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乳鴿、脆皮乳鴿等乳鴿菜式都是來中山必嘗菜肴。二、蕉蕾粥蕉蕾粥是中山的傳統小吃,將芭蕉的花蕾剝去外殼,再去掉花蕊,中間部分切碎泡鹽水去掉澀味,再飛水,和雞絲或者魚肉茸壹起煮粥,味道鮮美,葷素搭配,還有消食開胃的功效。
三、崖口雲吞雖然說廣東壹帶都有雲吞,但是中山南朗鎮的崖口雲吞依然有他獨特的位置,在中山和港澳壹帶都很有名氣。
崖口雲吞具有皮薄餡嫩的特點,以蝦糠熬湯底,雲吞只只清透分明,湯底清爽而且非常鮮美。
吃雲吞的時候,壹定要湯和雲吞壹起吃才最好味。
最正宗的崖口餛飩是在崖口村譚氏大祠堂旁邊壹家不起眼的小店裏,不過其他地方也有賣類似的餛飩,也可以壹試。
四、粵式早茶在廣東,人們有喝早茶的習慣,早茶主要由中式點心和茶水構成。
配茶的點心除廣東人愛吃的幹蒸、馬蹄糕、糯米雞等外,還有著名的早茶四件套幹蒸燒賣、水晶蝦餃、鮑汁鳳爪、豉汁排骨。
五、蘆兜粽中山郊野長有很多蘆兜,所以擅長就地取材的中山人端午時節,就用大大的蘆兜葉包粽子。
中山的蘆兜粽形狀特別,通常和手臂壹樣粗,呈圓棒形,口味有甜、鹹兩種,味道清香。
因為上過舌尖,所以蘆兜粽也出了名,成為很多來中山的遊客壹定要嘗試的壹道美味。
六、脆肉鯇中山的東升鎮是著名的“脆肉鯇之鄉”,鯇魚其實就草魚,脆肉鯇是壹種特殊方式養殖的鯇魚,這裏的鯇魚吃蠶豆長大,肉質非常的緊實爽脆,味道清鮮可口,久煮不爛,在海外很多地區也很有名氣。
七、中山杏仁餅因其外形似杏仁,故稱。
原屬家庭自作自食,以後仿制成為商品,外形改為圓形小餅。
已有70余年歷史。餅身松脆,餅心香甜,肥而不膩,入口融化,風味獨到。
中山特產杏仁餅是壹種綠豆餅。它是由90多年歷史的咀香園餅家首創,最初的杏仁餅是選用綠豆磨成粉,再制成杏仁狀的餅,在餅中間夾壹塊糖腌豬肉,經烘烤後制成綠豆餅。
杏仁餅也以它的形狀而得名,現在經由改良,己變成圓餅狀。
中山菜屬粵菜中的廣州菜系,以精細、選料廣博,而且特色小食品種繁多,層出不窮,地方飲食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
既然地方飲食文化濃郁,那麽最近最熱門的美食
第壹名就是——小欖菊花肉!
首先,小欖的菊花展在珠江三角洲乃至整個廣東來說都是歷史悠久最負盛名的,每年的這個時候,四面八方的人都會來小欖賞菊展,品菊花衍生出來的各類美食,其中,小欖菊花肉最為熱門!
菊花肉是選用小欖名菊的花瓣,趁鮮加工至半幹,然後選用優質肥豬肉,經細致加工後將膩質去掉,再用糖腌制成“水晶肉”,故能清甜可口,爽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