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外國人愛吃中餐,這都是公認的事實,只不過老外本身對每道美食的看法看能不同,因為他吃美食都是先看顏值的,下面是壹名來自美國朋友對中國美食的自述,他跟我說我我簡直無力吐槽什麽了。
對於我們中國人特別早餐吃面,而且特別吃辣口的都很正常。比如,重慶小面和蘭州拉面。但是外國人卻不理解早上為什麽要吃辣的,早餐不都是已清淡為主嘛?不得不說老外再吃湯圓的時候最奇葩,雖然吃法都不同(有的搗碎,有的只吃皮),但是最後都把煮湯圓的湯水都喝完了。喝完還吐槽“就是沒有味道,面皮和陷吃著好吃!”
老外第壹眼見到這韭菜盒子以為是大號的煎餅呢,壹下子吃了壹大盤,邊吃還邊說:“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煎餅!"
外國朋友吃了壹口豆沙包就大聲說:“沒想到饅頭還有夾心餡兒的,裏面的沙子又是什麽,但是也太好吃了!”
老外第壹眼就知道這是餃子,但是不知道還能煎著吃,沾著醬油壹下子吃了40個。
因為從來沒有讓老外朋友見識到什麽是真正的毛蛋,所以直接給他吃了皮蛋瘦肉粥,而且最後全都吃完了,還誇那個黑色像布丁的東西特別好吃,後來直接把皮蛋瘦肉粥叫做“黑色果凍肉粥”。。。
老外喝過普洱茶,但是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拿上來第壹眼被老外認為是壹個“唱片”。。
不得不說老外第壹次吃這個以為是什麽動物的眼睛,問我叫什麽名字,我說叫龍眼。他驚訝的說:“真是龍的眼睛!,那為什麽會有甜味兒呢“
肉剛上來老外以為是要直接生吃呢,後來我直接給拽住了,所以老外第壹次吃火鍋的時候,在鍋沒有上來的時候可能會誤解。
在外國人眼裏,中國的雞蛋羹是壹種”能加熱的布丁“。之前給外國人做了壹碗雞蛋羹,正好剛出鍋,外國朋友以為是布丁,所以直接壹口下去了,當時就四處亂竄,所以他以後吃布丁的時候都會吹壹吹。。。
在外國黃花菜被叫做萱草,是壹種植物(不是吃的那種)。所以外國人還納悶:”這草為什麽有這麽好吃呢“
自從吃完告訴老外朋友這個東西在家裏草坪都能出現後,幾乎把周五的草坪的馬齒莧都拔幹凈了,鄰居家的大嬸還特地來吐槽:“妳家老外怎麽愛拔草,俺家院子特意剩的這些,妳看看全部拔幹凈了!”
據說外國人在國外搶著吃這個糖,但是在咱們中國:超市10塊錢3斤……
老外吐槽:粥裏有黑色布丁就算了(皮蛋瘦肉粥),為什麽還有放菌類?
我們每天家裏的家常便飯到外國人眼裏都是滿漢全席的感覺。。。
老外對中國美食的自述 這評價我也是醉了!
老外中國街頭小吃指南:這才是中華美食真諦
在去中國之前,筆者(原文)以為壹路上吃素食不太可能,但去了才發現中國有那麽多適合素食者的美味街邊小吃。
街邊食物攤販們所賣的食物藝術感十足,制作起來手腳麻利,說是工程操作也不過分,讓人不敢相信。這些烹飪大師手中奇奇怪怪的烹飪用具做出了我在中國吃過的最好吃的食物,有了這種做好美味的敬業精神——做出來的食物絕對好吃。
宜昌——這男人和他的機器是玉米天國給人間的饋贈。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歡吃烤玉米,尤其喜歡吃烤的恰到好處焦香四溢的玉米。這男人的玉米有我要的壹切,而且超出我的想象。
要說他在烤玉米,還不如說是在舞蹈——他不時地將神奇玉米烤爐中的玉米拿出來略微翻轉,有時將玉米翻面烤,有時將這個洞的玉米換到那個洞去。男人壹刻不停地操作著眼前的烤爐,只為讓玉米在烤爐中得到完美加熱。然而,我不得不說,他最迷人的動作那還要屬遞上壹根烤好的玉米。
北京——我們管這男人叫可麗餅(煎餅)大師。男人將面糊倒在壹個小火加熱的轉盤上,面糊就在轉盤的外側被加熱。做好後,男人用鏟子那麽壹鏟,整個翻個面,填上壹些生菜和脆脆的東西,加上妳點的料,最後來上特制醬料那麽壹裹!我們壹夥人至少在他攤前站了10分鐘,盯著他表演。
昆明——土豆天才。他小心翼翼的用長柄勺舀起壹勺摻了新鮮蒔蘿的土豆面糊,放進鍋裏炸制後面餅從長柄勺裏脫落,成了個完美的土豆碗,撒上壹點辣椒粉。我們離開後沒有幾秒又回來了。
昆明——沒爆開的爆米花。這男人買的是壹些沒有完全爆開的爆米花,除了賣成品,他也當街制作。壹開始我們路過他身邊還不知道賣的是什麽,突然我聽見壹聲巨響,隨之而來的是撲鼻的香味。他用手轉著壺狀物,底下架著明火,就這樣坐在街邊賣他半爆的谷仁。這東西壹吃就讓人上癮,嘗起來也和聞著壹樣美味。
陽朔——夾餅。我的餅夾了小蔥,眼前的這個男人拿來壹塊現做的生面團,搟成型、塞了料、烤好,整個過程差不多只用了3分鐘。男人在壹面塗了紅紅的辣醬,頓時水汽蒸騰上來。他將做好的餅裝在壹個紙袋裏遞到我手裏,我3秒就吞光了這個夾餅。
元陽——面條。我在中國吃過不少面條,老實說這東西不能算素食,因為鬼知道肉湯裏加了什麽,但這女人做的面條太好吃。面條口感清新順口,面湯可以說接近完美(不是很鹹)加的配菜超級新鮮(就在菜場)。我們始終忘不了那天吃的這頓午餐,這麽好的壹碗面條只花了差不多50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