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海南春節的傳統民俗有哪些?

海南春節的傳統民俗有哪些?

1、三月三節

黎族三月三節(農歷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間傳統節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稱愛情節、談愛日,黎語稱“孚念孚”,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勞勇敢的祖先表達對愛情幸福向往之情的傳統節日。

2006年5月20日,黎族三月三節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

2、元宵換花節

據海南省民俗專家介紹,“換花節”起源於“換香節”,唐末已存在元宵張燈結彩、換香活動。“換香”蘊含著當地老百姓互換香火,有換吉納祥,發財旺丁的寓意。

後來出於節慶安全考慮,1984年,府城民間“換香”習俗改為“換花”,“換花”逐漸成為人們元宵鬧春的主要活動,並演變成年輕人追求愛情的新習俗。

換花節原是府城特有民間節日,歷史悠久,據說源自唐代。但是,從前換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絕。海南建省辦特區後,傳統的換香變成了新潮的換花,活動的規模、範圍、區域逐年擴大,形成了凝聚友誼、美好、幸福、歡快為壹體的新的娛樂形式。

3、海南國際椰子節

海口有“椰子街”並開辦椰子燈會;在椰子之鄉文昌縣品嘗鮮美椰子;在通什市,黎族和苗族將過他們盛大的狂歡節"三月三",可觀看到黎族、苗族人民的婚俗和祭祖典禮;三亞有"國際龍舟賽"和"民間武術比賽"。?

節慶旅遊日程 下午三亞國際飯店集中,住國際飯店。 參加開幕式,遊覽椰子街,觀看椰子市燈籠展示。住國際飯店。 到椰子縣文昌嘗椰子,參加三月三黎、苗族通什市聯歡和婚禮儀式,以及向祖先獻祭。

4、海南春節的習俗大致與內地相似。年三十貼對聯等,初壹天明時,焚香,放爆竹,在祖宗堂裏擺設年糕、湯圓,開門迎年。早上起來洗漱完畢後,男女都要穿上新衣,鞋子壹定要幹凈,打扮光鮮,見面的人都道吉利的祝福語。當日忌諱掃地、汲水,禁止動針剪,禁傾倒穢物,禁止買東西,飲屠蘇酒,做生菜、春盤、節糕,全家團聚用餐,禁出遠門,當日晚上起,就得在祖宗堂擺設水果,直到元宵晚上為止。

清晨迎新年後接著是拜年了。放過開門炮接著就是拜年。大清早,嫁出去的女兒就挑著大盤年糕回娘家拜年了,若女兒是當年嫁的就得多些年糕。拜祖後,把所有的年糕分給鄰居,然後由長輩率家人出門去拜訪親朋好友,親朋好友帶著禮物前往慶賀,還給小孩壓歲錢。春節期間,當地還舉行活動,舞龍遍街都是,還有調聲、拜神廟等習俗。到拜神時,壹般在廟堂祭拜。

5、萬寧文燈節

在萬寧市,放文燈是盛行已久的民間娛樂習俗,在興隆景區,凡逢節日、慶典或大型活動,都有放孔明燈的習俗,來乞求保佑。在首屆中國青年歡樂節暨第五屆海南島歡樂節這個特別的節日裏,萬寧興隆旅遊區變成了天上燈市,在興隆康樂文化廣場上,人們齊聚壹起***放文燈,放飛心願。

萬寧文燈節是歡樂節的重頭戲之壹。本屆文燈節活動突出“青春歡樂喜洋洋,萬寧文燈呈吉祥”的主題,把濃郁的海南文燈文化、黎苗族文化、萬州美食文化、溫泉文化與在興隆地區21個國家歸國華僑的異域文化、風情相互交融。

相關內容介紹:

海南省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文萊和馬來西亞為鄰。海南省的管轄範圍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海南省全省陸地總面積3.5萬平方公裏,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裏,其中海南本島面積3.39萬平方公裏。

海南島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素來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這裏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2~27℃,大於或等於10℃的積溫為8200℃,最冷的壹月份溫度仍達17~24℃,年光照為1750~2650小時,光照率為50%~60%,光溫充足,光合潛力高。海南島入春早,升溫快,日溫差大,全年無霜凍,冬季溫暖,稻可三熟,菜滿四季,是中國南繁育種的理想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