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肝癌水腫病人吃什麽可以利尿消腫

肝癌水腫病人吃什麽可以利尿消腫

1、南瓜補脾利水,解毒殺蟲。宜於脾虛食少腹脹,脾虛水飲停胃。

2、鯉魚利水消腫,下氣,通乳。宜於脾虛水停於胃,寒濕泄瀉。外感病者忌食。

3、茯苓利水滲濕,健脾補氣止瀉,寧心安神。宜於脾虛水停於胃,寒濕腹瀉。不宜與米醋同食。

4、薺菜清熱利水,涼血止血,平肝降壓。宜於濕熱胃痛,濕熱泄瀉,血熱吐血、便血。

5、金針菜(黃花菜)清熱利濕,解毒,通乳。宜於濕熱胃痛,濕熱泄瀉。虛寒癥忌食。

6、萵苣清熱利尿,通乳。忌同金針菜同食。

7、冬瓜利水消痰,消熱解毒。宜於濕熱泄瀉。虛寒泄瀉者忌食。

8、鯽魚補脾利水。宜於脾虛水停於胃,脾虛泄瀉。不宜油炸,不宜與薺菜同食。

9、蠶豆清熱利濕,健脾澀精。宜於濕熱泄瀉。氣滯腹脹者忌食。

10、赤小豆利水除濕,通乳,解毒排膿。宜於濕熱泄瀉。

11、蓧麥補氣益力,除濕止瀉。宜於脾虛泄瀉,濕盛泄瀉。不易消化,不宜多食;虛寒癥忌食。

12、薏苡仁(薏米)健脾利濕,清熱排膿。宜於脾虛水停於胃,脾虛泄瀉,寒濕泄瀉。

13、玉米補中健胃,除濕利水。宜於脾虛泄瀉,濕熱泄瀉。

14、砂仁化濕行氣,溫中止泄,安胎。宜於氣滯濕阻,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胃腹脹痛,寒濕泄瀉。不宜久煮。

15、白豆蔻化濕行氣,溫中止嘔,健胃消滯,解酒。宜於氣滯濕阻,胃脹腹痛,食欲不振,嘔吐。熱癥、陰虛癥忌食,不宜久煮。

下面介紹幾種健脾去濕食療偏方:

1)參芪粥健脾祛濕 

做法是:黃芪15克,黨參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紅棗2個,大米100克。先將薏米、扁豆炒至微黃,紅棗去除核,用清水洗凈黃芪、黨參並放入砂鍋內,加水煎汁。藥汁熬好後,去除藥渣,將炒薏米、炒扁豆、紅棗肉、大米壹同放進藥汁中煮沸,後用文火煮成粥。

黃芪、黨參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夠祛濕,做成能夠養胃的粥,可補中益氣,健脾祛濕,緩解夏季帶來的身體不適。建議可以在粥中加點荷葉,其芳香的味道能夠醒脾化濕、開胃。

需要註意的是,黨參和黃芪是補氣的藥物,冬季進補時使用更為妥當。如果氣虛、乏力的癥狀不是十分明顯,最好在粥中少放壹些,避免上火。

2)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

功效:補脾、利水、消腫,其作用為補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傷正氣。

生魚壹條、宰凈,冬瓜(連皮)500克,赤小豆60克,蔥頭5個,煲湯,不放鹽。

3)莧實煲老鴨

功效:滋陰養胃,健脾利水。

莧實100~120克,老鴨壹只,宰凈,莧實放鴨腹內加水文火煮2小時,加少許鹽服食。

4)炒扁豆淮山粥

功效:健脾養胃。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兒減半。

5)蘿蔔蓮子豬舌湯

功效:清潤滋補,寬中下氣,可除春寒去濕困。

蘿蔔750克、蓮子50克、莧實25克、蜜棗3個、豬舌500克、豬骨750克。

6)鵪鶉湯

功效:健脾開胃。

鵪鶉壹只、黨參15克、淮山30克煲湯。

7)另外,還有土茯苓赤小豆鯽魚湯、綿茵陳煲鯽魚、赤小豆煲鯉魚、豬肚粥、冬瓜煲老鴨子等,均有壹定的健脾去濕功效。

祛濕的食物---  

赤小豆:健脾燥濕可以消水腫脹滿、止瀉、利小便。

綠豆:最適宜夏天和梅雨季節有解濕熱氣功效。

冬瓜:性味甘淡微寒養胃生津、去濕瀉熱。

薏仁:即薏米,主理祛濕,亦具消除水腫及有益腸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強。

海帶:行水化濕、除痰、止帶濁。

黃瓜:清濕解暑、止渴利尿、解毒消炎。

鯽魚:益氣健脾養胃、利尿消腫、清熱解毒。

鴨肉:補虛清熱、除濕解毒、能滋陰養胃、利水消腫。

生苦瓜:清濕毒、利尿解暑、清心明目。

絲瓜:清濕痰、通便秘、利小便、除口臭。美食譜

早餐:薏米扁豆粥——炒扁豆、蓮子(不去心)、薏米、粳米適量同煮粥。有健脾和胃、清熱解暑、養心平肝的作用。對暑熱傷氣引起的腹瀉、神疲乏力、心悸失眠、大便失調等都有效果。

薏米銀耳粥——用溫水浸泡薏米半小時,然後與泡發的銀耳、蓮子、蓮心壹起,加冰糖用小火熬就行了。

煲湯:鮮桑葉燉豬腱——鮮桑葉5克、豬腱肉60克切片、蜜棗半粒、姜1片。壹起放入燉鍋內燉,出鍋前再加入食鹽調味。3月、5月鮮桑葉最多,大家不要錯過了。

白玉豬肚湯——這款湯是祛濕消腫最經典的。用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紅棗10個、豬小肚500克壹起燉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