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點師於我而言,像是壹個遙不可及的夢,它和教堂的婚禮壹樣,曾無數次讓我遐想聯翩,讓我覺得聖潔又美好。
教堂的婚禮我已不再去憧憬了,西點師的夢想卻神奇般地實現了!也許人生就是這麽奇妙,正如《阿甘正傳》裏阿甘母親說的那樣——“人生就像壹盒巧克力,妳永遠不知道下壹顆是什麽味道。”
感謝政府,感謝家福訊,也感謝親愛的老師們,是妳們,讓宅居多年的我終於走出家門,又重新回到課堂上,開啟了壹段奇妙的圓夢之旅,謝謝!
這個夢,是何時紮根在我心底的呢?
如今回想起來,我第壹次接觸西式糕點這種美食,大概是在十壹二歲的時候。
那壹年六月,外公六十大壽,所有的親人們都歡聚壹堂為他老人家祝壽。宴席上,大人們將三張大桌子拼在了壹起,桌上擺滿了各種美味佳肴。將要開飯的時候,姨姨們將壹個神奇的東西擺在桌子中央,我和壹群兄弟姐妹們趕緊停止了嬉戲打鬧,擠到桌旁,好奇地打量著這個神奇的東西。
“這是什麽呀?”
“有桃子哦,是真的桃子嗎?”
“那些白色的花是什麽做的,真好看啊!”
“真香啊,可以吃嗎?”
……
經過漫長地等待之後,我終於分到了壹塊叫做”生日蛋糕”的東西,別提有多高興了!那是我有生以來第壹次吃生日蛋糕,實在是太美味了!以至於往後余生,我參加過無數次宴席,吃過無數次生日蛋糕,卻始終覺得那壹日的蛋糕最美味。
對於壹個從小在鄉村裏長大的孩子而言,生日蛋糕像是壹個遙遠的夢。
我等了很多年,壹直等到22歲生日那天,朋友地從遠方趕來,給我送來壹個生日蛋糕和壹束花。那時的我沒有手機,他找不到我住的地方,只能在樓下的公園裏徘徊,壹直等到華燈之上時分,我下樓出去覓食,滿城煙火裏,我看到他的那壹刻,心裏滿是歡喜。
跑回宿舍喊來小惠和小凡,在壹家餐館裏,我終於過了壹個有生日蛋糕的生日。後來的後來,他成了我的夫君……如今,他早已不記得這些往事了,只有我還時常想起。
我曾在廣州購書中心買過幾本關於西點制作方面的書籍,給妹妹寄過去,也曾多次鼓勵她去蛋糕店當學徒,想要幫她實現成為西點師的夢想。可是,夢想是壹回事,現實又是另壹回事,貧窮和勞碌永遠是我們生活的底色,夢想總是遙不可及。
然而,命運之神卻眷顧了我,當梁姐邀我和她壹起去學西點的時候,我壹時楞住了!是真的嗎?我真的可以去學嗎?我笨手笨腳的,會不會被人嘲笑?
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我走進了家福訊開設的西點課堂,剛開始上課的那天下午,當我發現教我們西點課的樊老師比我還緊張時,終於忍不住笑了!
不得不說,我遇上了壹位認真又有耐心的好老師,也遇上了壹幫可愛又有趣的同學,謝謝妳們!是妳們,讓我又找回了兒時的夢想。那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近在眼前的時候,我卻壹時不知所措。
我認真地聽老師講課,仔細地看他操作,也很努力地做筆記,生怕漏掉什麽,或是錯過什麽。盡管如此,我還是在後來的操作中,發現了許多筆記中的小錯誤,在這裏,我深表歉意。
我們是從第二天正式開始實操練習的,那天學習了戚風蛋糕的制作。先準備好食材,然後看老師壹步步操作,打蛋,分離蛋清和蛋黃,稱粉,篩粉,攪拌,打發,再次攪拌成面糊,入烤盤,進烤箱,烤好拿出來放涼之後,擠壹些沙拉醬,鋪上壹些肉松,卷成壹個卷,再包上壹層海苔卷上去,切塊,裝盤……
看起來很復雜的流程,老師做起來卻如行雲流水壹樣流暢。臺上壹分鐘,臺下十年功。我知道,想要做得和老師壹樣好,還需要長期地反復練習。
第三天,我們在戚風蛋糕的基礎上,學習了生日蛋糕的制作,如何打發奶油,如何抹奶油和裱花,成了我至今難以攻克的難題,除了感嘆老師妙手生花的技藝之外,我已經無法用言語來描述我的心情了。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壹定可以做出壹個漂亮的生日蛋糕,作為禮物送給我的家人和朋友。
第四天學習的內容是面包的制作,這也是我覺得最容易學的。因為我曾照著網上的視頻,在家裏做過幾次面包,雖然我做出來的面包沒有面包店裏賣的那麽好看又松軟,但我對操作流程還是相當熟悉的。
第五天和第六天學習的內容是蛋黃酥、月餅、泡芙和蔓越莓餅幹。這些是同學們最想學的內容,而且大家都說,做這些比做面包簡單多了,不用發酵,制作起來也很方便,易上手,所以這兩日同學們壹個個熱情高漲,忙得熱火朝天,烤箱們也跟著馬不停蹄地烤完壹批又壹批……
第七天,學習椰蓉曲奇和紅糖曲奇。有了前面的五天做鋪墊,這壹天應該是我們最輕松的壹天。那日我的狀態不怎麽好,孩子感冒發燒了,壹連幾日都沒休息好,帶著孩子來上課,照顧孩子之余,要做筆記,還要拍照,有點力不從心。
感謝家福訊的郭老師和李老師,謝謝妳們讓我在接下來的兩天帶著孩子繼續上課。這兩天學習的內容是最多的,桃酥,蛋撻,甜甜圈,毛毛蟲面包,奶酪燒,牛角包,雪媚娘,這幾樣都深受大家的歡迎,也是孩子們都喜歡吃的。每次壹出成品,才眨眼的功天就分完了。課後,我把我分到的桃酥帶到大寶上課的乒乓球館,在那裏,我收到了老師和家長朋友的肯定和贊美,也收獲了的信心和喜悅。
快樂總是短暫的,尤其是在學習的時候。第十天上午,老師教我們做老婆餅。我壹向不愛吃太甜的食物,老婆餅的制作手法和蛋黃酥差不多,正好也是我喜歡吃的,真好!
老師說,他把他能教的全都教給我們了,離別在即,我的心裏湧起許多感激和感動。千言萬語化作壹句話——樊老師,謝謝妳!
第十天下午,是我們的歡樂時光,刷題,備考,合影留念。
我們壹路走來,追風逐月,光陰荏苒,歲月蒼蒼。但我想讓妳知道,蒼老的只是容顏,不變的卻是那顆追夢的心。
願我們都是追夢人,願我們都能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