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日本捕獵南極鯨對世界的影響

日本捕獵南極鯨對世界的影響

日本借科學之名大肆捕鯨 面對國際壓力不屑壹顧

日本人為什麽揪著鯨魚不放?

日本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偏偏對鯨魚“情有獨鐘”,首先是與其飲食文化和商業利益密切相關的。其次,日本“居然”還提出擴大捕鯨,她的理由壹是鯨食量大,壹味過度地予以保護,可能會危及其他較小魚類的生存,從而破壞海洋生態平衡;二是鯨類種群數量正在不斷上升。但事實上,這兩點都站不住腳,遭到科學家和環保人士的激烈反駁。

日本:以吃鯨文化而驕傲

鯨肉是不可多得的蛋白質

大須賀先生的祖父輩就是漁民,所以吃鯨肉的機會很多。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日本是壹個島國,四面環海,在吃牛肉的習慣傳到日本以前,鯨魚是不可多得的蛋白質。飲食習慣上,日本人沒把鯨魚當魚,把它看成和豬肉、牛肉壹樣,畢竟鯨魚是哺乳動物。而且,鯨魚肉不像豬牛肉,所含脂肪極低,食後也不會發生過敏反應,是強身健體的美食之壹。

同時接受采訪的柳先生說,鯨魚很貴,已經不再是日本人家尋常餐桌上的菜肴,不過上中學時,在學校的午餐中吃過鯨魚,鯨魚是珍貴的蛋白質,如果有機會他還會吃。

大須賀先生還說,他個人認為,只要不導致魚種滅絕,適當地捕抓是應該的。而現在國際上的壹些規定太片面、太極端,捕魚區年年縮小,甚至達到過分的程度。

吃鯨文化歷史悠久

東京農業大學教授小泉武夫是“食鯨文化保護會”的會長。2004年7月3日,他在東京昭和女子大學舉行食鯨研討會,會後請與會的1500人品嘗鯨魚飯和鯨魚湯。小泉會長表示,鯨魚不同於豬、牛,是日本人容易攝取的蛋白質,雖然也是哺乳類,但不容易堆積脂肪,食用後也沒有過敏反應。日本從江戶時代中期開始食鯨,現在所用的太鼓裏面還用著鯨的骨頭,日本人感謝鯨魚帶來了食物,各地至今可以看到鯨的墓地或供奉塔。在瘋牛病、禽流感給人們帶來生命危險時,該組織呼籲回到日本的傳統飲食上,吃魚、食鯨。但有壹點令人不解的是,日本人為何喜歡把神幹掉犒賞自己的胃!

與會的壹名代表發言,地球就是毀在牛肉文明上。世界上現有16億頭牛,壹頭牛將吃掉500公斤牧草,使得土質變硬,水土無法保持,牛打出的嗝還會引起二氧化碳問題。

日本捕鯨協會則聲稱“捕鯨是日本歷史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壹部分,捕鯨是為了人類的消費。禁止商業捕鯨的做法正在掠奪日本文化和傳統中的重要部分”,世界各國的人們都應該尊重日本的這種捕鯨文化。日本官員則說得更赤裸裸,他們稱美國人要求日本人停止捕鯨就猶如印度人要求美國人停止吃牛排壹樣。

普通的日本老百姓對吃鯨魚肉也有著不同尋常的情結,在日本的鯨肉料理店中,哺乳動物鯨是被當做“魚”的壹種加以刺身、油炸、火鍋、蒸煮等各種烹飪方式加工的。鯨的皮和脂肪也會被特別烹制。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捕鯨船被毀日本暫停捕鯨,但戰後為解決糧食緊缺問題,日本人又重新在這些海生哺乳動物身上找到了生存的依靠。時至今日,在日本北海道的網走、東北部宮城縣的鮎川、中部千葉的和田、南部歌山的太地等4個地方依然進行著少量捕鯨活動。在這些地方,善於捕鯨的男子成為姑娘們心中的英雄。各種鯨魚博物館、紀念碑、資料館林立。因此,鯨魚在日本人心目中有著其他魚類所不可取代的地位。

這種歷史影響了幾代日本人的生活。日本捕鯨研究所壹位60多歲的理事就曾經告訴記者,40多年前他因為經常參與出海捕鯨而被現在的妻子愛上,為了紀念這段人生,他給自己的壹兒壹女分別取名太平和洋子,兩者加在壹起就是太平洋。對於現在商業捕鯨被禁,捕鯨數量大幅減少,他感到非常可惜。壹位現年50歲的公司職員表示,以前鯨肉料理店比比皆是,但現在已經形跡難尋,鯨肉成了高級食品。對比當年比米還便宜的價格,他覺得有點滑稽。雖然他並不是每頓飯都離不了鯨肉,但“禁食”時間長了,他還是很懷念鯨肉那種與牛肉相仿的鮮嫩滋味。

根據日本捕鯨協會的壹份最新調查,除10%的人不願評論之外,其余接近60%的日本人認為,吃鯨肉與日本飲食文化息息相關,應該保留。

捕鯨有著商業意義

2001年4月,日本捕鯨船隊在南極水域捕鯨半年後,滿載440條用於“科學研究”的被殺害小須鯨歸來。在捕鯨船駛向港口之際,日本捕鯨協會也相應發動新的促銷活動——“拯救鯨魚,食用鯨魚!”——鼓勵全國吃鯨魚肉,支持捕鯨,還使用宣傳車在全國巡回,並播放號召公眾食用鯨魚肉的錄音,以此振興日本國際商業性捕鯨業。

2004年7月23日,日本鯨類研究所將第17次南極圈鯨類調查時獲得的1922.8噸(相當於440頭明克鯨)鯨肉出售。

研究所指出,這次出售分四塊,用於公益事業的有488.9噸,壹般市場流通為573.4噸,加工用849.5噸,特殊規格物品11噸。銷售收入最後成為鯨魚調查的經費。目前鯨魚的出售部分主要是肉和皮,按照市場價格,鯨魚尾部的瘦肉每公斤高達6000日元,普通瘦肉2600日元,上等皮每公斤為3300日元。

由於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在日本商人看來,國際社會的巨大壓力只不過給他們增添了些許麻煩而已。他們出售鯨肉的攤位大都安排在市場的角落裏,魚攤前還飄著巨大的鯨魚氣球,上面印有“保護我們的海味文化”的標語。

捕鯨是為了保護魚類

現在歐美的國家幾乎都站在反捕鯨的立場上,提倡保護鯨魚,日本認為這是狡辯。捕殺鯨魚開始於歐美,他們捕鯨的目的就是煉油。當石油和其他油類滿足了需要,捕鯨構不成壹個產業後,歐美各國的捕鯨行動才自然地消失。而日本捕鯨主要是食肉,對鯨魚的利用做到了極至,鯨魚作為壹門產業在日本依然很興旺。同為歐洲國家,冰島、挪威、丹麥等國家也食鯨肉。日本堅持他們的捕鯨是以科學調查為依據展開的,是合理利用。

長期以來,捕鯨國與反捕鯨國之間爭論的焦點就在於鯨魚的滅絕問題。針對環境保護者的聲音,日本方面進行了猛烈抨擊,他們指責大部分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成員沒有捕鯨經驗,缺乏科學研究。日本的理由壹是鯨食量大,壹味過度地予以保護,可能會危及其他較小魚類的生存,從而破壞海洋生態平衡;二是鯨類種群數量正在不斷上升。日本搬出壹些數據,指出日本捕獲量最多的小須鯨的總數比近代捕鯨開始以來增加了近10倍,而且大部分鯨種有增無減。另壹方面,日本方面還強調,近年日本沿海地區的捕魚量下降,而秋刀魚、烏賊是海豚和鯨魚的捕食對象,鯨魚所捕食的魚類達3億至5億噸,是世界人口漁業消費量的3至6倍。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鯨魚甚至有可能搶去人類的食物,破壞生態平衡。正是這種理論的支持,使日本的捕鯨船至今仍以科學調查的名義,自由地遊弋在海洋上。

反對方:人類不能因現實需要對其他生物濫加捕殺

日本的捕鯨行為已激起了國際社會的譴責。在克林頓時期,美國發表聲明取消日本今後在美國海域捕魚的權利。美國政府還取消了美日雙邊正常的漁業談判。18位美國國會議員聯合公布了壹份國會決議。決議說,在日本捕鯨行動達到國際捕鯨委員會的要求並停止鯨肉貿易的商業行為之前,堅決反對日本政府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的企圖。澳大利亞政府曾發表聲明指出,對濫捕鯨魚的行為絕不會袖手旁觀,將進行堅決的鬥爭。新西蘭總理海倫·克拉克公開表示她支持禁止日本捕鯨的運動。新西蘭外長曾表示,“我們對捕鯨的立場十分明確。新西蘭將繼續在國際捕鯨協會內推進結束捕鯨的運動。”

鯨魚觀賞旅遊

比食用更具商業效益

專家曾指出,活生生的鯨魚的商業觀賞價值要比死去的價值高許多。國際愛護動物基金組織最近也表態說,日本所謂的“研究性捕鯨”是為了掩飾商業的用途。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亞太地區的主管邁克爾·麥金太爾說,全球壹年觀賞鯨魚的商業價值達到10億美元。其中,新西蘭的觀賞鯨魚旅遊壹年可得利1.1億美元,吸引超過42.5萬名遊客。這項旅遊業惠及87個國家和地區,多達900萬人。麥金太爾說:“我們現在已經意識到,活生生的鯨魚要比死的值錢很多。”而且,有分析家已經指出,捕鯨對日本經濟幾乎是沒什麽幫助的。而據了解,發展觀鯨業可以帶動大量的相關產業,旅遊、餐飲、住宿教育、相關產品、海洋研究等都會因為觀鯨業的發展而被帶動起來。不但如此,觀鯨業的發展,讓鯨擁有了安全良性的生存空間,同時為人類帶來的是持續不斷的生態資源。

在日本國內,與政府宣稱其公民熱烈支持捕鯨相反,有媒體調查顯示實際情況與官方所鼓吹的百姓對鯨魚肉的需求很高大相徑庭。絕大多數日本公民不是從來沒吃過鯨魚肉,要麽就是很久沒吃了。但為了改變民眾的口味,日本政府還想出新促銷活動來號召公眾食用鯨魚肉。

鯨類種群仍面臨滅絕危機

鯨魚是世界上體形最大的哺乳動物,20世紀60年代曾壹度因為過量捕殺而幾盡滅絕。近些年來,它們中包括抹香鯨在內的部分種類數目有所恢復,科學家認為已經達到可捕殺數量。日本也堅稱鯨類種群數量正在不斷上升。但其他壹些人則以血腥的捕鯨史為證,認為,由於捕鯨業難以得到有效控制,如果取消1986年開始實施的“禁止捕殺未滿18歲的鯨魚”規定,鯨魚將再壹次遭到過量捕殺。而且由於鯨是壹種高度洄遊動物,其數量很難精確調查,前景不容樂觀。

多數大型鯨類集聚在南極附近海域。20世紀80年代,在南太平洋大約存在76萬頭鯨魚,隨著捕殺的加劇,鯨的數量銳減。藍鯨是捕鯨人最喜歡的捕獵對象,但在不到100年無節制的捕獵後,99%的藍鯨已遭捕殺。

北大西洋露脊鯨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鯨種,種群數量已少於300頭,預計將在200年內滅絕。

而日本僅在壹年中,就獵殺了500多頭小須鯨、440頭抹香鯨。挪威計劃今年捕殺小須鯨655頭。

反對捕鯨的國際組織認為,建立鯨類保護區能夠為棲息地和繁殖地都受到威脅的鯨類提供更多的保護。人類不能因現實需要就對所有其他生物加以捕殺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