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寄生蟲有:豬肉絳蟲;廣州管圓線蟲;肝吸蟲、異尖線蟲;裂頭蚴;顎口線蟲;肺吸蟲。
1、豬肉絳蟲
代表美食:生豬肉。網傳“豬肉有鉤蟲”,稱壹些豬肉中含有條帶狀的白色物質,壹時間人心惶惶。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周曉農解釋,並沒有所謂的豬肉鉤蟲。豬肉真正容易寄生的是豬肉絳蟲,常寄生在豬的肌肉中。
如果人吃了含有絳蟲囊尾蚴的豬肉,會在人體小腸內發育為成蟲,並隨糞便排出孕節(絳蟲產生蟲卵的節片)或蟲卵;當人誤食絳蟲蟲卵,可在人體內發育為囊尾蚴,轉移到全身,導致患上囊尾蚴病,引起失明或誘發癲癇。藏族、白族等有食用生豬肉傳統的少數民族,更是高危感染人群。?
專家支招:避免感染囊蟲病,要小心買到“米豬肉”,即有囊尾蚴寄生的豬肉。大家選購時,壹定要仔細看,“米豬肉”壹般呈囊狀,即在肥肉或瘦肉等部位有米粒或黃豆大小的囊包。另外,盡量不要吃農村散養豬的豬肉,其感染幾率相對較大,過於便宜的豬肉也要小心。從生物學角度來說,目前大部分寄生蟲及微生物均可通過高溫處理後被滅活,壹般用80℃以上的溫度煮熟煮透即可避免感染。
2、廣州管圓線蟲
代表美食:涼拌福壽螺、冰鎮花螺。螺類是廣州管圓線蟲的主要中間宿主和傳播媒介。2006年,北京曾爆發壹起廣州管圓線蟲感染事件,造成141人因此患病。廣州管圓線蟲通常寄生於兩種螺:壹類是福壽螺,另壹類是非洲大蝸牛。人感染廣州管圓線蟲後,表現為發熱、劇烈頭痛等癥狀。除上述螺類,江南地區居民喜食的田螺等螺螄也要註意防止寄生蟲感染。?
專家支招:若加工不當,螺內含有的寄生蟲就不能被有效殺滅,所以壹定不要用涼拌、腌制等冷加工方式,最好是徹底加熱,高溫蒸煮熟爛。
3、肝吸蟲、異尖線蟲
代表美食:淡水生魚片。冰鎮生魚片蘸芥末生吃,堪稱夏季壹大美味,但淡水魚的寄生蟲感染幾率很高。廣東、廣西、黑龍江等地的淡水魚華支睪吸蟲(俗稱肝吸蟲)平均感染率高於其他地區。
若淡水魚魚塘水體遭到人或貓狗糞便汙染,糞便中的蟲卵逸出毛蚴,進入魚塘的螺螄中寄生發育成尾蚴,當尾蚴進入魚體後會形成囊蚴,囊蚴隨生魚片進入人體,最後在膽管中發育為成蟲。成蟲寄生在膽管時,人會出現發燒、肝區疼痛,往往會被誤診為膽囊炎,長期堵塞甚至可能誘發膽管癌。
食用淡水生魚還可能感染寄生於人體胃底部的異尖線蟲,它屬於線蟲的壹種寄生蟲,通體白色,誤食含有幼蟲、未經煮熟的魚肉,可使用餐者受到感染,出現劇烈腹痛或過敏反應。?
專家支招:魚體內的肝吸蟲囊蚴很難通過肉眼識別,最簡單的方法是把魚肉煮熟、煮透,殺死寄生蟲後食用。夏季慎食淡水魚生魚片,深海魚可選擇零下20℃條件下冷凍,且冷凍時間超過24小時的,避免感染異尖線蟲。另外,魚塘上面建有廁所,糞便直排入魚塘,該魚塘魚類感染幾率很高,裏面的魚類更不能生吃。
4、裂頭蚴
代表美食:爆炒田雞、生滾田雞粥。田雞因其風味獨特、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但俗名為“田雞”的虎紋蛙,裂頭蚴的感染幾率高達49.08%,常見的爆炒和生滾的方法很難將裂頭蚴殺死。壹些地區甚至有用蛙皮美容,貼在眼睛和皮膚上,導致裂頭蚴通過眼結膜或皮膚黏膜感染,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引發頭痛、癲癇等癥狀。?
專家支招:建議杜絕食用野味,尤其是野生蛙類和蛇類,即便要吃,也要在沸水中充分煮熟,低溫冷凍也能消除裂頭蚴。
5、顎口線蟲
代表美食:冰鎮鱔片、爆炒黃鱔。黃鱔是顎口線蟲的主要宿主,人體感染以食用日本和泰國等國進口的黃鱔最多見。顎口線蟲的中間宿主有各種水生蚤類和淡水魚類(包括黃鱔等),在顯微鏡下,不管家養還是野生黃鱔都常常寄生有顎口線蟲。感染顎口線蟲後,它會像無頭蒼蠅在人體內亂竄、穿越,穿越到哪就會對哪裏的組織器官帶來損傷,進入眼睛可導致失明,進入大腦還可能致命。?
專家支招:少吃生的或半生的魚類、兩棲類等動物。對可能有感染顎口線蟲的黃鱔進行加熱處理,避免傳染源傳入。
6、肺吸蟲
代表美食:麻辣小龍蝦、醉蟹。消夏吃麻辣小龍蝦,江邊品醉蟹,美食的背後卻潛藏寄生蟲風險,每年夏季都有因此感染肺吸蟲的病例。肺吸蟲病是壹種人獸***患的蠕蟲病,人因生食含有肺吸蟲幼蟲感染的蝦或蟹而得病。除主要寄生於人體肺部,也可寄生於皮下、肝等處,引起腹痛、便血等癥狀。?
專家支招:感染肺吸蟲病主要是因為食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蝦蟹,因此要高溫充分煮熟。?
人民網—過嘴癮,先要防住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