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為什麽有些人會覺得中餐征服了全世界?

為什麽有些人會覺得中餐征服了全世界?

美國警嫂回答:中餐在美國只能算是低價餐,征服的是最便宜的外賣餐市場,高大上的根本沾不到邊。

中餐在美國難以高大上是因為中餐裏的菜美國人很多都接受不了,所以在美國的中餐菜單上就那麽幾類,青菜類,家禽類,海鮮類,還都是改良成美國口味的。所以美國人以為中餐就這些菜,真正中國人吃的東西,食客都是中國人。

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壹些過於自大。中餐並沒有征服全世界。更何況我覺得用“征服”這個詞語很不妥!雖然中餐有著悠久的 歷史 ,而且在世界各國都有很多老外喜歡吃中餐,但是如果說中餐征服了全世界,那就是有點過分了,畢竟,由於文化的差異,很多老外對於中餐也並不是全盤接受的,像我們經常吃的雞腳和鴨腎,對於很多老外來說,他們就無法接受了。

而且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他們並不喜歡吃動物的內臟,他們只喜歡吃牛肉,雞肉,魚肉等壹些白肉。對於豬肉,由於宗教的關系,有壹些國外的國家是禁止吃的。所以說,由於這壹方面的差異,中餐有很多美味的菜肴是很難讓老外接受的。

其實在歐美壹些國家,老外對於中餐的概念也只是停留在北京鴨等壹些相對出名的菜譜上面。對於我們常說的粵菜,湘菜,魯菜等等,絕大多數的老外並沒有什麽概念。而且在國外不少中餐館也是根據老外的口味進行了改良,並不是我們常說的純粹的中餐了,從這個方面來說,中餐並沒有征服全世界,只能說由於我們國家的強大,中餐慢慢的走向了世界。

這個應該把“有些人”去掉,是為什麽中餐能夠征服世界!

這個問題很簡單,在地球上 歷史 文化最悠久的當屬中國。雖然可數的文明古國還有幾個,但文化面最廣,文化淵源最深厚的為中國最博大。

就飲食文化而言,西方最最流行的就是“BBQ燒烤”,這在中餐裏實屬小兒科的啟蒙烹飪術。世界上無論哪個國家“法國菜、意大利菜、土耳其菜、,還是墨西哥、西班牙、摩洛哥……他們最自豪的“烤、燒烤的烹飪術”祖先都有來自中國。

在地球上,唯壹有考古認證並被世界學術承認最早的實證發現,那就是中國北京房山區的周口店“北京猿人”,他們在距今大約45萬年前就已經掌握了“鉆木取火”,並從山林山火中發現燒過的動物是美味的。

鉆木取火的的發明,使火種可以存留下來,使早期人類與“茹毛飲血”的時代再見,而懂得熟食,從而促進大腦進化發育,這也就是為什麽中國人在世界上被公認的聰明。

45萬年前北京猿人就已開始燒烤熟食,這是有記載地球文明最早的,自然也就造就了中國餐“取料廣博奇雜,技法千奇萬變,食之理念縱覽幾千年的豐厚文化底蘊”,妳們說……有這樣飲食文化背景的中餐,怎能不征服世界。

再說個實例,在中國有沒吃過日餐、法餐、意大利餐的,而在美國,沒吃過中餐的應該……“或許妳生活在美國的幾十年間遇不到”。中餐在美國已經支撐著美國人的壹日三餐,美國的經濟、納稅,養殖業和農業。在美國如此,在西方其他國家想必也是壹樣。

我相信,世界若沒了中餐,西方人的味蕾將暗淡無味……中餐不用征服世界,早已是這個世界的組成部分!是世界任何壹個角落,都不可缺少的文化。

為什麽中餐能夠在世界開花,是因為中餐這個物種 歷史 太過悠久,在地球上沒有第二可以取代。

因為全球華人是人數最多的族群,而且分布也非常廣,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中餐,所以不少人就覺得中餐征服了全世界。但是說征服了全世界,這有點誇大其詞了,因為不少其它國家的餐飲也很好吃,各有千秋,而且很多外國人不喜歡吃中餐,他們只是圖個新奇,偶爾嘗嘗,並沒有征服他們。所以只能說中餐遍布了全世界,中餐走向了全世界。

品種齊全,營養豐富,味覺,視覺俱佳。

中國人吃習慣了

外國人很少吃

“覺得”是壹種個人感受,並沒有大數據支撐。

“征服”在漢語裏有兩種意思,壹是用武力使別的國家或民族屈服。二是施加影響或運用力量、手段使對方就範、折服。

中餐既不含武力也沒有運用任何力量和手段使全世界的人都就犯該吃中餐,所以壹些詞語要慎用

“征服”壹詞,詞眼在“服”,口服,心服,佩服,心悅誠服……中餐有沒有征服全世界?不能只憑“有些人覺得”,我們來看壹些現象。

以筷子作為主要餐具的中餐盛行範圍主要在東亞南亞和東南亞。以刀叉作為主要餐具的西餐盛行範圍包括歐洲,美洲,澳洲,非洲,西亞等地。地域分布範圍比例懸殊,要想征服,談何容易。

截止2019年,中國只有上海的唐閣和北京的新榮記被評為米其林三星餐廳。

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也是迄今唯壹將壹國餐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法國大餐。至今仍位列西餐之首。它的視味嗅聽觸五覺感受以及餐桌禮儀不單單是填肚子果腹,是藝術的享受,某種意義上說是人生的意義。

日本料理。日本作為壹個島國,面積太小,資源與食材非常受限制。除了自己發明的“和食”外,還有吸收外來文化的“洋食。比如有源自中國的日式拉面、源自印度的日式咖喱、源自法國的日式蛋包飯、源自意大利的日式那不勒斯風意大利面等等。我最佩服的是他們做事的壹絲不茍,專註認真,細膩精致。餐飲,他們可以把它做到令人佩服到感動,不但把壹種飲食當作職業更當著壹種修行。

中餐照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餐有魯、川、粵、蘇、閩、浙、湘、徽八大菜系。中餐有色、香、味、形、意、器、養諸多講究。中餐有蒸、炒、煲、烤、燉、拌、炸、煮、鹵、煎、燜、腌、熬、醬、燒、焗、泡、烙、煲、燴、釀、溜、熗、涮、灼、熏等多達30種烹飪方法。中餐有獨壹無二的刀功講究,代表人物——墩子。中餐有火候的講究,代表人物——火工。

中餐要想征服全世界,個人認為要從以下幾點改進。

餐具,也就是筷子啦,壹直以來筷子備受詬病。要想提高中餐的檔次與餐飲文化,餐具必須改進,不壹定非學西餐刀叉,改進方向可以探討,但是改進勢在必行。

分餐制,古時候就有的分餐制怎麽後來就消失了(當時應該只有上層 社會 才有)?怎麽不流傳和推廣開來?我們有沒有必要再效法古人呢?

酒。“無酒不成席”。酒文化是餐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我們的傳統酒,主要是白酒,主要事情就是把人勸醉灌醉方顯熱情交情,而西方的的酒,不管紅酒白酒啤酒,是禮儀是 養生 是“下飯菜”。我們是不是也開發壹種果酒,以全新的酒文化帶動促進整體餐飲文化呢?

西餐有鵝肝,魚子醬,龍蝦,松露。普通家庭都能享受,我們的熊掌,燕窩,靈芝,鹿茸,魚刺,石斑,為什麽老百姓吃不起,因為稀有,那就想辦法人工飼養啊,當然量要控制不然就濫了。珍貴不如尊貴,老百姓吃不到吃不起,再好也沒用,大家推崇分享才有市場才有價值。

綜上所述,我以為,中餐還沒有征服全世界,中餐可能(為什麽用可能,主要還是要取決於中餐的發展)在征服全世界的路上……

中國 美食 太強大了,中國文化頗深,不是外國人能懂得,不止 美食 ,軍事, 科技 ,人文, 歷史 ,都在世界影響力非常大,不是覺得, 美食 中國早已征服世界。

我就壹句話,不要說中餐能不能征服世界,火鍋就可以征服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