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形容味道好的成語有哪些
膾炙人口、垂涎三尺、津津有味、垂涎欲滴、五味俱全
壹、膾炙人口
白話釋義:膾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詩文為人們贊美和傳誦。
朝代:五代·
作者:王定寶
出處:《唐摭言》卷十:“皆膾炙人口。”
翻譯:都是美味的食品
二、垂涎三尺
白話釋義:口水掛下三尺長
朝代:唐
作者:柳宗元
出處:《三戒》:“臨江之人;畋得麋麂;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
翻譯:臨江有個人,打獵時捉到壹只小鹿,把它帶回家飼養。剛壹進門,壹群狗流著口水,翹著尾巴跑攏來,想吃小鹿。
三、津津有味
白話釋義: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
朝代:明
作者:朱之瑜
出處:《朱舜水集·答野節書之十七首》:“佳作愈;讀愈覺津津有味。”
翻譯:優秀的作品越讀越覺得有趣
四、垂涎欲滴
白話釋義:形容非常貪饞想吃的樣子。
朝代:唐
作者:柳宗元
出處:《招海賈文》:“垂涎閃舌兮。”
翻譯: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
五、五味俱全
白話釋義:五味:酸甜苦辣鹹的合稱。形容調味齊全適宜。
朝代:西漢
作者:戴勝
出處:《禮記·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也。”
翻譯:,酸、苦、辛、鹹、甘,謂五味。以滑甘調制酸﹑苦﹑辛﹑鹹四種滋味,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皆有滑﹑甘,是謂六和。十二食指人在壹年十二個月中所吃的不同食物
『貳』 形容“味道多”的成語
形容“味道多”的成語有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五味雜陳、回味無窮、烏煙瘴氣(空氣中味道多)
『三』 形容“香味”的成語有哪些
1、暗香疏影
拼音: àn xiāng shū yǐng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形容梅花
解釋: 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態,後被用為梅花的代稱。
出處: 宋·辛棄疾《和傅巖叟梅花》:“月淡黃昏欲雪時,小窗猶欠歲寒枝。暗香疏影無人處,唯有西湖處士知。”
例子: 兩個站在小橋上,疏影暗香,自甘清冷,屋後山岡積雪如銀,背著手玩賞。(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四回)
2、口齒生香
拼音: kǒu chǐ shēng xiāng
解釋: 嘴和牙齒都有香味。比喻所讀的作品意味深長,雋永宜人。
例子: 前者捧讀諸位姐姐佳作,真令人~。(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六回)
3、異香撲鼻
拼音: yì xiāng pū bí
解釋: 不同尋常的香味撲鼻而來。
4、國色天香
拼音 :guó sè tiān xiāng
近義詞: 沈魚落雁、羞花閉月 反義詞: 其貌不揚
用法: 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形容女性的美麗
解釋: 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於壹般花卉的牡丹花。後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出處: 唐·李濬《松窗雜錄》:“臣嘗聞公卿間多吟賞中書舍人李正封詩曰: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
例子: 於那娉婷嫵媚之中,無不帶著壹團書卷秀氣,雖非~,卻是斌斌儒雅。(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六回)
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唐文宗李昂在程修己的陪同下到禦花園裏賞花,園內百花齊放,姹紫嫣紅,爭奇鬥艷。文宗十分欣賞牡丹花王,就問程修己都城傳唱的牡丹詩。程修己回答說中書舍人李正封的詩:“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文宗贊嘆不已。
『肆』 形容美食多的成語
食前方丈
拼音:shí qiánfāngzhàng
解釋:方丈:壹丈見方。吃飯時面前壹丈見方的地方擺滿了食物。形容吃的闊氣。
出處:《孟子·盡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誌弗為也。”
示例:見著老人家的~侍妾數百人的行徑,不禁羨慕。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七回
近義詞:食必方丈、食案方丈、食味方丈
反義詞:食不二味、食不重味
語法:作謂語、定語;形容吃的闊氣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孟子要求自己的學生積極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要學生不要氣餒,不要被對方顯赫威勢所嚇倒。面對這些王公大臣高堂大屋、食前方丈、侍妾數百,馬上想到自己壹旦得誌,絕不像他們這樣做,自己就不會心怯
美味佳肴
拼音:měi wèi jiā yáo
解釋:指上等的、第壹流的食品,精致可口的飯菜或味道鮮美的食品。
出處:王朔《我是妳爸爸》:“當馬銳看到父親飽餐了壹頓美味佳肴,臉上所露出的滿足和愜意,那種貨真價實的幸福感,才恍然大悟。”
示例:我們望著面前的~,還是沒有食欲。
近義詞:佳肴美味、佳肴美饌
反義詞:粗茶淡飯、清湯寡水
語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精美的食物
山珍海味
拼音:shān zhēn hǎi wèi
解釋:山野和海裏出產的各種珍貴食品。泛指豐富的菜肴。
出處:唐·韋應物《長安道詩》:“山珍海錯棄藩籬,烹犢羊羔如折葵。”
示例:調補劑不壹定象~那樣適味可口。聞壹多《鄧以蟄〈詩與歷史〉題記》
近義詞:美味佳肴、龍肝豹膽、山珍海錯
反義詞:粗茶淡飯、家常便飯
語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美食
『伍』 形容香味的成語
桂馥蘭香、芬復芳馥郁、異制香異氣、鳥語花香、桂子飄香。
壹、桂馥蘭香
釋義:形容氣味芳香。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五回:“只見堂裏敷設的花團錦簇,桂馥蘭香……壹幾壹椅,全是紫榆水南的名手雕工。”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氣味芳香。
二、芬芳馥郁
釋義:馥郁:香氣濃厚。形容香氣非常濃。
出處:近代·張恨水《啼笑姻緣》第二回:“家樹先不必看她那人就聞到壹陣芬芳馥郁的脂粉味。”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香氣非常濃烈。
三、異香異氣
釋義:特異的香味和氣息。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他就說了個海上仙方兒,又拾了壹包末藥作引子,異香異氣的。”
譯文:作賓語、定語;指特殊氣味。
四、鳥語花香
釋義:鳥叫得好聽,花開得噴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處:清·李漁《比目魚·肥遁》:“壹路行來;山青水綠;鳥語花香;真個好風景也。”
用法:聯合式;作定語、賓語;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五、桂子飄香
釋義:指中秋前後桂花開放,散發馨香。
出處:唐·宋之問《靈隱寺》詩:“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譯文:中秋時節寺中桂花飄落,佛香冉冉好似飄向天外的雲霧。
『陸』 形容味道好的成語
津津有味、垂涎欲滴、八珍玉食、食指大動、五味俱全、
1、津津有味
讀音:jīn jīn yǒu wèi
解釋:津津:興趣濃厚的樣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
出處:楊沫《青春之歌》第壹部第十二章:話是這樣說,可是談起理論,許寧還是壹套套地向道靜談得津津有味,頭頭是道。
2、垂涎欲滴
讀音:chuí xián yù dī
解釋:形容非常貪饞想吃的樣子。
出處:鄒韜奮《經歷·貧民窟裏的報館》:但是在我這樣的壹個窮小子看來,確覺得這是壹個不小的數目,而且老實說,確也有些垂涎欲滴!
3、八珍玉食
讀音:bā zhēn yù shí
解釋:泛指精美的肴饌。
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三卷:“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萬語對生意。”
譯文:有著美食的宴會我邀請妳來參加,有千言萬語想要對妳張生說。
4、食指大動
讀音:shí zhǐ dà dòng
解釋: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預兆,後形容看到有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樣子。
出處:《左傳·宣公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
譯文:楚國人獻給鄭靈公壹只大甲魚。公子宋和子家將要進見,走在路上,公子宋的食指忽然自己動了起來。
5、五味俱全
讀音:wǔ wèi jù quán
解釋:五味:酸甜苦辣鹹的合稱。形容調味齊全適宜。
出處:《禮記·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也。”
譯文:五味、六和、十二食,循環相為本味。
『柒』 形容氣味的成語有哪些
香氣襲人、芳香四溢、馥郁芳香、香飄萬裏、沁人心脾
『捌』 形容味好 成語
玉盤珍饈
秀色可餐
饕餮大餐
鳳髓龍肝
回味無窮
唇齒留香
色味俱佳
垂涎欲滴
八珍玉食
其味無窮
『玖』 形容氣味的成語
形容氣味的成語:桂馥蘭香、鳥語花香、別有風味、乳臭未幹、桂子飄香。
壹、桂馥蘭香
拼音:guì fù lán xiāng
釋義:桂、蘭:兩種散發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氣味芳香。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五回:“只見堂裏敷設的花團錦簇,桂馥蘭香……壹幾壹椅,全是紫榆水南的名手雕工。”
二、鳥語花香
拼音:niǎo yǔ huā xiāng
釋義:鳥兒叫,花兒飄香,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桃紅柳綠,~。。
出處:清·李漁《比目魚·肥遁》:“壹路行來;山青水綠;鳥語花香;真個好風景也。”
三、別有風味
拼音: bié yǒu fēng wèi
釋義: 另有壹種趣味或特色:圍著篝火吃烤肉,~。
出處:清·王韜《瀛壖雜誌》壹·六七:“蕹菜壹種亦來自異域;莖肥葉嫩;以肉縷拌食;別有風味。”
四、乳臭未幹
拼音:rǔ xiù wèi gān
釋義: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完全退掉,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譏諷意),有時用來表示對年輕人的輕蔑或不信任。
出處: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十卷:“雖有兩個外甥;不是姐姐親生;並且乳臭未幹;誰人來稽查得他?”
五、桂子飄香
拼音:guì zǐ piāo xiāng
釋義:桂花散發出陣陣香氣。形容中秋節前後的佳景。
出處: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二:“張子韶對策有桂子飄香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