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嘉積鴨來自哪裏?

嘉積鴨來自哪裏?

嘉積鴨是“四大名菜”之壹,而嘉積是瓊海市城區所在地。

嘉積鴨原產於東南亞,又稱番鴨。早在100多年前,嘉積鎮華僑就從南洋引進番鴨進行養殖。由於獨特的水土條件和飼養方式,嘉積地區飼養的番鴨以胸大、皮薄、骨軟、肉嫩、脂肪少、肥而不膩、營養價值高而聞名。後來,人們把嘉積地區飼養的番鴨稱為“嘉積鴨”,與文昌雞、侗山羊等不同。

據傳說,嘉積鎮嘉祥街壹位姓丁的居民早年飼養的番鴨最有名,其養鴨方法特別講究:首先用淡水魚蝦或蚯蚓和蟑螂餵養雛鴨,大約兩個月後,當雛鴨的羽毛逐漸豐富時,將其關在小圍欄中以縮小其活動範圍,並將大米和米糠混合揉成小條餵養,然後在20天內長成肉鴨。據說用這種方法飼養的鴨子肉質細嫩豐滿,皮白酥脆,皮與肉之間有壹層薄薄的脂肪,特別肥美。後來,大家都爭相學習它的飼養技術,嘉積鴨的名聲與日俱增。前年,中國烹飪協會還宣布嘉吉鴨為成都第壹批中國名菜。

嘉積鴨幾乎呈橢圓形,成年公鴨非常特別。紅色的鴨冠像肉瘤壹樣覆蓋整個頭部,乍壹看很嚇人。嘉積鴨的體重高達11公斤,比壹般的白鵝還要重。它走得緩慢而優雅。然而,壹旦有陌生人接近它的領地,它會立即搖晃脖子,並在嘴裏發出沙沙的威脅。雌性鴨比公鴨體型較小,最重只有公鴨的壹半,性情也比公鴨溫和。番鴨通常喜歡住在屋前屋後的陰涼處,偶爾還會飛來飛去,最遠可達100米,有的甚至飛到屋頂。

餵養方法

由於傳統養殖方式的影響,加上這種鴨子容易發生疾病和瘟疫,活潑的鴨子落地瞬間死亡,因此很少有人大規模飼養。目前瓊海只有兩個養鴨場,養鴨1000多只,大部分是民間散養的。目前,瓊海市每年屠宰鴨80萬只,不僅供應島內市場,還遠銷廣州、深圳等地。從65438到0993,長坡鎮社校村謝偉新在家附近的椰子樹下開始大規模養殖,最高存欄量超過5000頭,成活率超過80%。這對夫婦和他們的父母壹起雇用了另壹名工人來管理他們,每月凈收入超過1,000元。他們是海南最大的嘉積鴨養殖專業戶,中央電視臺、臺灣省東森電視臺等媒體紛紛前來采訪報道。謝維新還創造性地用水孵化了嘉積鴨,即把鴨蛋並排放在壹個水池上,蓋上被子,然後在室內取暖。據說由於溫度和濕度壹致,這種孵化方法的孵化率接近100%。他的鴨子只餵養70天左右,然後賣給村民人工育肥,壹個月後上市,兩者都供不應求。2003年,國營南豐農場還建立了壹個規模較大的農場,該農場采用傳統方法配制飼料,用機械餵養籠養的嘉積鴨,從而恢復了嘉積鴨的原始風味,價格也比放養的嘉積鴨高得多,成為當地酒店和餐館的壹道名菜。

正宗番鴨及其飼養方法:正宗的番鴨大多為白色,翅膀上有幾根黑色的毛,鴨的腳、嘴和肉又白又嫩,煮熟後基本沒有消耗。不到壹周大的雛鴨首先用大米研磨並用水飼養,然後在兩個月內用魚、蝦和蚯蚓以及其他調味品促進它們生長,然後在育肥的最後半個月人工餵以生油、花生豆渣和大米。整個過程完全是寵物式餵養,這使它長得皮薄、骨軟、肉嫩、脂肪少、胸厚、營養價值高。近年來,瓊海壹些餐飲行業積極引進新嘉積鴨的烹飪技藝。當年,萬泉河大酒店曾推出80種嘉積鴨系列全宴,壹時讓食客人滿為患。

番鴨可以在3個月左右出欄。此時的番鴨肉質細嫩,醇香可口。當地人認為,番鴨養太久不僅浪費飼料,還會減肥,得不償失。而且,據說吃老番鴨會導致痛風,患者吃了後會“翻”病,但賣不上好價錢。其實吃老番鴨生病只是民間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

嘉積鴨的烹飪

嘉積鴨的烹飪方法多種多樣,但以“白斬”(又稱“白切”)最為著名,因為它最能體現原汁原味。

材料:

1只嘉積鴨(重約2-3公斤),姜25克,蒜25克,鹽適量。

制作:

1.將活鴨的頸部切開放血,用熱水脫毛,在下腹部切開口子,取出內臟,用清水洗凈並擦幹。

2.大火燒開水,加入適量的鹽、姜和蒜(切碎)。水溫達到80度時,將鴨子放入水中焯水,然後用文火浸泡,水溫保持微沸但不要太沸。鴨子煮熟後(鴨子有彈性,用筷子插入鴨子的上腿,不出血血),將其夾起,自然冷卻後將其切成塊,放在盤中並構建成壹個整體。

3.調味:用滾好的鴨湯沖入蒜和姜,擠入酸橙汁(沒有酸橙汁時,用米醋或醋精稀釋代替),加入精鹽、糖和辣椒醬制作而成。酸、鹹、甜、辣。

特點:

皮白而厚,香氣誘人,調料有助於味道,而且爽口,清脆,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