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壹臘八節喝粥作文400字
伸了個懶腰,與太陽遲到地打了招呼後,壹如既往的刷牙,吃早餐,那是十壹點的特殊早餐,看起來像是吃剩下的面包渣和半杯失去溫度的涼白開,拿起手機,顯而易見的是"臘八節快樂"的祝福。“小孩小孩妳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的童謠在腦子裏閃了壹下,我忽而蠻有興致的期待起今天的民間美食臘八粥。
晚上我們來到姨母家,姨母端上壹盤江米制成的臘八粥,冒著騰騰熱氣,淡淡的米香彌漫開來。我看到那壹粒粒米都飽滿圓潤的擠靠在壹起,頓時垂延欲滴,其上還綴有蜜棗和些許紅豆,葡萄幹。便瞬間打開了味蕾,將白砂糖均勻撒在上面,忍不住滿滿塞了壹嘴,細細品來,江米的黏黏甜甜,越嚼越有滋味,再配上輔料的酸甜融入口中,滿有余音繞梁之感縈繞八方,口感醇厚綿延,使人不舍下咽,樂以忘憂,在大家***同分享後,我不由感嘆著中國民間風俗的魅力。
後來,姨母為我們把臘八粥裝到盒中帶回家吃,不知是誰提議要放到、網上賣,於是大家興致勃勃地裝到壹個個盒子中外帶壹小包白砂糖。還貼有節日祝語希望買家用餐愉快,或許是下班族回家後,也都沒忘記這傳統節日,紛紛在網上購買,於是我們的臘八粥被外賣小哥壹次次送走,我們收到的,是如潮的好評,在自己享受快樂的同時也為手機對面的買家提供便利,此時我才意識到,或許人們只是因為繁忙而無暇為某個節日做出什麽,但其實那份傳統依舊存在於心中。
中華上下五千年,傳統佳肴千裏傳,在鄉音的繚繞中,中華美食之道壹定越走越遠。今年的臘八節別樣而又使人記憶深刻。
2.高壹臘八節喝粥作文400字
臘八節的由來有兩個傳說。壹說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進山修行.十二月初八這天因饑餓勞累栽倒路旁,被壹牧羊女發現,用大米粥救活,使他大徹大悟.得道成佛。二說,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時給財主放牛,因牛腿摔斷被財主關在壹間屋子裏,3天沒給飯吃,他饑餓難忍到處搜尋.終於發現了壹個老鼠洞,從中挖掘出豆、谷等各種糧食,煮成粥食用,覺得非常香甜。後來朱元璋做了皇帝,想起小時候吃那頓粥的味道,就命太監用各種糧食煮了壹鍋糖粥,歡宴群臣,後朝中文武百官爭相效仿並傳入民間,遂成了壹種節日習俗。因朱元璋吃糖粥的日子是臘月初八,所以這粥也就叫"臘八粥"了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遊詩雲:“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幹,積壹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3.高壹臘八節喝粥作文400字
臘八節,經常被稱為“臘八”,古時候,人們在臘八節祭祀祖先和神靈,以祈求來年的豐收與吉祥。在我國的佛教中,這壹天是其創始人釋迦牟尼成道並創立佛教的日子,因此它還有另壹種說法“佛成道節”。不論是古時還是當今,壹提起臘八,人們第壹個想到的肯定是臘八粥、臘八蒜。
奶奶和爺爺從來不會忘了這壹天,壹大早,天剛蒙蒙亮,新升的太陽猶如花朵被包裹在薄霧形成的花苞中,還未綻放。這時,兩位老人便已經將這馬上要做的事準備好了——紅棗、小米、核桃、紅豆,從我出生到現在,我們家的臘八粥中,這四樣是必不可少的。身體還蜷縮在被窩中,但兩只耳朵卻已經被鍋碗瓢盆的碰撞聲所叫醒。側耳傾聽,便可以聽到奶奶用她那粗糙、布滿老繭的手在細細打磨著壹顆顆金黃的種子。四周很安靜,兩只手在水中翻滾,可以聽到壹陣壹陣的水波聲,與戲水聲截然不同,這種聲音是很有規律的,這也是老壹輩人的手藝啊;爺爺早已熟練,他將棗分為兩類,壹部分放在瓷碗中,另壹部分放在案板上,前者都是外表光滑,由裏向外透著大紅,放在潔白如玉的瓷碗中,好似碗壁上開出了紅花;後者則甚是不好,都是壹些有蟲眼、表皮粗糙的,便放在案板上等候處理。棗與物體碰撞的聲音十分清脆,連續不斷。爺爺歲年歲已高,但眼睛十分明亮,好棗壞棗看上幾眼便分得出來。很快,這兩種聲音便戛然而止,接著再有聲音,那邊是大家該吃早飯了。
打開大燈,壹碗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此時已經擺在了桌子上,淡黃色的粥中,點綴著花生紅豆,只是看上去,就讓人食欲大增。大家就坐後便開始享受這古老而傳統的臘八粥了,聽說喝完以後整個人就再也不怕這嚴冬的寒意了。大家壹邊聊著,壹邊將這碗臘八粥細細品嘗,我嘗了壹口,甜滋滋的,暖暖的,粥留到心中,我似乎能感受到它的暖意,能感受到爺爺奶奶對我們的愛意……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新年馬上來了,要說新年是為新的壹年增添色彩的話,那麽臘八節,壹個溫暖的節日,便是為這茫茫冬日,增添了壹抹暖意了吧……
4.高壹臘八節喝粥作文400字
東西生明,時光速流,又是壹個春節即將來臨,在春節來臨之前,第壹個小節便是舊歷年的臘月初八,按家鄉的俗稱叫做“臘八”。“臘八”在我的印象裏有著很深的記憶。因為“臘八”這天要吃“臘八粥”哦,每逢此時,壹股久違了的香甜也會縈繞在唇齒之間。
我小的時候,家境雖不很富裕,但我的母親仍會把每壹個節日都過得豐富甜美。記得臘月初八的前壹天晚上,母親安頓我們幾個兄妹:明天是“臘八”,要早些起來吃“臘八粥”。母親說著,像變戲法壹樣拎出壹包紅棗,我們高興得如饞貓壹般,在炕上打著滾,嘴裏還“噢噢”地叫著,想要幾粒打打牙祭,母親卻在這叫鬧中把幾顆的紅棗悄悄塞給了我,哦,那壹瞬間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兒了……母親準備好了薏米、小米、大米、紅豆等東西,為翌日的工作做好充分準備,然後再壹次叮囑我們早起,並說否則會變成“紅眼睛”的。當然這壹說法源於何處實在無處考證,因為我第二天還沒見過某個人因在“臘八”這天沒早起就變成“紅眼睛”的。“臘八”這天,母親總是起得很早,當我們還在香甜的酣夢中就隱隱聽到了那“呼噠,呼噠”的拉風箱的聲音,“呼噠,呼噠……”聽來是那麽悠揚,那麽綿長,那麽溫馨……
天還沒有放亮,但紅彤彤的竈火將屋子映照得燦爛美麗,當濃濃的香味在屋子裏彌漫開來,母親便開始喊我們起床。當我們洗漱完畢懷著喜悅的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著母親把那香味撲鼻,色澤鮮艷的“臘八粥”盛到碗裏時,我們激動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會敞開腮幫子大嚼大吃,因為粥燙得歷害,“吸吸溜溜”的聲音響成壹片。哥壹邊吃壹邊還不安分地將碗裏的粥用力拋向空中,而最讓我佩服的是那被拋起來如球壹樣的粥竟每壹次都準確無誤落回到他的碗裏,簡直像耍雜技,而我學了幾次不是把粥拋到炕上就是拋到後腦勺,逗得壹家人笑不成聲。母親端著碗坐在壹邊也不管我們,只用那充滿了愛的目光凝視著我們。這時節,屋外往往是寒風呼嘯、冰雪嚴寒,而屋裏的我們卻沐浴在母親溫暖的目光裏,津津有味地吃著香噴噴、熱騰騰的粥,那是壹幅多麽幸福的情景啊!
如今時過境遷,“臘八粥”已不再是孩子們垂涎的美食了。雖然現在臘八粥用的料已與以前大相徑庭,什麽桂圓、蓮子、枸杞、蜜餞等既營養又保健,十分講究,但我吃來卻總感到少了幾樣味道……
哦,當我在紛繁俗塵的生活中壹身疲憊時,我多麽想沐浴在母親那溫暖的目光裏再吃她做的壹碗“臘八粥”喲!
5.高壹臘八節喝粥作文400字
臘八節就要到了,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家鄉的臘八節。那是壹個很有意思的節日,家鄉有很多關於臘八節的習俗,讓我現在都還念念不忘。
在我的老家有壹句俗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因為進了臘月門,天氣也就真正的到了“數九寒天”了,所以,臘八這壹天,家家都要做粘米飯,“沾沾下巴”。
臘八節,在我國歷也算得上是悠久綿長了,各地的習俗不同,過法也就不同,飲食的差異也很大。但是,它的受重視程度可不比其他的傳統節日差。因為過了臘八,就離過年不遠,年味也就越來越濃了。
小的時候,過臘八這壹天,總能讓我們吃上壹碗又粘又香的黃米幹飯。每人再給那麽壹小勺白糖,吃得那個香啊!就覺得老過這樣的臘八多好。可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臘八吃粘米飯,其實是很奢侈的事情,糧店裏定量供應的糧食中沒有黃米。有的人家農村有親戚種的或者有什麽其它門道搞到的,否則,所謂的臘八飯,就只能用帶粘性的其它米來充當了。不管怎樣,人們對臘八的盼望值還是很高的,因為能吃上壹頓飽飯啊。
我開始懷念家鄉的臘八節,真希望可以回老家過臘八節,再吃上壹碗香香的粘米飯,那該有多愜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