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日本引以為豪的匠人精神正在死亡。
最近,日本汽車巨頭日產召回了120萬輛汽車,因為旗下5家工廠的組裝線質檢員沒有相應資格。緊接著,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制鋼承認他們篡改部分鋁、銅制品出廠數據,冒充達標產品出售的行為已經持續了十余年之久,其產品直接波及了500家企業,遍布汽車、飛機、高鐵、潛艇?僅汽車業就有雷克薩斯、英菲尼迪,通用、福特等老牌中招。
再加上之前的安全氣囊不達標、油耗測評造假、汙染檢測造假?幾年間類似事件頻發,可以斷定的是:日本對造假、殘次的零容忍已成為過去,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大道如浮雲,隨風各自散”。
就像白巖松《巖松看日本》所說:“中國人常說‘差不多就行了’,而日本人是差壹點都不行。”可19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數十年的經濟蕭條困擾,太多企業為了消滅經營赤字,“恥感文化”向商業現實妥協,於是,它們的匠人精神走向死亡。
反觀中國,經濟蓬勃,人均年收入超7000美元,壹線城市更超過10萬元,大眾消費升級,國民的自我意識提升,互聯網帶動商業突飛猛進,給了匠人精神崛起的“沃土”。比如,匠心獨具的茶、酒、瓷、家具、鞋服、美食,它們代表新審美、新價值觀的契合,是新技藝、新生產力的代表。
“而更重要的是,在生活碎片化、流量碎片化的時代,如何讓有匠心的商家連接到對應的用戶,形成新連接。”騰訊社交廣告副總經理郭駿弦這樣說道。畢竟,讓卯榫高手找到中式家具的忠粉;讓炒鍋匠人找到熱愛烹飪的老饕;讓棉麻設計師找到“森女系”達人?匠人們才能貨賣要家、安身立命。
這樣,他們拿到消費者“愛的供養”,商業上可持續發展,如此,中國的匠人精神就能不斷發揚光大,順勢崛起,從而逆襲日本,成為東亞新制造的典範。
壹句話:匠心不在壹時,成勢必見人心。
匠心等待引爆
日本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曾說:“真正的匠人精神,需要對作品有超越時間的愛。”其實,這有情懷、有溫度、有人格的匠心,在中國自古不缺,它只是需要新的引爆。
要知道,早在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管仲就將國民分為士、農、工、商四大集團,其中,“工”就是工匠。此後,國民戶籍造冊,還專門有“匠籍”,所以,才有《<孟浩然集>序》裏的:“文不按古,匠心獨妙”。直到明朝,這壹切才逐漸消失。
按財經作家吳曉波“新匠人大會”上所說:如今的中國特別像1920年代的美國和1970年代的日本。那時的美國工業蓬勃,大眾收入飆升,不必再模仿英國的紳士範;後來的日本電子業突飛猛進,民眾收入大漲,也不必再學習美國的土豪風;如今,中國互聯網發達,實體經濟升級,人民的收入高漲,也必然重新定義自己的生活風尚。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極具匠心精神的商家就有了沃土,中國的三宅壹生、無印良品必然由此崛起,可問題是,如何引爆這壹切。
按照《引爆點》提煉的三個條件,匠心的引爆需要“個別標桿法則、附著力因素和環境威力法則”。如今,環境威力不缺,就看如何用有效的附著力因素,激發出個別標桿,示範效應下,引爆整個市場。
“因此就必須講好故事,用好互聯網,扁平化地縮短從貨到人的距離。”郭駿弦這樣解釋道,例如之前,騰訊社交廣告曾幫助“媽媽制造”項目進行營銷推廣,讓“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脫穎而出。借助騰訊社交廣告的數據、技術和平臺能力,“媽媽制造”的精美產品被推薦給熱愛手工藝小商品的人群,讓他們動心地看、動人地想,動手去買,順利讓民族匠心產品進入商業發展的正循環。由此,延續匠人精神、構建匠人品牌,傳承匠人技藝。
的確,只要能在概念上啟迪匠人,讓他們意識到,再小的匠心都能發出自己的聲音,方法得當,就能觸達相應的人群,飛鳥化鳳,遊魚成龍。如此,附著力因素做好,個別標桿做強,剩下的,匠人負責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彪悍的賦能,炸裂的表現
“某個世界即將消失時,另壹個世界也在誕生,而我就在那個新的世界看到了屬於我的機會,然後及時抓住了它。”奢侈品牌香奈兒(Chanel)創始人可可_香奈兒這樣總結自己的成功。其實,更重要的是,她當時有劇作家蕭伯納等壹眾大V和多家報紙的力頂,這才從巴黎小禮帽店主變身“世界流行界的掌門人”。沒錯,中國的匠人們也需要類似的賦能,才能將匠人精神光大,有炸裂的表現。
不像過去少數媒體當道,如今,互聯網普及,口碑營銷、社區聚合、病毒傳播無不依靠它獲得最大效果。但匠人們往往更專註於產品、技藝,對精準傳播自己的品牌故事、產品聲音,往往並不擅長,無疑,他們需要互聯網內行的“神助攻”。
另壹方面,壹批中小微商家,忘卻了曾經的匠心。壹心只想糾集流量、沖擊銷量,出賣低層次、低品質的秋衣、秋褲、襪子等產品,罔顧新中產崛起和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他們急需重拾匠心,放棄“流量運營”的套路,開啟“用戶運營”的新路,這也少不了互聯網平臺的指引。
所以,壹切必須從懵懂和粗放的流量經濟,轉向基於數據的精準營銷,其中的敏捷、高效,重塑、重構,重在工具、手段的賦能,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由此,讓匠心精神找到數字化生存的兩個核心:品牌及產品的定義,明確“定位理論”三要素:妳是什麽,有何不同,何以見得,從而占領用戶、潛在用戶的心智思維。
為此,騰訊社交廣告不僅發起1000萬元“匠心守護基金”,還開放了騰訊社交廣告的營銷推廣資源,協助匠人,激發商家匠心,完善其用戶的大數據“畫像”,明確有爆點的故事;與此同時,還針對不同領域的用戶特征,給予多樣化的推廣形式,比如手機QQ瀏覽器可以在每天數億人打開的“天氣”下,有針對地推薦其服飾、保養品;同時,提供網上商城的模板,反饋銷售細節,幫助他們改進銷售決策、產品定價、品類分布?如此,匠心故事能爆破,匠心產品變爆款。
針對小而美的匠人品牌和直營電商,騰訊社交廣告還打造了“匠心營銷解決方案”,通過騰訊的數據、技術和平臺能力,加上H5楓葉建站系統、小程序電商以及公眾號運營等形式,幫助匠人們打通“從心到腦到手”的營銷過程,讓匠人從洞察用戶開始,用恰當的方式講好故事,找準轉化的節點,打通完整的轉化鏈路。
有這樣的賦能基礎,商業上成功,有匠心精神的玩家,立身、立命,被激發出匠心的商家,立信、立格局,大家壹起成為新舊世界之間“裂變的加速器”,改變世界。
真不必迷信,放眼未來,中國匠人精神的產品、品牌,必將在互聯網時代彎道超車,它們就像《素書》裏所說:“得機而動,能成絕代之功。”
沒錯,未來已來,只是尚未流行,時間不欺人,讓咱們拭目以待。
——————————————
作者:小郝子/ 10年傳媒經歷,前商業雜誌資深記者,壹只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思考喵?互聯網的幸福就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