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烘糕,四川成都著名的傳統小吃,始於清代。清道光廿三年,成都文廟街石室書院(現漢文翁石室,成都石室中學)旁壹位姓師的老漢從小孩辦“姑姑筵”中得到啟發,遂用雞蛋、發酵過的面粉加適量紅糖調勻,在平鍋上烘煎而成。因吃起來酥嫩爽口,口感特別好,遂成四川名點。
做法:
蛋烘糕(甜)
原料
(甜餡):精粉500克,雞蛋250克,白糖300克,紅糖50克,密瓜磚50克,橘餅50克,密櫻桃25克,密玫瑰20克,熟芝麻、熟花生仁、熟黑桃仁各50克,化豬油50克,酵母面50克,水、蘇打各適量。
制法
1、將面粉放入盆內,在面中放入用蛋液、白糖200克和紅糖化成的水,用手從壹個方向攪成稠糊狀,半小時後再放入酵母面與適量的蘇打粉。
2、將花生仁、芝麻、桃仁搟壓成面,與白糖和各種密餞(切成細顆粒)
拌和均勻,制作成甜餡。
3、將專用的烘糕鍋(或凸底銅鍋)放火上,待鍋熱後,將調好的面漿舀入鍋中,用蓋蓋上烘制。待面中間幹後,放入1克化豬油,再放入4克調制好的甜餡,最後用夾子將鍋中的糕的壹邊提起,將糕夾折成半圓形,再翻面烤成金黃色即成。
蛋烘糕(鹹)
用料
精粉500克,雞蛋250克,白糖300克,豬肥瘦肉250克,化豬油200克,榨菜200克,鹽、豆油、料酒,味精,胡椒面各適量。
制法
1、將肉切成細顆粒,榨菜洗後也切成細顆粒。將鍋燒熱,下肉炒散,下鹽、豆油、料酒,最後放入剁細的榨菜、味精,胡椒面,稍炒,起鍋制成鹹餡。
2、面漿與烘制方法與甜餡蛋烘糕相同。
現在除傳統的兩種餡料外,常用的內餡還有奶油、沙拉醬、果醬、肉松、芽菜、大頭菜等,可根據自己的口味搭配不同的餡料.
其他做法:
食材
主料
雞蛋1個、水70g、酵母1g、面粉70g
輔料
紅豆沙適量、白糖10g、鹽少許、紅糖7g
步驟
1.食材準備好:雞蛋1個,水70克,酵母1克,面粉70克,鹽少許,紅糖7克,白糖10克,紅豆沙適量。
2.將酵母用水溶化。
3.打入雞蛋,攪拌均勻。
4.倒入,糖,鹽,粉。
5.攪拌成均勻面糊。蓋上保鮮膜靜置1-2小時。
6.至面糊出現小氣泡。
7.平底鍋刷薄油。
8.舀壹勺面糊,在鍋底攤開。
9.中小火,烙至表面凝固成熟。
10.放入適量紅豆沙。
11.將餅皮鏟起,對折。
12.出鍋。
小貼士
1、面糊靜置醒發時間需根據氣溫實際情況酌情調整。
2、煎烙時火不宜太大也不宜小,太大易糊,太小不易成色。
3、餡料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隨意變化。
餡料制作方法:
制糕坯液
將面粉倒入陶盆內。紅糖用開水化成汁,濾去雜質,倒入面粉中。雞蛋打破,蛋液倒糖水中,勿粘幹面粉。然後用木棒攪拌均勻,再加蘇打(先用水調過),繼續攪拌成面糊狀,靜置.
制餡
去掉金鉤的雜質和蝦皮,用紹灑浸漬。豬肉剁細,用水豆粉上漿。豬板油在鍋中熬出油,去油渣,將豬肉倒入鍋中炒,放醬油續炒後,放金鉤炒轉,起鍋前放味精。
包餡烘烤
特制的直徑約12厘米、高約2厘米、有益的小圓銅鍋,置小烤爐上。用油刷蘸熟菜油少許塗銅鍋內,舀50克糕坯液入鍋中,桰:爐烘烤約30秒鐘,即將餡舀進糕的面上,蓋好蓋,再烘烤30余秒鐘即熟。取下,將糕對折成半圓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