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區是巴塞羅那城市的心臟,其中哥特區是老城區的核心區。我們行程涉及的主要有老城區的四只貓咖啡廳、巴塞羅那大教堂、羅馬城墻、哥特區老街巷、波蓋利亞市場等。
1、 四只貓咖啡廳
四只貓咖啡廳(Els Quatre Gats)(也稱四只貓酒吧餐廳)位於老城區新廣場北聖安娜區(Sunta Anna)的蒙特西奧街(Montsio)3號。由著名建築師卡達法(Puig I Cadalfch)建造,畫家羅蒙?卡薩斯(Ramon Casas)和佩雷?羅梅烏(Pere Romiu)等人為尋求類似巴黎“黑貓酒館”的氣氛而創辦,按加泰羅尼亞語,店名的意思為“壹群朋友們”。餐廳第壹份菜單由年輕時的畢加索設計,其個人形象也被餐廳當做標誌展示,當年是藝術家們經常聚會的場所,畢加索在這裏舉辦了他第壹次展覽。
四只貓咖啡廳最初經營的5年中,出版雜誌、上演木偶戲和皮影戲,舉辦會議、藝術展、音樂盒文化沙龍,給巴塞羅那人留下深刻印象。1903曾關閉,1953年重開,仍使用原來的名字,以紀念創始人和為藝術做出貢獻的藝術家們。如今這裏已成為各國遊客喜愛的景點之壹。
? ?
2、聖安娜區老街
沿著聖安娜區(Sunta Anna)的街巷,沿途有壹些餐飲店、時裝店、博物館和引人註目的建築。
古老的街道、狹窄的巷道、石板路、老燈具,懸掛鐘,記載了這裏的經歷
老街的塗鴉
3、巴塞羅那大教堂
巴塞羅那大教堂(Barcelona Cathedral),又稱聖埃烏拉利亞主教座堂。壹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築,是巴塞羅那教區的象征,興建於13-15世紀,主要工程在14世紀完成,其中環繞鵝井回廊完成於1450年。
教堂內部建造十分復雜,玻璃、雕刻都很有參觀意義,通過教堂穹頂邊的電梯可以上到教堂頂端,飽覽巴塞羅那老城風光。大教堂回廊的各個祈禱室中供奉著各手工業行會的保護神,聖埃烏拉利婭禮拜堂中唱詩班的座椅、宗教壁畫、雕塑和各式各樣的金銀器具華美奪目。
大教堂前是新廣場,是各種表演、節慶活動、市場的聚集地。 聖誕期間,這裏會有聖誕集市,可以買到各色的手工藝品和當地特色的美食。
我們僅是路過這裏,看了教堂的外觀,在這裏參觀、留影的遊客很多。
大教堂旁邊,是巴塞羅那教區博物館(Museu Diocesa de Barcelona) ,裏面陳列著許多基督教天主教會之物。現在主要展出高迪相關的作品。
4、羅馬城墻
圍繞巴塞羅那老城區有長長的羅馬城墻(Torres de la Muralla Romana),在古羅馬時期由羅馬人修建,將城區包圍起來形成防禦工事。如今僅剩下壹些殘余部分和幾座塔樓,從中依稀能見到當年城墻的盛景。
建於3-4世紀的古羅馬城墻是巴塞羅那僅存的古羅馬時期城市遺跡。直到19世紀中葉,巴塞羅那的城市範圍仍局限在古羅馬城墻區中。
羅馬城墻在巴塞羅那大教堂的四周斷斷續續的出現。 在教堂旁的廣場附近,有羅馬城塔和羅馬水渠的遺跡,地面上有古城舊名“BARCINO"的銅制雕刻。
這裏是進入古羅馬城墻區的四個入口之壹
城墻邊的羅馬古水渠遺址
城塔的另壹段在天使廣場(拉蒙?貝倫格爾三世廣場)旁。
天使廣場(Placa de L'Angel)是當時羅馬人設立的北門,也是進入哥特區的起點之壹。以前被稱為小麥廣場,因中世紀時城市主要糧食市場集中於城門處而得名。如今城門早已不見,兩邊殘留著兩段羅馬城墻,從這裏並入王宮。城墻高達18米,保存了原來七座塔樓中的三座。城墻腳下還有刻著古羅馬銘文的大理石塊。
廣場上矗立著壹尊中世紀時加泰羅尼亞伯爵拉蒙?貝倫格爾三世(Placa Ramon Berenguer III el Gran)的雕像。因此也有資料稱這裏是拉蒙?貝倫格三世廣場。
天使廣場地帶,是羅馬城墻保存較完好的區域之壹
城墻圍繞古城壹圈,又被現代建築緊密包裹著,有很多入口可以登上城墻。在哥特區,羅馬城墻古老殘舊的感覺和老城區古老的風格很匹配。
? ?5、國王廣場
國王廣場(Plaza del Rel)由14世紀時統治巴塞羅那的阿拉貢王國所建。過去是前王宮的庭院,國王常在這裏舉行各種儀式活動。現在是當地人的休閑區,夏季,廣場成為露天音樂會場所。
廣場四周是氣勢宏偉的哥特式建築,很多是15-16世紀遺留下來的。廣場北側為大王宮;左側的哥特式塔樓是俯瞰中世紀城區的好地方;右側的階梯通往廣場東側的Tinell Hall和聖亞加大小堂;東南側為巴塞羅那城市歷史博物館;西南側通往巴塞羅那主教座堂。
6、巴塞羅那歷史博物館
巴塞羅那歷史博物館 (Museu D'Hist o Ria de la Ciutat)是壹處承載了巴塞羅那數百年歷史的博物館,記載了從古羅馬帝國開始的所有歷史。博物館由原羅馬式王宮(Palau Reial Major)、原波恩市場(Mercatde Born)兩部分組成。
王宮是壹座羅馬風格的建築,是古代阿拉貢王室居住的宮殿,建於14世紀。波恩市場是壹座高大的鐵架建築,1971年之前是壹個果蔬市場。2002年在市場地下發現了羅馬時代的遺跡和文物,因此被改建成巴塞羅那歷史博物館的壹部分。現在在原址上可以看到公***浴場、城墻等遺跡。
我們日程沒有安排、也沒有時間進去參觀,跟著團隊匆忙路過博物館。
7、大王宮
在國王廣場旁有壹座羅馬風格的建築,其後又以哥特風格做過修飾。據領隊介紹,這就是巴塞羅那大王宮(Palau Reial Major)。這裏曾是中世紀起幾百年來巴塞羅那最高統治者的宮殿。
王宮內名為蒂內爾廳(Salo del Tinell)的正廳由7個莊嚴肅穆的半圓形拱門支撐,整個大廳高大宏偉。
從圖片文字看,現在這裏是巴塞羅那市政府“文化部”所在地,門口還懸掛著加泰羅尼亞的徽章。常作為作為臨時展廳,是巴塞羅那最受歡迎的音樂會和藝術活動的舉辦場所之壹。
我們參觀時,這裏正舉辦展覽
拱頂上精致的雕刻
豪華氣派的樓梯和庭院
這是王宮的什麽機關?
墻上招牌顯示,這裏是加泰羅尼亞的文化部門,上面是阿拉貢皇冠檔案館
8、聖加烏馬廣場
聖加烏馬廣場(Placa de Sant Jaume)過去是古代羅馬人聚會的中心,也是中世紀城市的行政中心。早期羅馬殖民地的兩條主要街道就經過此處,其得名於中世紀這個地方的聖雅各伯教堂,教堂前的門廊曾經是市議會所在地。
如今,加泰羅尼亞自治區政府大樓和巴塞羅那市政廳隔廣場相望對,這是歐洲少數建於中世紀、至今仍在使用的政府建築之壹,並且仍然是最初的機構在使用。
其中壹座:建於15世紀的加泰羅尼亞自治區政府廳(Generalitat/Palau de la Generalitat)(於1977年重建)。二樓陽臺上有壹尊加泰羅尼亞守護神喬治的塑像,建築內部的裝飾凸顯過人的藝術感。
另壹座:建於14世紀的市政廳(Casa de la Ciutat),最具藝術特色的是它的門廳,保持了很多傳統風格,隨處能見到各種油畫裝飾和各種塑像。
9、哥特區老街巷
哥特區(Barri Gotic)位於巴塞羅那的城市中心,居老城區的核心區域,是歷史與現實的匯合處。這裏有很多歷史性和新哥特風格的建築,使其充滿古典韻味,又具浪漫色彩。
這裏有壹大片13-15世紀的哥特式建築,其中壹些甚至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非常有特色。除了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經歷了壹些改變之外,大都保持了過去的風格。
哥特區保留了錯綜復雜的街道規劃,有許多小街小巷和廣場,且本身面積不大,非常適合漫步遊覽。
除了前面所述的巴塞羅那主教堂、羅馬古城墻、國王廣場、大王宮等壹系列古典建築外,這裏主要記錄壹些零散的、不知名稱的街巷或建築景物。
這是經典的哥特式建築區域,在畢斯貝街(Bisbe)巷內連接兩棟建築的天橋,成為明信片中的代表作。
畢斯貝街的哥特橋
穿行於小巷,兩側是高墻深院,外墻上、屋檐上,常見有精致的雕塑
壹路,有壹些看似分布雜亂,彎彎曲曲的小巷,有的清靜,有的熱鬧。小巷兩邊住戶的窗戶裝飾著精美的雕塑,小商店的櫥窗也布置得很漂亮。
壹些巷道十分狹窄,樓間距很小
這是壹段中世紀古羅馬風格的建築,保存完好,中間穿插有羅馬古城墻的片段
這裏是哥特區的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