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烏橄欖菜漂洋過海
澄海烏橄欖菜素色澤烏艷,油香濃郁,美味誘人而成為潮汕人日常居家的小菜美食。聞名遐邇。
明代《澄海縣誌》中載:“物產,果類有橄欖,實小而尖者為佳”。“蔬菜有芥菜,其中可用鹽漬。”澄海僑鄉手巧藝精的婦女充分利用本地物產橄欖與鹽漬芥菜葉(俗稱酸鹹菜葉),精工煮制成為烏橄欖菜,食之開胃消食,幫助消化,增進食欲。
烏橄欖菜的傳統制作工藝是:將橄欖清洗幹凈,用清水浸漬漂洗,濾去酸澀水分;再選取鹽漬的酸鹹菜,用刀切碎,把橄欖與芥菜葉放入鐵鍋,添加花生油及適量食鹽,以文火煮至將近熟爛之時,將已切碎的紅辣椒、蒜頭、少許芝麻、花生仁等輔料加入拌均勻,再煮五分鐘後即成。
目前,澄海城鄉的腌制加工業已有很大發展,諸多廠家都將精制而成、香噴噴的澄海烏橄欖菜分裝進小玻璃瓶,成為酒家、筵席上壹道必不可少、風味獨特的小菜,深受食家青睞,在海內外市場十分暢銷。
2.鴨肝
白水鴨肝就很上癮
還有種做法
黃油鴨肝醬茄子
煮婦很愛茄子,因為茄子是很像肉的蔬菜,而且顏色是那麽的好看。黃喬治說,他媽媽總是做清蒸茄子,這正是煮婦最受不了的事情,非涼拌用處的清蒸茄子是很辜負茄子也很辜負造物的事情啊,所以在這裏教妳壹道最對得起茄子的好菜。不論妳買了圓茄子還是扁茄子,壹律切片,然後用菜刀在上面劃網狀格——這樣做出來會很好看——劃好了之後就丟進平底鍋裏用植物黃油煎到網狀格變成清晰的焦痕,茄子就可以拿出來裝盤了。從超市買壹包鹽水鴨肝,碾碎,然後壹樣丟進黃油裏去炒,可以略加點醬油調味,當鴨肝變成紅褐色的小碎粒的時候,就可以關火,然後在每壹塊茄子的上方都灑上壹些,這道菜就做好了。吃的時候如果要好看,可以再加點蔥花的綠顏色。煮婦非常愛這道菜,是因為茄子和鴨肝都吸滿了黃油!好了不說了,放在嘴裏的效果要妳去想象
3.韓式豆醬湯
知道豆醬湯是從看了韓劇開始的,這在韓國是很家常的壹道湯。大豆的營養人人都知道了,特別是女人更需要多補充壹點;而對消化系統不良,胃口欠佳的人來說,也都有益健康。因為大眾化,所以每家可能都有自己獨特的做法和秘方。除了基本的材料,象豆腐、節瓜、辣椒、大蔥等,也有人喜歡加蘿蔔、蘑菇、蛤蜊、魷魚、牛肉片等不同材料。其實Sissi認為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材料,基本上都可以拿來煮湯。
1)準備材料:盒裝的煮湯豆醬兩大勺、韓國紅辣椒碎適量、豆腐壹塊切塊兒、帝皇菇壹個切條、小碗裏用來燉湯底的小魚幹十幾條和開洋壹小把沖洗幹凈、青蔥斜切段、蒜半頭剝皮切開。圖上少拍了牛柳和幹海帶絲,牛柳切片或切條,用生抽、黃酒和澱粉抓勻,稍腌片刻;幹海帶絲沖洗凈。
2)小魚幹、開洋和幹海帶絲放入湯鍋,註入清水燒開後,轉中小火熬20分鐘,即成鮮美的湯底。撈出魚幹、開洋和海帶棄去不用。
3)豆醬舀入湯底裏燒開,放入豆腐、辣椒、菇、蒜再度燒滾,下入牛柳撥散開,待滾熟後,調好湯的味道,撒上青蔥段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