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什麽是全谷物?

什麽是全谷物?

糧食作物

小米、大豆、大麻、小麥和大米

古代的五種谷物。古代關於“五谷”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最重要的有兩種:壹種是指大米、谷子、小米、小麥和糯米;另壹種是指大麻、小米、小米、小麥和糯米。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有米無麻,後者有麻無米。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水稻主產區在南方,而北方水稻種植有限,所以最初“五谷”中沒有水稻。

古武歷史故事

萬國頂

壹、什麽是五谷雜糧?

“谷”是“谷”的簡體字,原指帶殼的谷物;像米、黍(稷米,即小米)和黍(又稱黃米),外面都有殼,所以叫谷。古這個詞的發音來自貝殼的聲音。

“五谷”壹詞的最早記載見於《論語》。根據《論語》,2400多年前,孔子帶著他的學生進行了壹次長途旅行,魯茲落在了後面。他遇到壹個老農,他拿著壹個竹籃,拿著壹根棍子,問他:“妳看到主人了嗎?”老農說:“妳不四肢著地幹活,誰是主人?”

親愛的讀者,妳能區分谷物嗎?

五谷是指五種谷物。比《論語》更古老的書,如《詩經》和《經》,只有“百粒”,沒有“五谷”。從100粒到5粒,糧食作物的種類減少了嗎?不是這樣的。開始時,人們常常給壹種作物的幾個不同品種逐壹起壹個適當的名字,因此出現了許多名單。而且這裏的“百”字只是用來指代很多意思,並沒有真正的壹百種。“五谷”壹詞的出現,表明人們對分類有了明確的概念,同時也反映出當時主要的糧食作物有五種。

當“五谷”壹詞最初被創造出來時,並沒有記錄它的含義。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最早的解釋是漢人寫的。漢人和漢後人的解釋主要有兩種:壹種是米、粟、黍、麥、糯米(即大豆);另壹種說法是大麻(指大麻)、小米、小米、小麥和糯米。這兩種說法的區別是壹個有米無麻,壹個有麻無米。雖然麻子的種子可以食用,但它們主要用於編織。谷指谷物,前壹種說法不包括谷物中的麻,這種說法更合理。但另壹方面,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在北方,水稻是南方作物,北方的種植有限,所以沒有水稻的糧食中也可能有麻。《史記·天官書》“年年美惡”(預測豐年)中提到的農作物是小麥、粟、黍、糯米和麻,屬於後壹種說法。大概是因為這些原因,漢人和漢人之後的人對五谷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結合這兩種說法,有六種主要作物:水稻、小米、黍、小麥、糯米和大麻。戰國時期著名的《魯春秋》中有四篇專門論述農業的文章,其中《申時》壹文談到了種植莊稼的利弊,粟、稻、麻、稻和小麥。壹粒谷物就是壹粒小米。這六種作物與上面提到的六種完全相同。這六種作物在《呂氏春秋》中也有提及。

很明顯,當時的主要農作物是稻、粟、黍、麥、稻、麻。所謂五谷就是指這些農作物,或者說這六種農作物中的五種。然而,隨著社會經濟和農業生產的發展,五谷的概念也在不斷演變。現在所謂的五谷其實只是糧食作物的總稱,或者泛指糧食作物。

全谷物是我們從出生起就賴以生存的食物;幾千年來,中國壹直被普通人視為“五谷為養”、“五谷為厚”、“五谷為豐”的神聖產品。它是現代人餐桌上的時尚回歸。

源自全谷物的食物成為具有真正酒精品質的食物。比如用各種雜糧熬制的八寶粥、五谷雜糧拌飯、調味料中的釀造醋、醬油以及飲品中的名酒五糧液,都是用雜糧作為釀造原料,這是壹種符合食物要求的飲食。

釀造醋:最好使用標有“釀造”字樣的醋和醬油。

食醋和醬可分為釀造和配制。釀造產品以大豆、小麥、高粱、碎米、玉米、紅薯、紅薯幹、土豆等食物為原料,具有真正的醇香味品質,是餐桌上的頂級調味料。配制醋是指以發酵醋為主要原料,摻入冰醋酸和食品添加劑制成的調味醋。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俗稱“化學醬油”,是指以脫脂大豆、花生粕、小麥蛋白或玉米蛋白等含食用植物蛋白的原料,經鹽酸水解和堿中和制成的液體鮮味調味料。

食品類別—

五谷雜糧飯:選擇五種雜糧做成米飯。如:大米、小米、高粱米、大麥、紅豆各200克,形成五谷雜糧飯。

八寶粥:用不同的雜糧熬制而成,可根據不同季節和個人口味搭配時令雜糧、堅果、水果。不同配方的八寶粥營養成分不同。

玉米:玉米含有較多的亞油酸、多種維生素、纖維素和各種礦物質,特別是鎂和硒,具有全面的保健功能。近年來,人們發現玉米中含有壹種長壽因子——谷胱甘肽,在硒的參與下,可以產生谷胱甘肽氧化酶,具有抗衰老和抗衰老的作用。

玉米除了直接食用外,還可以與其他雜糧混合加工成玉米餅、玉米糕、玉米饅頭和玉米粥。

蕎麥:與其他不同的是,蕎麥中含有“蘆丁”,可以降低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保護血管。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爾人。不僅吃大量的蕎麥面,還吃蕎麥的嫩莖葉,而當地居民很少患高血壓。

燕麥:近年來發現燕麥中有亞油酸,50克燕麥中的亞油酸相當於10粒“麥通”,因此燕麥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升高。據悉,美國的壹項相關研究證實,每天吃60克燕麥可以平均降低3%的膽固醇。英國研究結果認為,每天早上喝壹碗燕麥片可以使心臟病的死亡率降低6%,燕麥片中含有的許多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可以幫助延緩細胞衰老。

小米:又稱“小米”。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小米味鹹,微寒無毒,滋養腎氣,除脾胃之熱。補氣、治胃熱、止渴、利尿”,營養價值高,單位熱量、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高於小麥粉和大米,還含有鈣、鐵、磷和胡蘿蔔素,纖維素含量僅比燕麥低8.6%,接近糙米。

豆子—

大豆:大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卵磷脂、膽堿和維生素。與其他食物相比,蛋白質中只有壹種大豆比瘦肉多1倍,比雞蛋多2倍,比牛奶多1倍。

黃豆味甘、性平,能“利水消腫、除胃熱痹、淋傷露。”血瘀、內寒積於五臟等。,是很好的食療方。

據研究,大豆中的皂甙能延緩人體衰老;大豆中的卵磷脂可以清除血管壁中的膽固醇;保持血管軟化;大豆中抑制胰島素對糖尿病有壹定療效;大豆中的磷含量相當可觀,對大腦神經非常有益。神經衰弱和體質虛弱的人有利於經常進食。大豆富含鐵,對缺鐵性貧血患者有益。

綠豆

綠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和c,具有緩解燥熱、降血壓的作用,對疲勞、腫脹和排尿不暢有很好的效果。

綠豆的營養價值很高,可以說是渾身是寶。像綠豆粉可以治療瘡、腫和燒傷;綠豆皮可以明目;綠豆芽還可以解酒。夏季常喝綠豆湯不僅能增加營養,對腎炎、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腸胃炎、咽喉炎、視力下降等也有壹定療效。

因為綠豆性寒,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吃;低血壓和女性生理之間最好不要吃東西。

此外,綠豆不宜煮過頭,以免破壞有機酸和維生素,降低清熱解毒的功效。

紅豆灌木

紅豆具有很高的藥用和保健功能。紅豆能清熱解毒、健脾和胃、利水消腫、通氣除煩,可治療小便不利、脾水腫、腳氣等。自古以來人們就關註它們。李時珍稱紅豆為“心之谷”。

如果將紅豆和鯉魚放在湯裏食用,它可以對水腫、腳氣、排尿困難等起到食療作用。,還可以治療肝硬化、肝腹水和補體缺乏;用紅豆和冬瓜煮的湯是治療全身水腫的良好食療方;紅豆和扁豆、薏米壹起煮可以治療腹瀉。此外,紅豆還可以搭配中藥使用,如紅豆搭配連翹當歸湯,可治療肝膿腫;紅豆配蒲公英和甘草煎湯可以治療腸痛。

蠶豆

蠶豆含有鈣、鋅和錳,它們是調節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並含有豐富的膽堿,膽堿具有增強記憶力的健腦作用。蠶豆中的維生素C可以延緩動脈硬化,蠶豆皮中的粗纖維可以降低膽固醇,促進腸道蠕動。

但蠶豆積滯油膩,胃氣虛弱者多食易脹氣,不宜多食。

此外,蠶豆含有過敏原,而過敏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過敏、銀屏溶血等中毒癥狀,也就是俗稱的“蠶豆病“。這是由於體內缺乏某些酶,這是壹種遺傳缺陷。對蠶豆過敏的人不能再吃了。

豌豆

豌豆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等成分。

豌豆具有健脾和胃、生津止渴、通淋止瀉的功效。

黑豆

黑豆營養豐富,被譽為豆中之王、營養之花。古代保健專家將其視為避谷的神仙秘方:“每天早上吞下14粒黑豆,被稱為五臟谷,將永遠持續下去。”

黑豆具有健脾補腎、滋陰活血、安神明目、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長期服用黑豆可以防止皮膚產生黑斑,使皮膚細嫩有光澤。

根莖—

紅薯:多種維生素和不飽和脂肪酸的組合有助於防止血液中膽固醇的形成,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紅薯中的澱粉和纖維素可以吸收腸道中的大量水分,增加糞便的體積,防止便秘和減少腸癌的發生。紅薯是壹種堿性食物,可以中和酸性食物產生的過多酸性物質,防止血液和體液酸化。紅薯還可以減少皮下脂肪,避免肥胖和預防膠原蛋白疾病的發生。

洋蔥:在食物的營養成分表中,洋蔥的營養成分並不高。它具有保健作用,因為它含有壹些生理活性物質。與大蒜壹樣,洋蔥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質是大蒜素等含硫化合物(因此洋蔥聞起來像大蒜)和硒等抗氧化物質,因此也被認為具有殺菌作用,並有益於增強免疫力、抗癌、降血脂和促進胃腸蠕動。

胡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對美容和健康有很大幫助。胡蘿蔔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D、E、K、葉酸、鈣和膳食纖維,幾乎可以與美國的綜合維生素丸相媲美。

土豆:中文的蛋白質比大豆好,最接近動物蛋白。土豆還富含賴氨酸和色氨酸,這是壹般谷物無法比擬的。土豆也是富含鉀、鋅和鐵的食物。其中所含的鉀可以防止腦血管破裂。它含有的蛋白質和維生素C是蘋果的10倍,維生素B1、B2、鐵和磷的含量也比蘋果高得多。從營養角度來看,其營養價值相當於蘋果的3.5倍。與大米相比,土豆產生的熱量較少,僅含0.1%的脂肪。如果妳把它作為主食,堅持每天壹餐只吃土豆,對減掉多余脂肪會非常有效。平均每周吃五到六個土豆可以降低40%的中風風險,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土豆具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的作用,對胃潰瘍、習慣性便秘、熱咳、皮膚濕疹等也有治療作用。土豆中所含的纖維素質嫩,對胃腸粘膜無刺激作用,可緩解疼痛或減少胃酸分泌。經常吃土豆已經成為預防和治療胃癌的輔助療法。

南瓜:富含糖和澱粉,但蛋白質和脂肪含量較低。南瓜的營養價值主要在於其豐富的維生素,其中含量較高的有胡蘿蔔素2.4毫克、維生素b 1.05毫克、維生素B2 0.06毫克%和維生素C5毫克%。此外,它還含有壹定量的鐵和磷。這些物質對維持機體的生理功能起著重要作用。最近還發現南瓜中還有壹種“鈷”成分,食用後有補血的作用。南瓜富含維生素A、B、C和礦物質,8種必需氨基酸和兒童必需的組氨酸,可溶性纖維,葉黃素和磷、鉀、鈣、鎂、鋅和矽等微量元素。現代營養學和醫學表明,多吃南瓜可有效防治高血壓、糖尿病和肝病,提高人體免疫力。使大便通暢,皮膚豐富,尤其是對女性來說,具有美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