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肉餌絲
扒肉餌絲是雲南省大理州巍山彜族回族自治縣壹道獨具特色的小吃,聽當地人說,扒肉餌絲之所以成為雲南的風味名小吃,不僅是它的味美,還有它的藥用功能,巍山扒肉餌絲溫中補氣、健脾健胃,還有美容的功效。
“扒肉餌絲”的關鍵在於扒肉的制作,選用新鮮的豬後腿、豬肘子和豬肚皮上的三線肉,放在炭火上慢慢燒烤,燒烤至肉皮已焦黃而肉卻不糊不爛。食用時將餌絲燙好,加上燉好的扒肉湯汁,放上蔥花、醬油、芝麻油等佐料。入口香氣四溢,令人食後不忘。
蒸餌絲
對於蒸餌絲,雲南人往往會說,就是曲靖的蒸餌絲好吃了,其它地方的不好吃。曲靖蒸餌絲軟軟的、糯糯的,還很有嚼勁。吃幾口蒸餌絲,喝口蔥花骨頭湯,那叫壹個爽呀。
蒸餌絲在民間還有壹個傳說呢,相傳明朝狀元楊慎(字升庵)被貶到雲南時,有壹年春節應朋友邀請來到曲靖,晚上喝酒盡興,未吃主食。第二天壹早饑腸轆轆,四處找食,朋友遂將餌塊切絲蒸熱,加上自制腌菜、韭菜等作料拌勻遞給狀元,楊狀元吃過之後贊曰“這碗餌塊絲幹香濃郁,有嚼頭,‘蒸’的好吃”!便連吃三碗。民間從此有“狀元吃餌絲,連吃三大碗”之說,蒸餌絲的做法也在坊間傳揚開來……
小鍋鹵餌絲
大多數昆明人青睞的小鍋鹵餌絲,佐料多多、做法講究,將餌絲、鮮肉、甜鹹醬油、酸腌菜等,放在小銅鍋裏慢慢煮透、收幹水份,不停地翻拌、炒制,在火上將味道鹵進每壹根餌絲裏,鮮香、微辣,味道濃厚,起鍋後加壹勺脆哨,這也是雲南人喜歡的重口味之壹。
經歷壹番功夫制作出來的小鍋鹵餌絲軟糯中帶著勁道,小孩子能吃,老爺爺也壹樣合口;餌絲的米香味混合在火腿香、肉末香、醬油鮮、韭菜嫩中,加幾粒甜甜的青豌豆添壹抹鮮明的綠,視覺、味覺壹次過癮。總是有這樣的美食,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延續著老味道,繼承著老傳統,回味著老昆明。
騰沖餌絲
尋根溯源,騰沖餌絲以城東近郊胡家灣所產最為馳名。其精制產品,擇料極嚴,工藝亦十分考究,其突出特點是柔軟而有"筋骨",久煮不糊,稍燙可食,口感細糯。
餌絲壹般有煮吃和炒吃兩種吃法。煮吃是將餌絲切成細絲,用滾水燙熟,加上鮮肉絲或火腿絲、肉湯或雞湯,佐以醬油、蔥花、香菜及少許酸菜即成。炒吃法是將餌絲與鮮肉片、雞蛋、香蕈、西紅柿、豌豆尖或小白菜及其它調料、熱油炒熟,吃到嘴裏,讓人回味無窮!
麗江餌絲
麗江餌絲雖然長得像米粉,但是它不叫米粉喔,它就是麗江的餌絲。麗江餌絲嫩滑爽口,吃起來與其它餌絲的軟糯香粘完全不同,有人曾贊譽它,是餌絲界的壹股清流呢!
炒餌絲
炒餌絲是雲南大街小巷都有的美食,炒法和炒面的方法差不多,但是又有餌絲濃厚的韻味,吃起來實在又有味。像這些炒餌絲炒面之類的東西,用鍋鏟似乎就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好的就是用筷子,或者熱情且有節奏地顛鍋。如果用的明火加之火大油旺,顛出幾下大火焰來,新東方後廚的即視感就出來了。
炒出來的餌絲油油的亮亮的,再配上綠綠的韭菜,咖啡色的腌菜,少到難以找尋的肉末與糯軟的餌絲融合在壹起,那股撲鼻的香味,直沖鼻腔,迫不及待地埋頭大吃幾口,才會慢慢品味它特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