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月和5月看的書,自我成長類的居多,雖數量上不多,但看完做了思維導圖和讀書筆記,列了踐行清單,收獲多多,比如認知和行動。
主要有以下幾個收獲:
1、少看手機,心不累。
在這之前,我沒有把閱讀作為壹項大事,可有可無,壹有時間就拿起手機刷今日頭條,網購。壹刷就是幾個小時,根本停不下來,心裏空虛沒有收獲感,而且特別累。現在,閱讀使我心安。
2、少了胡思亂想,不再焦慮。
之前我看到負面的網絡文字,十分擔憂,會聯想到自己, 情緒低落。現在不壹樣,只要壹閱讀,書裏的文字會給妳力量感,沈浸其中,很美好。
3、堅持每日列計劃與復盤。
自從讀了《用壹年時間來重生》這本書,我開始列日計劃與復盤。復盤主要有四方面,輸入、輸出、固本、開源。開源是指創造鏈接、拓寬視野、跨界學習。比如參加活動,認識新人。固本是指自制幸福感,關照健康,滋養內心,比如泡腳、自制美食,冥想等。壹天下來,很充實。
4、目標要少,不要貪多。
以前我每天想做很多很多事情,既想學英語,練翻譯, 又想學插畫,又想堅持寫作,還有烘焙之類的。尤其是看到別人在某壹項上取得成就的時候,心裏十分著急,這不就是我當初想做的事麽,我還停留在壹直想的階段,人家已經取得成績了。當我這閱讀之後,明白目標不能貪多,壹個階段內集中突破壹項就很好了。
5、重視極致利他。
所有傷害都是相互的,所有利他都是利己的。利他也是壹種自信。像《榨書》的作者格格站在利他的角度開了公益讀書會,幫助小夥伴閱讀。《用壹年重生》的作者娜裏跑最初也是給大家提供公益職業咨詢和自我提升社群,免費改大家的作業。正是當初的利他行動,她們都成功地開啟了自由職業。
6、鏈接他人。
《榨書》作者格格認為,鏈接他人有六大好處,能滿足社交需求,搭建成長系統,感受他人力量,鏈接各種資源,過上幸福生活,拓展客戶群體。而我以往,對這點感觸不深,認為孤獨才是牛逼,周末的閑暇時間稀裏糊塗地過,每次聚餐的永遠是那兩三個人,這下真得重視起來。
7、找到自己的使命。
使命是壹個人最擅長最熱愛做的事情,誰要早點找到自己的使命絕對是壹件幸運的事情。而找到自己的使命需要不斷探索,折騰,與自己對話。找到自己的使命後,做事情會處於心流的狀態。
8、讀書是成本最低的投資。
最近這段時間,聽了好多直播課,結束時有賣課環節,動輒三四千元,五六千元,價格真的挺嚇人。這時,才覺得書真的是最低成本的投資,妳以幾十塊錢的成本就能與行業內的牛人對話,不懂的還能反復地琢磨。
歌德說:“讀壹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魯巴金說:“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狄德羅:“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
堅持閱讀吧,相信時間看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