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姑蘇區美食

姑蘇區美食

1、姑蘇豆腐花:姑蘇豆腐花是壹種制作得比燉雞蛋汁還要鮮嫩的豆制品。這種豆制品,壹般都是在高約65公分,直徑約50公分的圓木桶中制作。制作時,在桶中註入豆漿點漿成形,然後用壹把極扁的銅勺,把那豆腐,壹片壹片地舀入事先準備好的水、鹽、醬油混和的湯料鍋中,湯料鍋用文火煨之,在藍邊敞口白瓷碗中放入榨菜末、蝦米、蛋絲、味精、大蒜葉等調味品,連湯連水地將鍋中煨熟的豆腐片盛進碗中,最後滴入幾滴香油即可。

2、醬汁肉:醬汁肉本來叫做酒燜汁肉,是用紅胭脂作為著色原料,後來改用紅米著色,進而改稱為醬汁肉。醬汁肉制作時先將新鮮、肥瘦適宜的肋條豬肉,剔去骨頭,除掉奶脯,切成方塊,接著下鍋加水和紅米同煮壹個小時左右,然後將肉撈起,用清水沖洗幹凈,再放入另壹空鍋內,這時鍋內四周和鍋底要放有蔑墊,墊上則放壹層豬頭肉,放的比例是10斤肋條肉用壹只豬頭肉作墊,墊邊四周再放豬舌和排骨,等到把桂皮、茴香、姜、蔥、鹽等調味品也墊上後,就可以把豬肉放在鍋的中間,再把湯汁倒人鍋中,直到肉都浸入湯中為止,把鍋蓋蓋嚴,用急火燒沸20分鐘後,將醬油和紹興酒放入,再以急火燒1小時40分鐘,從鍋中取出二缽頭鹵,把白糖加入鍋中,再用急火燒30分鐘就即可。

3、西瓜雞:將西瓜的上端切下壹塊作蓋子,挖出瓜瓤後將整個瓜殼用開水泡壹泡,用潔凈布揩幹,將雞宰殺後,去毛去肚雜,洗凈,放入瓦罐,加火腿片、姜片、筍尖、酒、鹽和清湯,放在炭火上煨到雞將爛時,取去姜,將雞和湯倒入西瓜內,蓋上瓜蓋,再蒸到瓜皮呈現黃色時,即可打開西瓜取食。

4、細露蹄筋:細露蹄筋是宴席中壹道必備的中高檔炒菜。蹄筋有鮮、幹兩種,鮮蹄筋用清水浸泡即可使用,幹蹄筋需經過水發、油發、鹽發三種方法泡發才能使用。細露蹄筋以水發蹄筋為佳。先將雞脯丁、火腿丁、香茹丁、熟筍丁、青豆丁等輔料在炒鍋中用熟豬油炒壹下,然後加紹酒、精鹽、高湯及蹄筋再炒,燒沸後移小火燒,最後轉旺火勾芡,淋麻油起鍋裝盤即可。

5、松鼠桂魚:松鼠桂魚由松鼠魚鯉魚演變而來。當初乾隆皇帝下江南,閑逛至松鶴樓,為應酬皇帝硬要吃魚,廚師急中生智,將供於趙公元帥神案上的鯉魚,炸烹而成。後來以骨疏刺少、肉質細嫩的桂魚替代了鯉魚,松鼠桂魚成為宴席名菜。蘇州名廚又在烹飪上精益求精,光是佐料調料就有河蝦仁、熟筍丁、得菇丁、青豌豆、豬肉湯及酒、醋、鹽、糖、豬油、麻油、蔥段、蒜瓣、幹澱粉等達十五六種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