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形容對味的詩句

形容對味的詩句

關於寫美食的有很多比如:

1、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

《寄胡餅與楊萬州》

白居易

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

寄與饑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

南宋陸遊《蔬食戲書》

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余。

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

朝饑食齏面甚美戲作陸遊

壹杯齏餺飥,手自芼油蔥。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

賀陳述古弟章生子蘇軾

郁蔥佳氣夜充閭,始見徐卿第二雛。甚欲去為湯餅客,惟愁錯寫弄獐書。參軍新婦賢相敵,阿大中郎喜有餘。我亦從來識英物,試教啼看定何如。

餅賦束皙

玄冬猛寒,清晨之會,涕凍鼻中,霜成口外。充虛解戰,湯餅為最。弱似春綿,強似秋練,氣勃郁以揚布,香氣散而遠遍。行人垂液於下風,童仆空瞧而邪盼。擎器者舔唇,立侍者幹咽。

過土山寨黃庭堅

南風日日縱篙撐,時喜北風將我行。湯餅壹杯銀線亂,蔞蒿如箸玉簪橫。

2、像有些事物許多事人也都稱贊過。

食竹筍

竹筍以色潔白、質細嫩、味清鮮而被視為“菜中珍品”,初上市時物稀價貴,李商隱贊道:“嫩籜香苞初出林,五陵論價重如金”。白居易《食筍》亦雲:“……紫籜折故錦,素肌擘新玉。每日逐加餐,佳食不思肉。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曾兩度出任杭州地方官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蘇東坡,在《初到黃州》壹詩中大加贊賞竹筍“久拋松菊猶細事,苦筍江豚那忍說?”陸遊以“色如玉版貓頭筍,味抵駝峰牛尾猩”盛贊江西的“貓頭筍”。鄭板橋“江南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的詩句,對鮮筍燒鰣魚的贊美之情更是躍然紙上。

食松花

松花具有保健美容功能,在古代被列為貢品。唐朝女皇武則天十分喜歡松花,她常喜食壹種用松花制作的“小精糕”。蘇東坡也愛吃用松花做的食品,他把松花、槐花和杏花入飯***蒸,密封幾日後得酒,並歌詠道:“壹斤松花不可少,八兩蒲黃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錢,兩斤白蜜壹起搗,吃也好,浴也好,紅白容顏直到老。”

食白菜

大白菜因其“青白高雅,淩冬不雕,四時長見,有松之操”,故又名菘。範成大有詩曰:“撥雪挑來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濃。朱門肉食無風味,只作尋常菜把供。”喜食“東坡肉”的蘇東坡,也以“白菘類羔豚”、“白菜賽糕腸”來贊美它。他常用菘菜、蔓菁、薺菜等,加入米粉、少量生姜自制成“東坡羹”,並賦詩雲:“開心暖胃閑冬飲,知是東坡手自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