“萬三蹄”工藝燒煮,肉嫩味鮮,成為餐桌上乘佳肴。

萬三貢酒、萬三宴酒、萬三家酒相傳沈萬三家以糯米、高粱、玉米、小麥、大米及南湖水采用特殊流程,精心釀制而成,酒液清洌,口味甘醇。

周市太和奧鴨

昆山奧味醬鴨,簡稱奧鴨。配方技藝源出清宮藥膳系列。太和奧鴨其特點是色、香、味,營養四者俱佳,有“壹家奧煮,滿街飄香”之譽。周市太和館的奧味品,熔“奧”、“醬”兩種烹調技藝於壹爐,制作成目前的奧味醬鴨。特點是肥而不膩,嫩而不爛,鮮味入骨。

奧竈面

百年老店奧竈館,坐落在亭林路半山橋南堍,奧竈面以紅油爆魚和白湯鹵鴨面為首。

紅油爆魚面:爆魚壹律用青魚制作,面條用精白面加工成龍須面,細白柔嫩,紅潤噴香,食之爽口。

白湯鹵鴨面:則以“昆山大麻鴨”用老湯烹煮,故肥而不膩。壹碗別具風味的奧竈面,將為您增添無窮的樂趣,留下無窮的回味。

小吃

三味圓又稱湯面筋, 是昆山市周莊鎮的名肴特產。周莊三味圓的皮以面筋為料,餡用雞脯肉、鮮蝦仁、豬腿肉加蔥姜、黃酒等調制剁細精制而成。用雞湯燒煮,皮薄餡嫩,晶瑩剔透,湯清味鮮,集點心、菜肴、鮮湯之美,輕輕壹咬,鮮汁直淌,堪稱上品。

到昆山遊覽玉峰山,人們總要去“奧竈館”品嘗壹碗“奧竈面”。奧竈面以紅油爆魚面和白湯鹵鴨面最為著名。紅油爆魚面,面條細白,湯色醬紅;白湯鹵鴨面,白面白湯,原色原味。

奧竈面不僅選料講究,味美鮮醇,另外還有“三燙”的特點:面燙,撈面時不在溫水中過水,而在沸水中過水;湯燙,配制好的面湯放在鐵鍋裏,用余火燜煮,保持其溫度;碗燙,碗洗凈後,放在沸水中取用,不僅保暖,還消毒衛生。因此“奧竈面”即便是在數九寒天,食之也能冒汗。

周莊位於蘇州城東南,昆山的西南處,古稱貞豐裏。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周莊最為著名的景點有富安橋、雙橋、沈廳。周莊有許多特色小吃,最有特色的是沈萬三愛吃的肘子和豬蹄,其它特色食品還有萬三糕、童子黃瓜、蝦糟、三味圓及當地的水鮮等。

江蘇省昆山市,有壹“奧竈館”,是個賣面條的百年老店。每天早上,這裏門庭若市,車水馬龍,妳進他出,絡繹不絕。來這裏吃面的,不僅有近鄰,更有遠客,如上海、浙江和江蘇其他各地的,人們說“到昆山,不吃奧竈面,等於沒來昆山”。

這是為什麽呢?因為昆山人把這壹有特色的傳統小吃,精心制做,達到了極致的境界。這裏的奧竈面,湯有湯的滋味,面有面的講究,澆頭有澆頭的配法。紅湯面配熏魚,白湯面配鹽水鴨腿,人們吃後,無不點頭稱好。小小面館,多時壹個早上就能賣出3500碗,每碗16元,合計56000元。壹碗面條引來如此眾多的客人來昆山,又因壹碗面條讓人牢牢記住了昆山,奧竈面成了昆山市的壹個經濟、文化、社會的亮點,著實為昆山的經濟騰飛、文化發展、社會進步增添了壹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