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壹定要改變的有愛的感覺,我最想改變的壹點是我們的生活要有愛的滋養。這點我正在努力,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也是找回自己的幸福生活,仁妙1感謝題主,謝謝友們支持。
最想改變的是自己。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哪能事事順心。拿自己來說,去年剛換職業,還沒到新單位報到,就被“發配邊疆”了,說什麽鍛煉新人,然後在“邊疆”待了壹年多了還是無人問津,甚至去年壹年的工資和其他壹些基本保障都沒落實,這“鍛煉”,夠狠吧!
方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怎麽辦?幾次都沖動的想去直接找領導,但都忍住沒去,因為去了也不壹定能解決問題。領導既然這麽安排,肯定也是經過幾番琢磨的,去了情況只會更糟。所以,現在只能盡力改變自己,努力使自己適應環境,同時趁機不斷完善提升自我。相信壹個內心和能力都強大到能戰勝自己的人,最後肯定不會很差!
現階段我最想做的是給自己的人生減負。做人生的減法,不代表就是不努力,就是頹廢。這個減就是梳理什麽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麽才是自己可以要的?什麽是必須要的?什麽不是必須,要了就會增加自己的負擔的?這可能就是最近常聽到的斷舍離和極簡主義思想吧。並不是因為流行才思考,而是到了四十歲的年紀,不自覺的就開始思考了。
上學時,考了大學,考研究生,甚至還想考博士,也不知道是不是適合自己,就是覺得博士學歷才到達頂點。畢業後,找工作,各種筆試面試。上班後,不滿意再次筆試面試,換工作。壹直奮鬥到三十四五歲才算徹底穩定下來。中間夾雜著買房子買車子換房子各種。轉眼間孩子也進入學習關鍵期了,各種興趣班、輔導班,又開始忙活了,忙活了壹大通,發現孩子也就有那麽壹方面的愛好,也並不是按我的預期在發展。
回顧前邊的路,如果早放棄壹些,可能好生活會來的更順其自然些。
終於發現,要那麽多衣服鞋子幹什麽,夠穿就可以了,好多東西利用率並不高,甚至好多買了幾乎沒用過,可是我們卻為此付出了沈重的代價。不停的加班、兼職,使我們失去了很多快樂。
身邊就有朋友,就喜歡買買買,連三分之壹也沒用上,別人說什麽她都會說我們也來上,沒錢的時候能焦慮到快抑郁,又是何苦呢?
我們之所以會有壓力是因為我們要了太多超出能力範圍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會帶來壹時的愉悅,但同時也是自己的負擔。那些不必要的負擔真的會讓人心力交瘁,失去更多的快樂。
所以,我們不要只顧著壹路前行,也要時不時停下來思考壹下,整理壹下行囊,使自己輕裝上陣。
首先,每個人都要不斷給自己充電,活到老學到老,如果像我這個年齡,我想我會選擇學習我喜歡的東西。
生活上註重勤儉節約,不追求名牌、時髦,只要求簡單樸素,得體大方;不追求高價 美食 ,只要求 健康 適當。
孩子方面,不逼著孩子成為我希望她成為的樣子,只要求她自己有理想、有努力、有收獲。
不再計較工作中的得失,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即可,看淡地位和榮譽,不再被外物束縛。
好好孝敬父母,不讓自己有後悔來不及的壹天。
總之,在後半生中,要讓自己快樂輕松的過好每壹天是我最大的追求,無論貧窮與富貴。
對於現在的生活狀態和所處的階段我最想改變的就是現在所在的圈子。
物欲橫流導致好多人只向錢看,壹味地追求錢,我所處的行業前多年“光陰”好,好多人掙了好多我個人認為的黑心錢,錢多了,感覺有實力了,開始組建自己的勢力圈子了,使出本事結交有錢有勢的人,這樣的圈子只有相互吹捧,相互利用,普通人在這樣的圈子只會做賤了自己,惡心了別人,作為普通人的我只想盡快逃離,重建自己幹凈舒心的圈子。
我希望我的圈子不要太大,幹凈就好。圈子裏人人平等,沒有高低貴賤,沒有是非恩怨,沒有攀比,沒有嫉妒,在壹起相互學習,***同進步。
最想改變的是大話、空話、謊話、假話,……這些口頭匯會氣的不負責任的誇誇其談的放空炮。討厭的理由為:不符合實際的虛擬的話語,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和價值,不但不真實且具有壹定的欺騙性,能欺騙不明真相的人員還有壹定輿論陣地,把某些?在鼓內,人雲亦雲,以假亂真,形成壹定的輿論市?;它的欺騙性,穿上合法的外衣,說得道道是頭、天花亂墜,沒有足夠的經驗、不明亊實真像人士就很難識破、揭露其底細。聽其言、觀其行,在實踐、實際中考察其為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議。謝謝。
最可怕的是很多人表現出來的毫無責任感的油膩狀態、愚昧而至的沾沾自喜、對他人利益的頑強漠視。
記得壹次和表弟說話,他說到現在的空氣汙染,語氣焦慮,站在旁邊的他的熟人聽到後,立即譏笑說“妳該去當環保局長”。語氣中毫無對環保話題的***鳴,說罷騎摩托車,帶著對表弟的深深的譏笑表情揚長而去。
太尋常了
壹個女孩在東西路上,卻南北方向停車。長長的 汽車 把公路擋了三分之壹,她在車內,安然自若,騎車洪流長時間繞過這座頑固的礁石,形成壹個甚至有點邪惡的城市景觀。
傍晚,路口,紅燈亮了,幾個騎車農民工飛馳而過,飛快的速度向天空高高地揚起汗水衣衫,最令人厭惡卻又禁不住有些贊嘆的是其中壹男子遼亮的領袖般的呼喊“走,走,走”。他們不是路過,而是以淩厲的速度、姿勢、聲音切割了這個城市的黃昏。
路上,我幫忙扶起了載滿青菜的電動車。騎車的婦女告訴我她家在某村莊,村莊的人種的小油菜幾乎供應了整個市場,然後她把聲音壓到最低,悄悄地、秘密地、卻是清晰
地告訴我:別買,天天打藥。我立刻想起我幾天前買油菜時,壹個賣菜婦女莊嚴的聲音:快收割時,我們絕不打藥。
致命疾病的不絕出現使人們焦慮,但經常是假藥或有毒食品大量出現才能被發現,造成了危害才被制止。雖然也有合理解釋 :人手不夠 技術落後等,但那個礁石女孩、那幾個些騎車農民工的心態和姿勢 ,肯定不會是他們自己獨有的心態和姿勢。
危害已經很大,姿勢已經很頑固,改變的努力已經不能再拖延。
我們希望有關機構更努力,我們希望技術更先進。
我們也知道目標不會瞬間實現。
但我們也有堅定信心,畢竟陽光和風能夠驅散霧霾,畢竟那個摔倒的婦女清晰地告訴了我她們的打藥秘密。
我們焦急,千萬人的焦急就是新狀態得以誕生的土壤
讓我們壹起接受那個摔倒的婦女的誠摯的聲音,並對天空揚起自己的理解和信心。
對於現在的生活狀態,我最想改變的是我的思想,我常常因為壹些沒有必要也沒有意義的事情鉆牛角尖,然後怎麽也跳不出來,折磨自己,我特別希望改變這點。
比如我看到壹些壞人壞事,壹些校園霸淩,或者網絡暴力,我總是把自己代入到這些施暴者的內心裏,想象著他們那壹刻的陰暗心理,想象著他們不覺得歉意的心理邏輯,在這種時候,我發現他們是無法被改變的,因為代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後,發現無論怎麽被指責,都能找到理由開脫,不可能會悔改。
在這樣反復的代入中,我總是因為我內心裏代入的那些人而受到折磨,我總是試圖代入之後就能夠反駁他們,最後發現根本不可能,越是不可能,內心裏越是受折磨,反復陷入其中。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有點抑郁的性質,心裏很想擺脫。
前不久我看了壹本書,叫做《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我就曾試圖把自己代入到那個變態教師的內心世界,想象著他是怎樣絲毫不會憐惜他傷害的孩子,是多麽無恥得壹邊自己有女兒還能對別的女孩子下手,想象著他的邏輯思維,又壹次陷入這種痛苦裏。
我現在依然沒有找到特別好的辦法擺脫這種思維模式,很希望有智者能夠壹句話為我解開迷惑,殺死這些闖入了我思想裏的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