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們很少做他們相信是對的事,他們做比較方便的事,然後後悔。
3.成年人相處和睦,最重要的壹點是:不要拿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要求別人。
4.把喜歡的東西分享給不懂的人,是壹種自取其辱式的孤獨。
5.格局是被委屈撐大的,溫柔也是懂事換來的,什麽都明白的人最溫柔也最冷漠。
6.大部份的痛苦,都是不肯離場的結果,沒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執著。
7.生活壹定是苦的,苦中能尋到多少樂趣,純看個人能耐。
8.以後妳要多加小心啊。這個世界有很多置他人於不幸,並幸災樂禍的人。
9.要變得溫柔和強大,就算哪天突然孤身壹人,也能平靜地活下去,不至於崩潰。——言葉之庭
10.去做妳害怕的事,去見妳害怕的人,這就是成長。
11.小時候害怕天亮,因為醒來就是上學。長大後更害怕天亮,因為醒來就是生活。
12.年輕人總是不懂得壹個道理,話不是說出來就有用的,要看聽話的人願不願意聽——《長安12時辰》
13.有的人晝夜過著懵懂如夢的日子,卻又壹心等待著會有什麽奇跡將至。
14.醫院大概是最忙的地方,有的人忙著生,有的人忙著死,有的人忙著生不如死,有的人忙著向死而生。
15.日日重復同樣的事,遵循著與昨日相同的慣例,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會有悲痛的來襲。——《人間失格》
16.人往往就這樣,壹個人的時候是壹種樣子,好多人匯聚到壹起又完全變成另壹種樣子。——陳忠實《白鹿原》
17.我們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價值,我們過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裏的參與。於是,孤獨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們惶惑不安。——三毛
18.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妳的事,到了中年以後,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壹無所有了。
19.決定放棄了的事,就請放棄得幹幹凈凈。那些決定再也不見面的人,就真的不要見面了。——山本文緒
20.我們來到人間,與別人歡聚壹場,是為了追歡逐樂的,我們不是來生氣的,更不是來氣別人的。
21.不必站在50歲的年齡,悔恨30歲的生活,也不必站在30歲的年齡,悔恨17歲的愛情。我們不能站在後來的高度,去批判當年的自己,這不公平。——陳柏宇《妳瞞我瞞》
22.大多數時候憤怒毫無用處,而最煩人的陳詞濫調則是,妳很討厭妳現在的生活,卻從來沒有做過任何改變。
23.妳之所以感到迷茫.焦慮.無能為力,真正的根源並非是缺乏方向和方法,而是自控力和執行力。
24.活到現在也已經不矯情了。遇見什麽,無需廢話,扛下來就是。什麽辯解.哀求.乞憐,這些都沒什麽用。老大不小的人了,還寄希望於他人,這就是過錯!——蘇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