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安慶有什麽特色小吃

安慶有什麽特色小吃

胡玉美蠶豆辣醬

清朝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胡玉美醬園采用川中辣醬風味,試制成“胡玉美蠶豆辣醬”,色澤泛紅,味香細膩,微辣而甜,風味獨特,壹時名揚四海,遠銷國內外。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金質國際榮譽獎章,並先後在上海國際展覽會、西湖博覽會上,獲“國光”銀質獎章,被評為安徽省優質產品和輕工業部優質產品。“振風牌”胡玉美蠶豆辣醬為暢銷國內外的名牌食品。

麥隴香墨子酥

安慶糕點名坊“麥隴香”的傳統特產。制作須經過九道工序,精心配料。主要原料是上等黑芝麻、小磨麻油、精細白糖等。產品形同烏墨,油而不膩,香甜爽口,具有潤肺補腎利肝等功效,老少皆宜。曾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獎和安徽省優質產品獎。

江毛水餃

安慶市有名的風味小吃。餃餡選料是用山區的黑毛豬後腿肉,佐以蝦仁、榨菜制作,用純雞汁或骨頭湯煮餃,具有皮薄、肉嫩、湯鮮獨特風味,深得人們喜愛。因其創始人江慶福頸上有壹撮白毛,綽號“江毛”,故稱“江毛水餃”。現被安徽省旅遊局列為“地方風味小吃”。

頂雪貢糕

安慶市懷寧縣傳統名產,色如山巔白雪故名“頂雪糕”。此糕色澤潔白,軟綿酥松、香甜可口,糕片具有厚薄均勻、搓推似牌、曲卷如紙、點火即燃之特點。曾獲省優質產品和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1988年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銀質獎。

桐城絲棗

桐城特產,割裂本地生棗,浸入糖水,先用銅鍋煮沸,繼以文火慢煮,約7小時棗熟湯盡後,取出烘幹,味甘生脆,為上等絲棗。相傳桐城絲棗,曾進貢清帝,定為貢品。

蕭家橋油酥餅

蕭家橋油酥餅系清光緒年間,由李道隆所創,因其在蕭家橋經營而得名,迄今已有百年歷史,為我市著名特產,享譽長江中下遊壹帶,曾分別榮獲省、市優質產品稱號。1978年《人民中國》用中日文字予以登載,進行宣傳推介。該產品由富強粉、桂花、酵面、芝麻油、黑芝麻、白芝麻仁等十多種原料精制而成,分甜、鹹兩種,形似蟹殼,色澤金黃。現由安慶市萬春餐餐飲公司西點食品廠生產經營。1921年,現代著名作家郁達夫來到安慶,執教於安慶法政專門學校。他有兩大愛好,壹是愛好傍晚去菱湖公園散步,二是愛吃肖家橋油酥餅,幾乎每天都要買幾塊油酥餅當作晚點。

宿松雪棗

傳說,慈禧太後小時候隨父親居住安慶,壹到秋冬季節就咳嗽不止。有個地方官聞訊送來壹些宿松雪棗,她吃後病也漸漸好了。後來慈禧臨政掌權,就讓宿松定期進貢,作為禦膳點心。於是,宿松的雪棗便名播天下。其實,所謂禦膳雪棗是宿松的傳統特產,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它是用上等糯米、白芋漿、白糖、花生油等為原料精心制作而成。它外形如棗,內如瓜瓤,色如白玉,皮薄清脆,入口即化,香甜獨特,易於消化,營養豐富,有防喘、止咳、化痰的功效。制作雪棗主要有兩道工藝,即先做坯子,再精制成品。雪棗坯子原來必須在霜降以後才能做,而現在即使是三伏天也能生產。涼亭鄉余家團巒屋制作雪棗有絕技。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變革,祖傳手藝已經播及全縣,雪棗產量逐年提高,走俏於湖北、江西、河南、山東等省市場。

桐城菜心粑

桐城市風味獨特的傳統早點,早在明清時期就已美名遠播。當時古城居民最喜愛的早點就是壹碗清茶,壹碟光潔晶瑩的菜心粑。縣城街道兩旁到處開設有經營菜心粑的早點店和茶社,生意十分興隆。桐城菜心粑的制做極為講究,用七成秈米、三成糯米,在溫水中浸泡半日,撈起瀝幹,再用碓春成粉,選嫩綠白菜心,微煮揉成泥狀,剔除菜莖,再摻以豬油、白糖作為粑餡。蒸熟後,外形如琢玉,內心如悲翠,柔而不粘,甜而不膩。

紅皮板栗

產於安慶市太湖、嶽西、潛山山區。鮮栗可生吃,亦可熟食,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太湖大紅栗”為板栗中的佳品,栗呈紅棕色,光澤鮮艷,早熟、個大、殼韌、肉豐、味甜。

天柱山獼猴桃

是壹種集食用與藥用為壹體的高級營養保健果品。每百克鮮果含維生素C 120-420毫克,是柑桔的10倍,蘋果的80倍,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多種氨基酸、酶、鈣、鐵、磷、鎂、果膠等,被譽為果中之王。可防癌、抗癌,同時對高血脂癥、缺血性血管病、腦動脈硬化、牙周炎、腸胃疾病等有較好的療效

花亭湖茶幹

“花亭湖”茶幹,具有千年歷史,茶幹系優質黃豆,古井天然泉水,木榨麻油,傳統配對佐料,精制而成。風味獨特,老少適用。是茶點、下酒、炒菜的綠色旅遊食品。

松茲板鴨

松茲牌板鴨系歷史名產,純天然綠色食品。精選優質麻鴨,運用傳統生產工藝加工、腌制、露曬而成,具有造型美觀,膚色乳白,肉嫩骨脆、鹹味適中、臘陳芳香等特點。是宴席上的美味、饋贈親朋之佳品。

雪湖貢藕

與眾不同,他處所潛山縣產之藕大多為7孔11絲,雪湖貢藕卻有9孔13絲,而且特別鮮甜脆嫩,確為藕中珍品。據說朱元璋在Nan京正式建都後,當地每年農歷八月初壹開湖取藕,均將第壹批藕運送第壹批藕運送京都作為貢品,故又有“雪湖貢藕”之稱,雪湖貢藕皮色潔白如玉,藕質鶘嫩,藕身略呈方圓形,有七棱,粗(直徑)壹般達10-12厘米,壹株藕最長達8公斤以上。雪湖貢藕生吃熟吃皆佳。生吃選取脆嫩藕節,切成圓形蒲片,放在盤內,撒上白糖即可,此為當地宴席的壹道冷盤名菜。熟食可選用老壯粗藕,藕孔內填滿糯米,蒸熟後可當主食食用。米粉肉蒸藕,亦為當地壹道有特色風味的菜肴,深受海內外遊客的贊賞。

無糖苦蕎麥粉

苦蕎麥被譽為“五谷之王”,集七大 營養素於壹身,據《本草綱目》記載:能練五臟滓穢,降氣寬腸。是中老年人降血壓、血糖、血脂的食療佳品。是國際糧農組織公認的優秀糧藥兼用糧種,我國藥食同源文化的典型體現。“徽派”苦蕎麥粉,以優質苦蕎麥為原料,方便即溶,更適合中老年及“三高”人群日常保健食用。

長江珍饈數鰣魚

鰣魚是長江中下遊的壹種名貴魚種,與河豚、刀魚合稱“長江三鮮”。它具有洄遊性,在海叫“鯗”,入江為“鰣”。它按時入江產卵,如期歸海生活,所以稱“鰣”。安慶、樅陽、懷寧、望江、宿松的沿江地帶,都是鰣魚產區。有趣的是,每年春夏之交,鰣魚溯江西上,至宿松縣小孤山即止,所以民諺說:“鰣魚不過小孤山。”

鰣魚形似鯿,鱗如銀,唇邊有朱點,壹般體重兩三斤。它肉嫩、鱗鮮、湯美,營養豐富,代代都是納貢之物。“芽姜紫醋灸鰣魚,雪碗擎來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氣在,此中風味勝鱸蒓。”壹代文豪蘇東坡的贊賦,引得多少人對鰣魚美味的神往!清蒸鰣魚,早已就是名播四海的珍肴。清朝康熙皇帝為嘗鰣魚的鮮美,不惜令人千裏策馬傳送,大有“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遺風。也難怪王安石贊嘆“鰣魚出網蔽江渚,荻筍肥甘勝牛乳”了。由於歷代捕撈過度,安慶沿江鰣魚產量連年下降,幾於絕跡。鰣魚現被國家列入禁捕之列。

每當秋菊怒放、金風送爽的時候,安慶沿江壹帶的大螃蟹也就應時上市了。螃蟹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此時人們競相品嘗這“橫行霸道”之物,歷來被視作珍肴美饈。

從寒露到立冬,是安慶沿江各縣漁民捕蟹的汛期。每當夕陽西下,那江河湖汊上,蟹燈盞盞,波光相映,構成壹幅幅繁忙的捕蟹圖。壹筐筐、壹簍簍的大螃蟹,匯集起來,被販運至祖國的南北西東,乃至日本、新加坡和港澳地區……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沿江產蟹地都先後建起了人工蟹苗養殖場,使壹度產量下降的大螃蟹又大幅度地增加起來,為繁榮城鄉市場、出口創匯,大大地增添了後勁。更有不少漁民大興此業,壹步步地踏上了小康之路。尤以宿松、樅陽縣的大閘蟹更是聲名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