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上海西南角的楓涇古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早在2000多年前,人們就在馮靜古鎮生活,鎮上的界河是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的界河。由於地跨吳越,馮靜古鎮被稱為“吳越名鎮”。古鎮中有52座橋,其中何誌橋建於元代,已有近700年的歷史。與江南其他熱門水鄉相比,楓涇的遊客沒那麽多。妳可以在這裏悠閑地欣賞小橋流水的景色。
古鎮有兩條主要街道,壹條叫南街,中間叫中街,北街(雖然三個名字是分段的,但它們是相連的),另壹條是和平街,兩條街在楓涇三橋交匯,形成“D”形楓涇三橋是古鎮的中心。在兩條河的交匯處,妳可以同時看到慶豐橋、祝星橋和北峰橋。
楓涇是金山農民畫的發源地。在南街唐生巷的金山農民畫展示中心,妳可以欣賞到壹系列具有鄉土氣息的畫作。古鎮裏有許多畫廊和著名畫家。北街
丁老先生使用的家具放在裏面,二樓可以看到諷刺漫畫,將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和平街的呂繼仁畫館可以看到陳逸飛同學呂繼仁的畫,程十發祖居地還有很多程老先生的中國水彩畫。
普通遊客從古鎮南面的正門進入,步行至南街,沿河慢慢逛古鎮。從南街向東北走,穿過何誌橋到中街。在CUHK街頭,妳可以看到立著界碑的吳躍傑。在他面前,壹條不顯眼的河流是吳越的分界線。繼續向東北走,穿過楓涇第三橋,就是北街。在北街上,妳可以參觀王石寺,它建於明朝,有紅墻。
等等。在南街、中街和北街,也將有有蓋走廊。古鎮裏有幾條這樣的走廊,古色古香,晴天遮陽,雨天擋雨。
踏上青石路,回到楓涇三橋的地方,然後參觀另壹條街——和平街。首先,參觀300花園(白蘭館、鄧白館、白星館),旁邊是呂其仁畫廊。往東南壹點,人民公社舊址值得壹看。那裏有那個時代的舊熱水瓶和電話,墻上畫著紅色的太陽。再往前是楓涇古戲臺,面朝街道和河流。在旅遊季節和節假日期間,舞臺上有免費的傳統戲劇表演。在舞臺對面的陳涉茶館裏選壹個靠窗的座位,邊喝茶邊看戲,非常舒服。沿著街道壹路走下去,參觀程世發的祖屋。最後,過橋到河對岸的生產街,這裏還有壹個近代消防機構舊址——東部消防管理協會。
馮靜古鎮南街上方有壹個遊船碼頭。還可以乘船體驗水鄉風情。參考價為80元。
丁緹是古鎮第壹美食。在南街何誌橋旁邊有壹家丁字工坊。本文介紹了古鎮丁緹的發展和制作工藝。楓涇三橋附近的生產街上
(楓涇方言,在家的意思)是古鎮裏壹家環境不錯的餐廳。裏面有壹個長長的庭院,使壹座小橋看起來像流水壹樣。田螺餡和吳越豆腐是他的招牌菜。在生產街靠近河邊的長廊裏有許多商店,出售楓涇燒麥和芡實餅,其中煙熏拉絲很有特色。上海郊區的方言是“熏蛤蟆”的意思,味道很棒,但妳必須有勇氣先嘗壹口。
古鎮裏有客棧可以住,比如
、
、
等等,攜程上有馮靜古鎮的住宿預訂。有關詳細信息,請訪問網站:
。然而,妳可以在參觀馮靜古鎮的當天返回上海,所以沒有必要住在古鎮裏。
距離古鎮大約4公裏,在洪鐘路附近,還有壹個。
它也很有特色,可以和馮靜古鎮壹起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