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沿著新修的水泥大道走到饅頭山跟,再蹋著層層臺階氣喘籲籲的爬上長滿松樹和槐樹的大“饅頭”,站到“饅頭”頂上的廣場上。這時,我實在累得跑不動了,可爸爸卻讓我放風箏。媽媽也附和著說:“妳看,人家的風箏已經飛得老高了!”我擡頭壹看,果然人家的風箏已經飛上天了,就好像老鷹在藍天上翺翔,好吸引人啊!我連忙拉起我的花風箏的繩子就往前跑,爸爸舉著風箏放飛,媽媽在後邊追著喊“加油!”不大壹會兒,我們的風箏就飛上藍天了,比它們的風箏飛的還要高。我大聲叫著,特別高興,好像是我自己飛上了天空壹樣。這是我第壹次放風箏,沒想到放得這樣高。我想這肯定是洛南縣最高的風箏,因為饅頭山最高,我又是站在饅頭山頂上放風箏,能不最高嗎?
太陽快落山了,爸爸媽媽讓我回去,可是我不想回去。我想用永遠保持這樣的高度,這樣的高水平。但最後我還是跟著爸爸媽媽回去了,因為我知道
2. 我愛家鄉的饅頭山300字作文我的家鄉在分水,那兒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真可稱得上是世外桃源,美不勝收。
家鄉的山不僅形態各異,還各具特色 。妳看,那座山多麽像壹只引吭高歌的大公雞,伸著脖子,翹著五顏六色的羽毛,好似正在“喔,喔,喔……”的叫著呢!那細長的“鞭子,”高大的“千裏馬,”威武的“騎士,”真好像壹幅逼真圖像鑲嵌在那座山上。
那“騎士”揮舞著“鞭子”,口中還不時地叫著:“駕,駕,駕……”這些“雕刻師”把山雕刻成美麗的圖案。每當清晨的時候,薄霧籠罩著高山,壹眼望去,白茫茫的壹片,隱隱約約看見幾座高山,巍然屹立在那兒,就像壹位美若天仙的公主正穿著壹件百色的禮服趕著去參加舞會呢!啊!家鄉的高山,妳是我們的驕傲,我為妳自豪。
3. 我愛家鄉的饅頭山300字作文
我的家鄉在分水,那兒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真可稱得上是世外桃源,美不勝收。
家鄉的山不僅形態各異,還各具特色 。
妳看,那座山多麽像壹只引吭高歌的大公雞,伸著脖子,翹著五顏六色的羽毛,好似正在“喔,喔,喔……”的叫著呢!那細長的“鞭子,”高大的“千裏馬,”威武的“騎士,”真好像壹幅逼真圖像鑲嵌在那座山上。那“騎士”揮舞著“鞭子”,口中還不時地叫著:“駕,駕,駕……”這些“雕刻師”把山雕刻成美麗的圖案。
每當清晨的時候,薄霧籠罩著高山,壹眼望去,白茫茫的壹片,隱隱約約看見幾座高山,巍然屹立在那兒,就像壹位美若天仙的公主正穿著壹件百色的禮服趕著去參加舞會呢!
啊!家鄉的高山,妳是我們的驕傲,我為妳自豪!
4. 洛南美麗的饅頭山壹千字的作文我的家鄉在大興安嶺的山腳下 ,是壹個小鎮 。 那裏群山起伏 。在西北部有壹座光禿禿的山 , 叫做饅頭山。
春天 ,冰雪融化了 ,小草露出尖尖的小腦袋, 饅頭山好像長出了綠色的秀發 ,有些不怕冷的小花也開了 ,和小草在此比美哪!
夏天 ,小草越來越高 , 小花也越來越多, 越來越漂亮, 紅的 、白的 、紫的、粉紅的 、藍的、黃的…… 她們爭著比美它們漂亮極了 。饅頭山穿上了五顏六色的衣服 。
秋天, 饅頭山脫去了綠色的衣服, 換上了黃色的軍裝。 小草枯萎, 有的躺在地上 、有的彎下了腰 ,好象是跟小朋友說:“ 我累了 ,我睡覺了 ,妳們別傷心, 還記得壹首詩嗎? ‘離離原上草, 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明年春天我們再會。”
冬天 ,壹場壹場雪, 把饅頭山遮住了, 遠遠望去那饅頭山真是向個白饅頭 。
饅頭山啊饅頭山妳可真又美妙又奇妙 !
饅頭山 相關內容:
5. 關於活動爬饅頭山的小學四年級作文400字在世界上樹木最多的地方是饅頭山,饅頭山形狀呈現半圓形,從遠遠望去就像是壹個饅頭,所以饅頭山因此得名。不要以為饅頭山名字很土就沒有去遊玩,那妳就是大錯特錯了,而現實恰恰與妳想的相反,饅頭山不僅樹木茂盛多,而且就算鬧幹旱,饅頭山也壹樣樹木茂盛,而且人們反而去饅頭山挖水喝。
饅頭山每天的遊客有8563萬人,饅頭山之所以這麽受歡迎因為他有壹個神奇而又古老的故事。
有壹年,饅頭山下了壹場大雨所有的植物都在拼命地吸取甘露,十分開心,只有最年老的樹爺爺在歡快的吸取了甘甜的雨露之後,卻在儲存雨水,周圍年輕氣盛的樹木們可看不下去了,便異口同聲的說:“樹爺爺,妳在幹嘛難道還怕沒水嘛?我們饅頭山每7天下壹次雨,就算夏天來臨也是10天下壹次雨,妳不用擔心。”“萬事俱備,總比沒有好吧!”樹爺爺耐心地說。周圍的樹木們,仍然沒聽進去,還是肆無忌憚的吸取著雨水。
有壹次,饅頭山已經3個月沒下雨了,所有樹木都不停地掉葉子,只有樹爺爺是越長越茂盛,所有的樹木都很好奇於是都去問樹爺爺:“樹爺爺,現在鬧幹旱所有的樹木都掉葉子為什麽就妳還越長越茂盛?”“上壹次我叫妳們儲水,妳們不是都不聽嗎?現在鬧幹旱妳們都沒水喝了,活該。不過以後都得儲水哦!!不過念在妳們是初犯,我這還有壹點水,妳們努力把樹根伸到我腳下吧,我這還有壹點點水了。妳們得省著點喝哦!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啊!
”大家每天喝壹點,這次幹旱終於結束了,長達了5個月,這次下了壹場大雨樹木們喝飽後,都學著樹爺爺儲水。所以饅頭山才會那麽受歡迎,所以人要為以後著想哦
6. 饅頭山的秋天作文我的家鄉在大興安嶺的山腳下,是壹個小鎮。
那裏群山起伏。在西北部有壹座光禿禿的山,叫做饅頭山。
春天,冰雪融化了,小草露出尖尖的小腦袋,饅頭山好像長出了綠色的秀發,有些不怕冷的小花也開了,和小草在此比美哪!夏天,小草越來越高,小花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漂亮,紅的、白的、紫的、粉紅的、藍的、黃的……她們爭著比美它們漂亮極了。饅頭山穿上了五顏六色的衣服。
秋天,饅頭山脫去了綠色的衣服,換上了黃色的軍裝。小草枯萎,有的躺在地上、有的彎下了腰,好象是跟小朋友說:“我累了,我睡覺了,妳們別傷心,還記得壹首詩嗎?‘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明年春天我們再會。”
冬天,壹場壹場雪,把饅頭山遮住了,遠遠望去那饅頭山真是向個白饅頭。饅頭山啊饅頭山妳可真又美妙又奇妙。
7. 作文四年級上冊迷人的饅頭山壹大早忙完了家務,裝好旅遊年票,內心對故鄉的戀戀不舍,也明白在今後的日子裏會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機會回來走走看看; 離開故鄉的當天早上還美滋滋的爬了壹趟饅頭山,心裏明白這次此次回故鄉的最後壹次爬山,那肯定要天天都上饅頭山;看到湖面,又讓我聯想到我的戀人柔情似水的媚態。
我還在進壹步幻想,假如也來個山湖組合,把這未央湖的壹半饋贈給我故鄉的饅頭山,但走進未央湖,從那湖面吹來的清風,卻帶來了壹陣陣的涼意,似乎就是跳進了火爐。面對著碧波蕩漾的湖面,看著那搖搖曳曳嫵嫵媚媚柳絲,我的心情頓時靜了個徹底。
沿著樹蔭大步向前行進; ?,那山因為有了這壹汪湖水會更加迷人。同樣,把我故鄉的饅頭山切去壹半回贈給未央湖,這湖因為有了壹壁山峰。
葉落歸根,重歸故鄉的懷抱,已經不是夢了。整整20天沒見未央湖了,我與未央湖已經成為壹對難舍難分的戀人。
看著柳絲。?,帶著手機,又走進未央湖,回到西安有未央湖陪伴著我盡情遐想。
多少篇文章就是行進在她們的懷抱裏釀成的,多少次的靈感都是它們激發的。壹山壹湖; ?,與這波瀾的湖面形成壹個扣人心弦的美。
這個湖我不知道走了多少次,閉著眼睛也能熟悉這裏的路徑。人與自然也會產生感情。
?,同樣是那麽的親近和親切。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回到西安,汗水淋漓,光著膀子也難以涼爽下來。
沖壹陣澡。而我西安家門口的這個未央湖,走近她,偌大的壹個遊樂園,怎麽只有我壹個人,都是性情中人。
我很榮幸,管上壹兩個時辰。水不在深,有龍則成。
我的故鄉饅頭山確確實實不夠偉岸高大,我很幸福。回到故鄉有饅頭山陪伴著我放飛夢想 ?,將更顯靈氣; ?。
站在饅頭山頂眺望著莽嶺群山。遠方傳來優美的歌聲,壹湖壹山,讓我享受著山水的秀美和靈動。
讓我這個老頑童瘋狂的沒了形。再過三十年,也許會讓我的孫兒攙扶著他的爺爺走上饅頭山,讓我會想象著那是我心中情侶的秀發在飄逸。
這些年來,每每回到故鄉,甚至是較長時間的住下來。而在西安,又少不了天天走進未央湖。
這壹山壹湖,早就成了我生命中的兩大精神伴侶。 ?,追尋我的足跡與心痕;盡管西安是高溫天氣,但它因為擁有了造字的倉聖而威名; 愛山戀水者,水也不深,但它坐落在古城西安的龍首村以北,自然也有著龍的威嚴,讓我能感受到它的魅力,走進未央湖 展開。
8. 蘆芽山作文300字在山西的寧武縣有壹個美麗的蘆芽山,因為長得像蘆芽而得名,大概有兩千多米高,就像是壹個巨人的手伸向雲層。
今天,我和姐姐壹起來到了蘆芽山,準備爬上山去。站在蘆芽山的山腳上往上看,感覺山真的是非常的高,在山的中間是壹個石頭鋪成的臺階,兩邊是鐵鏈,壹直通向山頂,看著都是那麽的讓人害怕。
我和姐姐壹邊踏著臺階往上走壹邊扶著旁邊的臺階,走的很小心。有時候會停下來歇壹歇,看看眼前的風景或者眺望壹下遠方的山峰和白霧。偶爾也能看到壹些正在流淌的溪水。繼續往前走,我們看到的許多美麗的花朵,碧綠的小草和壹些山間的小動物等等。
終於費盡千辛萬苦,我們終於到達了山頂,看著周圍的已經有好多人來到了山頂山,我覺得驕傲極了。山頂上的樹木更加的茂密,看上去就像是墨綠色的,有些地方還有紅色葉子和青色的葉子,真是太美了!
之後我們在山頂上玩了好壹會兒,才下山回家了。
9. 我喜歡的風景,寧武天池作文暑假,爸爸帶我去天池玩,這是我期待已久的。終於到了這壹時刻。
在去天池的路上,我壹路欣賞著盛夏的美景,心早已飛到想象的天池了。
到天池門口,啊!人山人海,花了近壹個小時的時間才買上上山的票。坐上區間車,導遊給我們講了很多有趣的東西,比如峭壁深淵、化石山等,它們的傳說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像。
到了山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四面的大山合抱,懷中壹個大水池,那就是所謂的天池了。漫山遍野的松樹翠綠無染,樹上有許多松果,摘壹個嘗了嘗,味道很好。放眼望去壹片大大的湖水,水的顏色五彩斑斕,像塊翡翠。往左走,拐個彎,就是飛龍瀑布,當我看到它時,就想起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壹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用在這裏最適合了,看著瀑布落下的地方。我發現了壹個問題,為什麽水到壹個地方就變成綠的了?往前延伸,又恢復成無色呢?我問爸爸,爸爸說:“水裏有許多水藻,再加上樹對光的反射,自然就成了綠色的了”。
轉了壹大圈,發現天池風景區,它以天池為中心,有森林、草原、雪山、人建景物等形成別具壹格的風景。它北面是石門,南是雪線,西到馬牙山,東至大東溝。站到高處,舉目遠望,壹片綠色的海浪,此起彼伏。美不勝收。
我們在天池玩了很久,還有諸如石門,石峽,西小天池、東小天池、燈桿山、定海神針等景點,我們還沒來得及觀賞遊玩,天色已晚,我戀戀不舍的跟著大人下山了。
回家的路上那綠色的海浪,蒼松翠柏,怪石嶙峋,煙霧繚繞;環山綠草如茵,還有千年冰峰,整個湖光山色,還在我腦海中縈繞。
10. 介紹蘆草溝的作文100字縣情概況 寧武縣是中國山西省忻州市所轄的壹個縣。
寧武縣總面積為1966平方公裏,2003年人口為16萬人。寧武位於山西省北中部,東經111°50′-120°40′,北緯38°31′-39°8′之間。
境北以內長城為邊,與朔州相鄰;西北以黃花嶺為界,與神池縣接壤;西南以荷葉坪山、蘆芽山為屏,與五寨、岢嵐相望;南部與靜樂縣相銜;東南以雲中山與忻州分界;東部與原平市連通。縣境南北長約105km,東西寬約45km,總面積1987.7平方公裏。
城南距太原180km,北達大同180km。由於古寧武城酷似壹只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又稱“鳳凰城”。
*** 駐鳳凰鎮。郵編:036700。
行政區劃代碼:140925。區號:0350。
人口民族2003年總人口16萬人。 2000年,寧武縣轄4鎮18鄉,總人口152938人,各鄉鎮人口:鳳凰鎮44843人,陽方口鎮19442人,東寨鎮14951人,石家莊鎮4214人,盤道梁鄉1556人,薛家窪鄉2664人,下白泉鄉2371人,余莊鄉4628人,東莊鄉2898人,叠臺寺鄉4144人,春景窪鄉1519人,涔山鄉2830人,大廟鄉929人,前馬侖鄉1060人,化北屯鄉8013人,寧化鄉4581人,西馬坊鄉8689人,新堡鄉6600人,懷道鄉6196人,圪廖鄉3307人,東馬坊鄉5776人,輝順淘鄉1727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自然地理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按1959年山西省氣象局氣候區劃,屬高山嚴寒區和寒冷幹燥區。特別是:氣候寒冷,多大風,冬季漫長,無霜期短,山區雨多,其它地區雨量偏少,溫度差別大,雨量高度集中於7月和8月。
氣溫、降水有明顯的垂直分布,光照時間在各地,以及壹地的向陽坡和背陰坡有很大差異。 年平均氣溫6.2℃,極端最低氣溫-27℃,7月平均20.1℃,1月平均-9.9℃,年較差為30.0℃。
無霜期120至130天。日照總時數平均為2835時,日照百分率67%,年平均太陽總輻射142.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為2-6℃。
平均降水量470-770mm,山區降水較多,在600mm以上。各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為:春季13%,夏季65%,秋季20%,冬季2%。
在歷年記錄中,降水年際變化十分明顯。最多年降水量710.5mm(1959年),最少為226.1mm(1965年),壹日最大降水量100mm。
地勢高峻,山嶺縱橫,壹般海拔在2000m左右。東部有雲中山,以土石山為主,主要山峰有大石人梁、雞關山和老龍庵等。
以大石人梁為最高,海拔2428m。西部由管涔山、蘆芽山組成,諸山層巒疊嶂,峻峭壁立、密林叢生。
西南部為呂梁山,北部為洪濤山,東北部為禪房山。從縣東北境的盤道梁起,至西南境的石家莊鎮止,***有大小峰巒99座,最低山峰分列縣之南北兩端,最低海拔是陽方口河西村1260m,境內平均海拔2000m。
縣內山峰以分水嶺為界,分列於南北兩境。全縣山勢呈東北西南走向,地形總貌山西向東傾斜;由中部高峰,向南北兩翼下滑。
山地占總面積95%,為1888.32平方公裏。海拔在2000m以上者,有49座,占山峰總數的54%。
其中: 管涔山是陰山余脈,古稱晉山之祖。主峰荷葉坪山位於寧武、五寨、岢嵐三縣交界處,在西馬坊鄉南,海拔2787米,是寧武全境的最高點。
但頂部寬闊平夷,豐饒的高山草甸,自古以來是理想的天然牧 蘆芽山海拔2736m。坐落於縣西南與五寨接壤,山中有四紀冰川遺留的萬年冰洞。
還有神秘的高山天池群,碧波錦鱗。 禪房山坐落在縣東北部的薛家窪鄉賈家窯村,海拔2106.01米,山體敦實。
寧武境內河流分屬汾河、桑幹河兩大水系,主要有三條河流:汾河為第壹大河,源於縣內東寨鎮西北約壹公裏處管涔山腳下,水出峭壁,從石鑿“龍口”中流出,龍門上古人石刻“汾源靈沼”四字,即汾河正源。大廟鄉樓底村後背,距“汾源靈沼”24公裏之汾河溝,也是汾河之源。
汾河流域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3/4,為1649平方公裏。 汾源海拔1602米,出口流量為0.2立方米/秒。
從北向南、流經東寨、三馬營、宮家莊、二馬營、頭馬營、化北屯、山寨、北屯、蒯屯關、寧化、壩門口、南屯、子方廟、十裏橋、用湖屯、石家莊、陽方、定河、潘家灣,入靜樂縣境。 洪河原無名,1964年全縣統壹規劃,將懷道、圪瘳兩溝匯合而成的主流取此名。
源於東莊鄉三張莊村東溝,系汾河壹級支流,全長38公裏,為第二大河。流域面積504平方公裏,占境內汾河流域面積的31%。
恢河是寧武第三大河,為桑幹河上遊。源於余莊鄉分水嶺腳下,境內長32公裏。
流域面積301平方公裏,平均縱坡1%。平均清水流量0.1立方米/秒。
夏秋河水較大,枯水期常呈斷流。1959年於陽方口橋處實測,河寬180米,平均水深0.81米,洪峰流量500立方米/秒。
從西南向東北,流經余莊、苗莊、壩上、楊莊、城關、大河堡、馬家灣、石湖河、麻峪寨、石嘴子、陽方、河西。至陽方口鎮入朔縣境,向北流經大同盆地,入官廳水庫。
名勝古跡縣內名勝古跡頗多,較著名的有寧武關、天池、玄池、明代古樓等。寧武關與偏頭關、雁門關、平型關遙相呼應,古有樓煩重鎮之稱,壹向為兵家必爭之地。
名優特產土特產有地毯、黃芪等。最著名的礦藏資源有侏羅紀煤、焦炭、鋁土、優質木材落葉松,珍貴的食用菌鋁盤蘑菇、松口蘑、營養豐富的蕨菜和遠銷國外的名優產品鳳凰牌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