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蒂永戰役的戰鬥經過是怎樣的
卡斯蒂永戰役Battle of Castillon(1453.7.17) 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Years′War)中的最後壹次戰役。施魯斯伯裏伯爵約翰·塔爾博特(John Talbot,Earl of Shrewsbury)率領壹支英國軍隊前去解救被圍的卡斯蒂永。
爭奪加斯科涅
繼1450年光復了諾曼底之後,查理七世於1451年授權他的陸軍中將——迪努瓦伯爵(此人曾負責1429年的奧爾良守城戰,後來得到聖女貞德的援兵,迫使英軍放棄圍城)率領壹支大軍前往攻打吉埃內。加斯科涅人長期以來和英格蘭***戴壹主,英國人很大程度也僅僅依賴這種基於個人聯盟的忠誠才得以在維持地區防務以抵禦法王的進攻。由於在這壹地區在這壹地區只部署了少量駐軍加之法軍使用堡壘戰術使北方的局勢發生戲劇性的變化,親英的加斯科涅人不斷減少,並已無法繼續抵禦王家軍隊的強大軍事壓力。吉埃內迅速陷落。
這場光復戰役以法軍於1451年攻克采邑首府波爾多告終。由於不滿法國人的新體制,特別是獲利頗豐的對英貿易受到限制,波爾多的富於商人氣質的領導人派出壹支代表團到倫敦說服英王亨利六世派出援軍。久經沙場的老將——早已賦閑的70多歲的——約翰·塔爾伯特(曾參加亨利五世的遠征軍征討法國,阿金庫爾戰役中立身揚名,後在帕提戰役時被農家女貞德中途攔截並擊敗被俘,視為壹身中的奇恥大辱)被任命為這支3000人的遠征軍的統領,於1452年10月17日在波爾多登陸波爾多的市民馬上向塔爾伯特敞開了城門,驚慌失措的法國守備隊被驅逐出去。很快,許多吉埃內市鎮相繼重新宣誓效忠英王。查理七世1451年取得的成果前功盡棄。
法國人在戰略上大大得判斷失誤,他們以為英國人的遠征軍是派往諾曼底的。直到1453年仲夏查理七世才集結了壹支部隊前往收復吉埃內。法軍從東北,正東,東南分三路進擊,在吉埃內西郊會師,查理七世在率領後備隊殿後。塔爾伯特的兒子裏叟(Lisle)的領主率領援軍趕到波爾多,使英軍在人數上倍增到6千。壹如往常加斯科涅人的忠誠使英軍仍有可能集結壹支更大的部隊以抵禦任何來犯的王家軍隊。孤軍深入的法軍因而加倍小心。
法軍圍點打援
法軍開始圍攻多隆河畔的卡斯蒂永城。法軍的統帥不止壹位,但實際上的總帥是德高望重的讓·德·布魯瓦老爺,他是壹個不列塔尼人,佩裏高爾的伯爵兼利摩日的子爵,同時也是龐蒂埃弗的伯爵。其他統領如讓·德·布約以及雅克·德·香巴尼在之後的故事裏還將提到。然而,最重要的領導人是著名的攻城工程師——讓·布赫兄弟(帝國時代2的百年戰爭任務版最後壹關中口出豪言的約翰布赫即是此君)——同時也是彈道專家(當時他們並沒有工程師的頭銜,而且此後這壹榮譽也從未被布赫家族享有), 加斯帕爾這位當時實際上的“工程師”指揮了攻城行動。
貴族指揮官們按照他們的專長指揮重騎兵此次戰役的顯著特點是法軍圍城隊由混合部隊組成。布赫兄弟參加了1451年的圍城戰因而熟悉這壹地區。這就解釋了為何壹支僅700人的法軍工程隊能在短時間內在多隆河的支流利多爾河的故道上開鑿了壹條設防的野戰壕。 法軍陣列的不規則參數長期以來困惑著歷史學家。.另壹顯著的特點是法軍的構成。文獻說明有300門甚至更多的加農炮和射石炮隨軍機動。雖然不能確定那些大炮和火繩槍是否故障頻出,但是毫無疑問火繩槍在武器中占據了很大比重,他們可能是由熱那亞傭兵吉裏包特監制的。法軍的營帳簡直可以說是個大炮停車場。
步兵人數在6000左右,有些材料估算為9000人。1000名騎兵由法王的附庸不列塔尼公爵提供,駐紮在大營以北1.5公裏處。法軍不合常理的布陣是否是因為蜿蜒的幹涸河床造成,或是為了是火槍手獲得最佳的射擊效果,這些都不得而知。營帳處於卡斯蒂永城的炮火射程之外,而且攻城方也沒有試圖建立更近的戰壕。幾乎可以肯定,布赫準備圍點打援而非強攻。千余名法軍弓箭手在熱尚·盧沃的統領下部署於卡斯蒂永以北的聖洛朗的前哨要沖,這裏是來自波爾多的援軍的必經之地。雖然塔爾伯特更希望等待法軍開近波爾多,但是出於榮譽和勇氣的考慮,他仍被說服去救援卡斯蒂永城。
塔爾伯特於7月16日出城,他率領著壹支裝備精良的騎兵,跟隨其後的是數量眾多的步軍和炮隊。他在波爾多的總兵力不下6千人,算上在最後時刻加入的忠誠的加斯科涅人大約有9千人。塔爾伯特於日落時到達利博涅,他的馬軍包括500名軍士和800人的馬上弓箭手繼續夜行,穿過聖埃米利昂。截止17日黎明盎格魯-加斯科涅聯軍的先頭部隊到達距聖洛朗咫尺之遙的樹林。塔爾伯特軍突襲了法軍弓箭手,殲滅了壹部份,其余的弓箭手在逃往法軍大營時遭到截擊。經過長達30公裏的強行軍後,塔爾伯特及時地讓部隊停下修整。壹部份英軍尾隨潰退的法軍弓箭手壹直追到法軍大營。 當塔爾伯特的部眾休息和造飯時,法軍從卡斯蒂永撤退的消息傳來。
目擊者說法軍的戰馬和推車正在駛離營地。塔爾伯特意識到機會來了,痛擊撤退中的法軍,這個想法實在是太誘人了。塔爾伯特決定立即發動進攻。雖然聯軍步兵尚未全部到達,但是戰機稍縱即逝,不容等待。
英法決戰城下,塔爾伯特的騎兵涉過法軍大營以西600碼的利多爾河。盎格魯-加斯科涅聯軍並沒有從西面直接與法軍接戰,而是企圖迂回到營壘南面更長的堤岸軸線上展開隊伍發動進攻。當他接近法國人時,老謀深算的塔爾伯特可能已經意識到他錯誤判斷了戰場形勢。但塔爾伯特萬萬沒有想到他正在自掘墳墓,幾乎是正面走向火槍手的齊射
法國人正在靜待他步入射程。塔爾伯特指揮部隊下馬作戰,而他自己仍安坐在他的白色座騎上。隨著壹聲吶喊:“塔爾伯特和聖喬治”。
盎格魯-加斯科涅人發起了沖鋒,那些在槍林彈雨中幸存的人們越過壕溝攀上木墻。托馬斯·埃弗林根成功得把他的戰旗插上了城墻,這也是他壹生中最大的榮光。
攻城方壹次次的攀上城頭,而法國的加農炮和射擊孔裏伸出的火繩槍又用齊射壹次次得把進攻者趕下去,進攻者橫屍城下傷者更是不計其數。交戰雙方在某幾處城墻甚至展開了肉搏戰。雖然在總數量上占絕對優勢,但英軍的後續部隊只是像撒胡椒面壹樣投入戰鬥,最終到達戰場的可能接近4000人,即使這樣,其兵力不夠攻陷早有準備的法國守軍。
塔爾伯特的炮隊則從來沒有準時到達過。盎格魯-加斯科涅人在法軍的炮火下只有埃打的份。他們堅持戰鬥了1個小時,直到日近中午。就在這個當口,不列塔尼騎兵趕到,沖擊了英軍的側翼,這天早些時候撤離的法軍弓箭手則重新組織起來從營墻後沖出,占據有利位置射殺潰逃的英軍。
慌不擇路的潰兵涉過多隆河的羅贊河峽,逃往河心小洲尋找避難所。此時,塔爾伯特的座騎被加農炮彈擊中,他被壓在馬下。壹個法國弓箭手——米歇爾·佩魯寧用戰斧砍下了塔爾伯特的腦袋,從此名垂青史。塔爾伯特的兒子也被殺死。壹部份盎格魯-加斯科涅人逃到了卡斯蒂永,其余的則被趕到鄰近的市鎮。
傷亡:法軍: 100(-).英軍: 4,000(-), 多數受傷後被俘。塔爾伯特的慘敗致使再也沒有英軍再無可用的野戰部隊。加斯科涅市鎮在法軍炮隊到達後迅速投降。當波爾多城再次向查理七世投降的時候,百年戰爭的主要部份終於結束了。卡斯蒂永是西歐戰抗史中火器成為決定性的力量的最早戰例之壹。
唯壹的更早的例子是1420~1433年的胡斯戰爭,與卡斯蒂永戰役極其相似。這種眾多射擊部隊在既設防禦陣地開火的作戰計劃實質上是英國長弓戰術的壹種延伸。然而要在脆弱的防禦陣地上使用這種新式武器必須獲得相應的技術進步。
讓·布赫采用的戰術和胡斯軍隊的指揮官約翰·傑式卡何其相似。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德國人在火器特別是輕火器上改進上的成果很快被查理七世的軍隊吸收,國王很有可能從那裏雇傭了壹批火槍手。
從1450年的庫米尼戰役中可以得出結論,在這壹領域槍炮比長弓有效射程更遠,如果指揮得當,他們可以在陣地戰中所向披靡。但是塔爾伯特選擇了後者。同樣應該指出的是,騎兵繼續對此類戰役的結果產生決定性的作用。否則,失敗方僅僅是被“擊退”,仍然需要指出的是,射擊戰術從本質上說仍是壹種防禦性戰術,只有當對方發起進攻時方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