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城市規模不大,但絲毫不影響這裏的老百姓喜歡她,愛戴她。邢臺人喜歡 美食 ,當地的 美食 四面開花,外人可能會說這些 美食 上不了臺面、路邊攤,但我們想說———就是喜歡!
下面,介紹10種邢臺特色 美食 (之前的文章已經介紹過10種了,有興趣可以去看壹下):
燜餅,發源於邢臺巨鹿壹帶,現在早已成為邢臺地區家家戶戶都會做的 美食 。燜餅,用的是死面餅,烙至8成熟時切細絲。制作時,先炒菜,以豆芽、白菜、青椒等常用蔬菜,搭配雞蛋、豬肉、牛肉,先炒制斷生,鋪壹層餅絲,沿鍋邊淋入半碗清水,蓋蓋兒燜3分鐘左右,即可。
魏莊熏雞發源於邢臺市隆堯縣魏莊,至今已有200多年 歷史 。選用當年小公雞,以土雞為主,宰殺去毛,再用二十幾味香料組成的秘制配方老湯小火慢燉,最後用果木及柏樹枝葉上煙熏。外觀緊實不油膩,色澤淡紅有食欲,口感韌勁有回味。
酥魚發源於邢臺平鄉, 歷史 上平鄉水系眾多,盛產魚類,糧食欠收時,當地百姓就煮魚充饑。酥魚用多種鮮魚,配上10幾種藥材、香料,小火慢燉數小時而成。成品魚身完整,極其軟爛入味,魚刺入口即化,回味無窮。如今,平鄉酥魚已可以進行工廠化生產,銷售到全國各地。
雞蛋布袋流行於河北中南部、河南和山東,在邢臺尤其受歡迎。是壹種由馃子面、雞蛋炸制而成的壹道主食,外焦裏嫩,口感不錯,因此有成為牛城早餐的主角之壹,喜歡之人眾多。
火燒廣泛流行於北方地區,但“威縣火燒”以其獨特的工藝和香酥而獨樹壹幟。采用精面粉與小磨香油為原料活成面團,搟成長條,抹上壹層鹽、花椒粉,再制成餅坯,放入吊爐烘烤,出鍋後外形如牛舌,又稱“牛舌火燒”。層次分明,鹹香掉渣,還可以加入鹵蛋、牛肉、豬肉,口味更佳。
武氏燒餅 歷史 悠久,發源於北宋年間,始稱“炊餅”,又稱“武大郎燒餅”,因在《水滸傳》有篇幅描述而出名。成品外焦裏軟,金黃酥香,十分誘人,口感韌性十足,香脆可口。
肉鍋是廣宗當地壹大特色 美食 ,很多外地人專程前去品嘗。肉鍋,選用新鮮 健康 的豬下水,包括豬頭、豬心、豬肝、豬肺等,用幾十種香料的老湯,小火慢燉4個小時以上。口味正宗,不腥不膩,軟爛入味。
排骨在沙河市的 美食 領域占據著重要位置,是當地壹道風味的特色 美食 。原材料是精選的豬排骨,經過老湯慢燉而成。成品色澤紅潤,口感純正,不腥不膩,鹹淡適中。是沙河人招待貴客的必備菜肴之壹,頗受大眾的歡迎。
大鍋菜,又叫熬菜,類似於東北亂燉,是北方地區常見的 美食 。在邢臺地區,紅白喜事都有大鍋菜的身影。食材多樣,不拘壹格,白菜、冬瓜、南瓜、豬肉、海帶、丸子、豆腐,少則五六種食材,多則10幾種。口感復合,營養豐富,回味無窮。
鍋貼在北方各地都有,但邢臺鍋貼憑著其皮薄餡大、外焦裏嫩、唇齒留香、汁水飽滿的特點,被評為河北省地方名吃之壹。牛城人民對鍋貼的喜愛完全不亞於餃子,大小飯店都有的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