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個地道的老陜,常年在外地上學,要說除了家人朋友,最割舍不下的,恐怕就是家鄉的美食了。
每每跟他人講起家鄉的美食,我都激動不已,不僅僅是想要他人更加了解這些美食,更是自己在描述的時候,那些畫面浮現在腦海中,就像自己此刻自己手裏正捧著這些美食壹樣,不可抑制地想要表達——冒著肉香的肉夾饃、油辣辣的面皮、壹大老碗的羊肉泡饃、酸辣筋道的臊子面……
從高中畢業離家之後的這些年,我才深刻體會到那些家鄉的味道所帶給我的深深的眷戀。在此之前,這些味道稀松平常,可離家之後才發現,那些原本已經刻入自己生活多年的味道,在突然失去之後,竟然會讓我如此難受,尤其是當自己深夜餓得難以入眠的時候。
每次放假回家,必定要把自己想吃的挨個吃壹遍,解解饞,為了日後半夜餓的時候還有個念想。而其中絕對必不可少的就是“搟面皮”。
搟面皮與許多地方所說的涼皮不盡同,根據我在外地的經歷,這些所謂的涼皮都太軟,味道也不對,跟搟面皮相比差之千裏,而搟面皮則以寶雞岐山之為最。
前幾日,為了解饞,在網上買了幾袋密封包裝的搟面皮,激動地打開試試,果然,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
2
剛壹打開密封袋,就聞到了淡淡的油香味,可能是為了防止面皮黏在壹起。按照說明,將面皮放在鍋裏蒸5-10分鐘,拿出來後,用筷子將密封成團的面皮弄散,然後撒上面筋。
接著,就到了激動人心的時刻,那就是倒調料。隨袋而裝的調料有兩包,壹包是香醋,另壹包是調好味的辣子油。這辣子油是由辣椒面、鹽和五香粉攪拌之後,撒上白芝麻,潑上加熱的菜籽油制成的。我總能想起自己家裏以前潑辣子油的時候,那冒著熱氣,滋滋作響的辣椒面,飄著被激起的辣子油香。
調料倒好之後,就用筷子拌勻。慢慢地,之前還是壹片白色的面皮和面筋被染上了辣子油的紅色。在這過程中,醋的酸味揮發出來,辣子油的辣香味也撲鼻而來,還沒有嘗到,已經咽了好幾次口水了。
拌好之後,終於忍不住要大開吃戒了,而且這個時候,蒸面皮時的熱已經散發的差不多了,涼涼的,正適合大快朵頤。
先操起壹筷子面皮,酸辣味瞬間占領整個口腔,在吃完這壹整盤搟面皮之前,以及之後的數分鐘內,這樣的酸辣味將成為整個口腔的基調。嚼上幾口之後,妳會發現,面皮竟然如此筋道,但這並不是硬,反而柔軟有彈性。而且,辣子油中的辣椒是辣椒面,因此不會有大顆的辣椒來幹擾妳的口感。
接下來,吃個面筋。面筋也是搟面皮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因為面筋中有類似蜂巢的孔,它可以吸收搟面皮中的醋,所以咬下去的時候,醋香味更濃。而且,這面筋更有嚼頭,不是很膨脹,反而更實在。
每次吃到盤底的時候,我都忍不住要再多撈壹撈盤子裏的汁水,哪怕是再嘬壹嘬筷子上的味兒。
3
還記得小時候,家對面有個菜市場,那裏固定會有個胖阿姨擺攤賣搟面皮,直到現在回家都還能看見她。
那個時候,壹份搟面皮是壹塊錢,我經常去他們家買。每次走過去,說壹聲“來盤搟面皮,帶走!”,之後就站在壹旁,看著那個胖阿姨嫻熟地把面皮抓進盆裏,從各種罐罐裏舀出調料調汁,掀開辣椒油的盆,挖出壹勺辣子油,最後壹手掂著盆,壹手拿筷子拌著面皮,光這壹系列的動作,就總能使我入迷。然後拎著袋子興沖沖地往家走,但經常在回家的路上就忍不住吃完了,嘴饞的時候,連剩下的汁會能喝掉。
在外地這些年,我壹般不敢輕易去那些打著陜西餐館的飯店吃飯,也不敢輕易嘗試路邊所謂的“陜西涼皮”,光是看面皮的光澤和調料就令我失望了,生怕毀了記憶中的味道。
能在他鄉吃上壹口家鄉的味道,也是不易啊!
end
更多系列文章
壹日餐食說 | 食堂二樓的那碗冒菜啊~
壹日餐食說 | 最後吃了碗冬陰面
壹日餐食說 | 四千公裏外的油塔子
壹日餐食說 | 送妳壹塊黑森林
壹日餐食說 | 這碗面,巴適得很!
壹日餐食說 | 我又又又吃了麻辣燙
壹日餐食說 | 晚上六點的日式叉燒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