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建議
福建客家土樓
客家土樓,又名福建圓樓,是中華文明的壹顆明珠,是世界上獨壹無二的神話般的村落民居,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壹朵奇葩。它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風格、龐大的規模和精巧的結構獨立於世界民居建築藝術之林。以種姓為單位的群體建房的特點及其建築特色,與客家人的歷史密切相關。客家人所到之處,自己的家人總是生活在壹起。此外,大多數客家人住在偏遠的山區或深山裏。那時候不僅建築材料匱乏,而且豺狼虎豹,盜賊橫行。此外,客家人害怕當地人的騷擾,所以建造了“防禦性”的城堡式建築。由此,形成了客家民居獨特的建築形式——土樓。建築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龍巖、漳州等地區。福建土樓誕生於宋元,發展於明初中期,逐漸成熟於明末、清代、民國,壹直延續至今。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壹無二的大型山區夯土民居建築,是土建築的創造性傑作。福建土樓,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見董斌《現代風水經典》),適應了群居的居住和防禦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中狹長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壹種自成體系、經濟、堅固、防禦性強、極具美感的高層建築類型。20世紀80年代,福建漳州南部[詳細]
2.福建土樓(南京)旅遊景點
建議2
福建土樓(南京)旅遊風景區
南京土樓是指位於漳州市的南京、華安、平和、詔安、小蕓、漳浦等縣山區的土樓。它以歷史悠久、數量眾多、規模宏大、造型奇特、風格獨特而聞名於世,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地建築”。南京土樓,以生土為主要材料,經過反復的壓制和夯打,壹般有三到五層樓高。壹樓是廚房,二樓是倉庫,三樓以上是客廳,可容納200至700人。具有群居、防盜、防震、防獸、防火、防潮、通風采光、冬暖夏涼的特點。田螺坑土樓群位於福建省南靖縣西部的沭陽上阪村田螺坑自然村,黃氏家族就居住在這裏。田螺坑土樓群位於海拔787.8米的狐貍山半坡上,距南靖縣城60公裏,居民均為黃種人。田螺坑土樓群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壹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第壹批中國景觀名村。它由壹座方形建築、三座圓形建築和壹座橢圓形建築組成,中心是方形建築和步雲建築,周圍是其他四座建築,它們根據山勢而分散。河坑土樓群位於沭陽鎮河坑村,距南靖縣城58公裏。包括潮水樓、趙陽樓、永盛樓、盛慶樓、永榮樓、永貴樓等6座方形土樓,裕昌樓、春貴樓、東升樓、肖春樓、永慶樓、裕興樓等6座圓形土樓,13座五邊形南潯樓。坑土樓群是福建最密集的土樓群落。從最早的潮水樓(1549-1553)到最新的永慶樓(1967?[附詳情]
3.天府茶博物館的AAAA
建議3
天府茶博物館
天府茶博物館位於漳浦縣盤陀鎮天府茶莊,324國道旁,占地80畝。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茶葉博物館。博物館有四個大廳和八個景觀。主展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中國古董兩層。展出了茶葉科技、茶葉發展史、世界茶情、世界茶文化、現代茶藝、各類珍貴茶壺、茶與詩、茶與畫、茶與人體健康、茶的多元化利用等內容,圖文並茂地介紹了天府發展史。不僅可以了解茶文化的歷史,還可以欣賞到陸羽的天府獨壹無二的茶會,臺灣省的茶會,唐朝的茶會。天府茶博物館成立於2000年初,並於2002年開放。2003年,它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級旅遊景點。總面積130畝,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茶葉博物館,也是農業部首批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館內有五大展館、八大景區:(1)主館展示中國三千多年的茶文化和世界各地的茶情;附天府歷史博物館,展示天府集團的發展歷程。(2)中華茶道教室配有茶道館、逸香軒等高雅的品茶場所,還可以欣賞中華茶道表演和少數民族的飲茶習俗;(3)日式茶道館(福慧寺):日式庭院和茶室,有靜閣(四層半疊)、建閣(八層疊)、靜閣(裏裏?[詳細]
4.三平風景區的AAAA
建議4
三平風景名勝區
三平風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三平風景區是閩南宗教旅遊勝地,是致敬革命先烈的紅色教育基地。三平寺始建於唐朝會昌五年(公元845年)。“三落半”的建築風格,國內罕見,香火興盛千年。寺內供奉著三平寺的創始人楊沂中。他行醫濟世。被譽為“三平之父”,被唐玄宗授予“廣濟大師”稱號。平祖師文化博大精深,哲理深刻,歷史悠久。尤其是農歷正月初六、六月初六、十壹月初六,廣濟法師的生日、出家、圓寂都是人聲鼎沸,香煙繚繞,炮聲四起。以千年古剎三平寺為中心,有郎中亭、洞、瀑等八大古景點,迎賓園、祖師文化園、紅軍三平紀念館等二十四個現有景點。古今文化的融合,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對比,處處都有令人心動的故事和傳說。迄今為止,已有33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在此朝聖,年遊客人數超過60萬。2011年11月開園的三平祖師文化園,位於三平寺東側,總用地250畝,總建築面積12960平方米。總體布局以三平祖師銅像為中心,由楊勝廣場、劉福臺、六都臺、祈福廣場、尚德廣場五部分組成。室內裝修以銅為主,室外裝修以石雕為主。其中,尚德廣場壹樓為“三平組?[詳細]
5.東山峰洞石風景區的AAAA
建議5
東山風洞石景區
平原東山風動石位於東山古城東門的海濱懸崖上,壹直是島上人們最引以為豪、視為珍寶的自然奇觀,是遊客最喜愛的景點之壹。東山風動石以其奇、險、懸位列全國60多種風動石之列。被古代學者譽為“天下第壹石”,如今已成為東山島的標誌性景觀。經常有人說,到不了閩南東山,真可惜。非常遺憾的是,到了東山,我們到不了風動石。確實如此。這塊風力驅動的巨石矗立在陡峭的懸崖上,高4.37米,寬44.47米,長4.46米,重約200噸。它的頂部和底部都是圓的,看起來像桃子。它矗立在壹塊巖石上,這塊巖石位於地面上,向大海傾斜。兩塊石頭的接觸面只有十幾平方厘米。刮風的時候,巨石輕輕搖擺。如果人仰臥,用腳推,巨石會晃動,但不會倒下。人站在風動石下有壹種驚心動魄的感覺,嘆為天下奇觀,故名“風動石”,詩中說“風吹石,動千遍”。動石上鐫刻著“銅山三忠:黃道周、陳?”明太守盧振飛於戊子(1648年)秋題寫。?,陳仕其”。石碑右側有明代霞山隱士題寫的“東墻星輝”四個大字。左側立有石碑,詩由明水師提督程朝敬題寫。還有壹個關於風石的美麗傳說。明朝嘉靖年間,海上的海盜入侵東山島,企圖搶奪這塊奇特的風石。他們用了好幾艘戰船,在上面套了繩子,想盡辦法去拉,但是海盜們也想盡了辦法,...[詳細信息]
6.龍文雲洞巖AAAA
6項建議
龍雲洞巖
雲巖位於漳州市以東20英裏。這座山是由各種精致奇特、形態各異的巨石層層疊疊而成。巖石之間,有數不清的深洞和石室。據《漳州府誌》記載,“有石室深而寬,雨在天上會雲出其外,雲又回雲,故稱雲洞。”相傳隋朝時,壹些有隱翁的人在石室中養鶴,當鶴在山上飛翔時,村民們看到了它們,因此也被稱為何銘山。明嘉靖年間,蔡烈隱居於此石室。蔡烈,瓊州太守蔡臯之子,隴西人。明史說他“少年好學,老年不知疲倦”,人品極高。他退居雲洞之後,就在山裏講學。雖是布衣,但有不少學者稱之為“鶴峰先生”。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越來越多。雲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名人碑刻也越來越多,成為閩南著名的碑林。雲巖最早的石刻是五代道士徐臘所寫的“徐臘來此尋月牙”八個大字。據《名勝錄》記載,“徐臘自稱是萊文本地人。她從荊襄到江淮、武義、霍童,所到之處,十堰人望塵莫及。標題寫著:‘徐臘從峨眉來到這裏尋找月牙兒。“鳳溪,浙江鄞縣人,弘治未中進士,第二人(探花)。他被授予翰林院編輯和學士學位。嘉初,(今隴海)因禮而得名。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擔任過公職,他壹直在講課。嘉定海十月,木彩烈訪雲東,留下了許多筆墨。山上有兩處巨型摩崖石刻,其中壹處是馮的“[詳細]
7.田螺坑土樓群
建議7
田螺坑土樓群
漳州土樓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景點之壹,位於南靖縣沭陽鎮上阪村,黃家就住在這裏。土樓群由壹座方形建築(步雲樓)、三座圓形建築(和昌樓、振昌樓、瑞雲樓)和壹座橢圓形建築(文昌樓)組成。方樓和步雲樓在中間,其他四樓環繞,從上面看像壹桌菜。田螺坑土樓群,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的布局在半山腰,四周是綠色的梯田,俯瞰地面像壹朵盛開的梅花。2001年5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土群中最早的步雲樓建於清朝嘉慶年間(1796年),距今約200年。最新的文昌樓建於1966年。這個土樓群是在漫長的時間裏逐漸形成的。清朝嘉慶年間是這裏土樓建設的開始和高潮。這壹時期修建了三座土樓,此後再無如此大規模的建築活動。《田螺坑黃氏族譜》證實,黃百素羅於清朝嘉慶年間從永定遷居至此,開始了他傳奇的人生。在土群黃氏祠堂的中央有壹座祠堂牌位,黃百素榮居第壹位,而他的墓位於“五更寮”,距田螺坑兩公裏。每年清明節,他都會收到天羅騙民的祭品。當年,這個養鴨少年充分利用山溪泥沼滿螺、山谷幽深、森林茂密的地理優勢,不斷擴大繁殖,為自己賺到了第壹桶金。黃是第壹個蓋方形建築,即“碗湯”,綽號“步?[詳細]
8.漳州華博花園AAAA
建議8
漳州華博園
福建漳州東南花都,地處漳州市百裏花廊中心,生態資源得天獨厚。在現有花卉種植、生產、展示、觀光設施的基礎上,建成了包括花卉、盆景、奇石展區、“茶農世家”茶文化長廊、地球上各種藝術雕塑展、大型植物迷宮、車氏溪鄉村俱樂部、數百個民族美食展、地球藝術景區等多功能綜合生態旅遊基地。福建漳州市[詳細]
9、福建AAAA華安風景名勝區土樓
推薦9
福建土樓華安景區
據粗略統計,福建有3000多座土樓,僅華安縣土樓就有68座。雖然數量不多,但華安土樓以其鮮明的地域特色和特殊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在福建土樓中占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華安仙都鄉迪達村的“二義樓”是華安土樓的典型代表,是福建土樓的傑作,是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1.最宜居的環境是“二樓”,背靠蜈蚣山。群山蜿蜒成山,樹木郁郁蔥蔥。樓前曲水回環,視野開闊。近期有龜山作案,遠處有九峰作屏。左側,獅子山向前延伸;右邊虎山低而退,故建田璇亭,以補風水,平衡左右。秀山環抱,水域豐沛,山清水秀,風物薈萃。山背可以阻擋寒潮,地表水可以迎涼風,植被可以保水土。建築與環境有機結合,形成理想的生態格局。以其獨特優美的景觀和便利的生產生活,確實是宜山、宜水、宜居。2.最獨特的布局福建圓塔的布局可分為內廊式和單元式。單位土樓集中在漳州的平和、詔安、小蕓、漳浦、華安等縣。大多數單位土樓都有壹個單獨的開間作為獨立單元。而華安迪達村的“二義樓”和“南洋樓”則以多個開間為單位。“二壹樓”周邊有十個四開間、壹個五開間、壹個三開間。每個單元都有獨立的出入口、小天井和專用樓梯,構成了室內私密空間。戒指?[詳情]
10.漳州東南部花都花卉博覽園景區AAAA
建議10
漳州花都花博園景區
東南花都位於漳浦徐幫虎,漳州百裏花卉走廊的黃金地段,緊鄰324國道。是歷屆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覽會的舉辦地,國家4A旅遊景區和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福建漳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總面積7800畝,投資3.2億元。花卉博覽園2700畝(包括棕櫚園、錦繡漳州園、沙生植物園、榕樹盆園、綠蔭植物園、花卉長廊、花卉栽培基地、迪達藝術展示區、紀念林植物區等功能區。)、1500畝閩南花卉生產科技園、20000平方米主展廳。花苑壹城六園六亭壹村。“六園”分別是錦繡漳州園、棕櫚園、榕樹園、沙生植物園、閩南瓜果園和兒童休閑園。“六館”是萌芽植物館、沙漠植物館、奇石館、盆景精品館、蘭花館和郭蘭館。壹個是鮮花超市;百花園紫溪山莊是集觀光、觀賞、休閑、娛樂、生產、商業、加工為壹體的現代農業旅遊度假區。花苑以其美麗的花木風光、清新的自然風光、幽靜的車陂溪鄉村俱樂部等配套設施,吸引了壹批又壹批市內外的客人來此休閑、度假、開會或培訓。花園正逐漸成為著名的休閑勝地。“花博園”每年11月舉辦“花博會”,以花為媒,創造商機,成為文化、旅遊、經貿活動的載體,兩岸合作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