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和國(法語:République?française),簡稱法國,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意大利、摩納哥、安道爾和西班牙接壤,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隔海相望。
法國是第壹、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因而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議案擁有否決權。法國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之壹,亦是《申根公約》的成員國。
法蘭西第五***和國(即現在的法國)的憲法於1958年9月28日由法國民眾全體公民投票通過。1958年10月4日制訂的憲法決定了第五***和國的國家政體運作方式。此後憲法經歷多次修訂,它大大增強了行政機關與議會的關系。
***和國總統:國家元首由普選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2000年9月24日法國全民公決之後確立總統任期5年制);並由總統任命總理,和根據法國憲法第8條,總理的提名來任命政府其他成員。總統主持內閣會議,頒布法律;總統亦是三軍統帥。另外,根據憲法第16條,在面臨重大危機時,總統擁有采取非常措施的權力,例如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或啟動全國動員令等等。根據憲法第20和21條,在總理的領導下,政府決定並主管國家的政策;領導政府的運作,保證法律的實施;政府向議會負責。
尼古拉·薩科齊是現任法蘭西第五***和國(即現在的法國)的第六任總統,他於2007年5月16日正式就任;弗朗索瓦·菲永則於2007年5月17日被尼古拉·薩科齊任命為現任的法國總理。
國民議會(法語:Assemblée?nationale)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總***有577名議員,每名議員代表單壹的選區。議會成員由民眾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法國總統有權解散國民議會。
參議院(法語:Sénat)總***有321名參議員,參議員由壹個選舉機構選舉產生,任期9年;而且每3年更換三分之壹的參議員。在2004年9月以後,參議員的任期縮短為6年;並且在2010年增加席次至346席。參議院的立法職能受到限制;當兩個議會意見不同時,國家議會擁有最後裁決權。政府對議會的議事日程有很大的影響力。
法國有26個大區(行政區的壹種,本土有22個)(法語:Régions?administratives),這些行政區再進壹步分割成100個省(本土有96個)(法語:Départements;中文翻譯:區份、省、縣)。這些區份都主要被按字母順序編號,這些號碼被用於郵遞區號或車輛牌照。省由專區(法語:arrondissement)組成,每個專區被分為幾個鄉(法語:canton),每個鄉包括幾個市鎮(法語:commune);而市鎮是法國最小的行政區劃單位。
在海外的區份是法國的前殖民地,這些地區在法國享受著與歐洲國家相似的待遇。他們可以被認為是法國的壹部分,或歐盟的壹部分。?法國的海外屬地包含:
4個海外省份(départements?d’outre-mer,?DOM):瓜德羅普(Guadeloupe),馬提尼克(Martinique),圭亞那(Guyane),留尼汪島(La?Réunion)。?
5個海外領地(collectivité?d’outre-mer):法屬波利尼西亞(987)(Polynésie?française),沃裏斯伏塔那群島(986)(Wallis?et?Futuna),馬約特(976)(Mayotte),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975)(Saint-Pierre?et?Miquelon),法屬南極領地(Les?Terres?australes?et?antarctiques?françaises)。?
1個特殊行政單位(Statut?spécifique):新喀裏多尼亞(La?Nouvelle?Calédon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