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揭西縣的由來!

揭西縣的由來!

揭西縣揭西縣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榕江南江中上遊。縣人民政府駐河坡鎮。1965年,揭陽縣西部和陸豐縣的五雲、上沙被劃為縣。因為這個縣的大部分在揭陽縣的西部,所以得名揭西。

揭西縣河坡鎮轄鎮。縣人民政府駐地。在這個郡的中西部。揭西縣始建於1965年,是揭西縣的治所。明初有南關城,後毀於兵變。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壹位姓何的老婦人在南關城遺址上開了壹家茶館,名為“何婆”,後來程維鎮被稱為“何婆寮”。近代改名為河坡。這個村子是第壹站,把它改成這個名字。

淥湖鎮揭西縣轄鎮。在縣城的東部。始建於北宋仁宗年間,古稱道江,又名胡雲。後來,它被命名為棉湖,因為沿著胡雲有許多木棉樹。棉湖村建於元代。清代已成為重要的集鎮,名為棉湖城。

東源鎮揭西縣轄鎮。在縣城東部,榕江南河中遊北岸,毗鄰揭陽縣城。這個城鎮是以居民的名字為基礎的。該村建於明朝萬歷年間(1573—1620)。原名冬茄園,後來諧音簡稱東園。

塔頭鎮揭西縣轄鎮。在縣城的東部。鎮人民政府駐山寮。該鎮以塔頭圩命名。集市靠近五經富水邊,俗稱大頭港,方言諧音塔頭港現在叫塔頭集市。

奉江鎮揭西縣轄鎮。在縣城的東部。鎮人民政府駐九厝。它主要由胡風、楊霞和洪江組成。它因胡風湖的“鳳凰”和洪江的“河流”而得名。

金河鎮揭西縣轄鎮。在縣城東南部,榕江南河以南。鎮人民政府駐牛鋪圩。金河鄉設立於1956,取金坑村“金”和順村“河”合稱金河。

揭西縣駐大溪鎮轄鎮。在縣城南部,榕江南河中上遊。靈浦鎮人民政府。當地人叫南河大溪,因此得名。

前坑鎮揭西縣轄鎮。在郡的南部。宋初,錢居住於此,原名錢家寨。元初錢遷,江南河流經此,變錢坑。

靖西縣靖西園鎮轄鎮。在縣城的東部。晚清時期,靈溪村南形成了京西園博會,鎮因此得名。

揭西縣吳景富鎮轄鎮。在縣城的東北部。該鎮以居民的名字命名。元十六年(1356),曾姓人士從北方五華河口觀展後來到此地,開設了五家鐵匠鋪,取名吳家鋪。後來,他們推崇儒家五經,取了五家店鋪的諧音,取名為“五經府”。

揭西縣惠寨鎮轄鎮。在縣城的東部。鎮人民政府駐鄱陽村。以灰色寨子命名。據說,大多數古民居都是用石灰和混凝土建造的,這被稱為灰房子,這種建築被稱為灰寨子。

揭西縣南山鎮轄鎮。在縣中心。因位於大北山南麓而得名。

揭西縣駐龍潭鎮轄鎮。在縣中心。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在白面湖畔。以中國龍潭水命名。

揭西縣中坪鎮轄鎮。在郡的南部。該鎮名為坪上圩。

揭西縣駐五雲鎮轄鎮。在縣城的西南部。相傳上古時期有五個仙人洞,名為五雲洞,後簡稱五雲。

上沙鎮揭西縣轄鎮。在縣城的西部。因上沙河而得名。

揭西縣轄田亮鄉。在縣城的北部。鄉人民政府駐田心村。據傳說,在古代,人們居住在分散的地方,為了納稅,村民們在這裏購買了壹些田地作為納稅的依據,命名為糧田,後來改為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