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流行壹個詞“多平臺卡位”。
意思很簡單,不要光關註寫文章了,短視頻,直播,微課平臺,壹個個都得卡,就說寫作平臺,也不要老盯著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現在能讓妳寫出影響力或者有機會變現的平臺,越來越多了。
就說我身邊的小夥伴吧。
哈默,2016年初他還是壹個新媒體小白,2016年中開始默默努力寫自媒體,壹開始是寫微信公眾號賺點打賞,後來積極貫徹自媒體寫作平臺的變化趨勢,開通了今日頭條成為問答簽約作者,開始得到文章流量分成收入,然後壹發不可收拾,入駐壹點號成為“點金計劃”扶持作者,並連續獲得大魚獎金壹個月可以拿到1萬元的額外寫作獎勵,更不要說他壹口氣拿下百家號,企鵝號,網易號等等等等。
上個月,哈默告訴我,居然可以靠寫作業余實現了月入5萬的收入!
連他的室友寫壹點號才壹個多月就能月入2K,我其實都不知道他室友是誰。
現在哈默做頭條分享,報名人超出預期太多,不得不臨時關閉報名通道,還是來了6000多人在線學習,我們壹起合作開的頭條爆款寫作訓練營,頭條電商訓練營,都非常受歡迎,可以說他已經成長為今日頭條壹流運營人才和講師!
雨滴,今年年初還在廈門焦慮,不知道做什麽好,我說妳寫個毛公眾號,妳這樣的人是自帶廣場舞大媽天團團長屬性的,妳應該寫頭條啊。結果她今年4月26號開始寫頭條,完全是開掛的人生。我知道她能寫頭條,沒有想到她這麽能寫頭條,單條問答閱讀量能破千萬,完全讓我目瞪口呆。5月中旬壹點號推出“點金計劃”,我覺得升級到25級才能拿到,這個門檻太高都不想試,3個月後她告訴我,她已經升級到44級,第二個月妥妥壹點金入賬3K多!
這相當於什麽?——1個月就把王者榮耀玩到30級啊!
還有沈小怡,寫美食公眾號,精心原創,做菜拍照美圖寫作壹條龍,累得半死,壹篇文章贊賞不過幾十元,她幹脆學我,把公眾號打賞給關了。現在她把文章發到今日頭條,壹篇文章閱讀量都能有1~2W,由於文章寫得好,頭條指數高,8月份她只寫了9篇文章,流量分成就有2K。
有流量,有分成,上手快,回報還更好,對於玩自媒體寫作的人,不卡位那不是傻啊?
2
為什麽都在談“多平臺卡位”?
背後其實有兩個深刻的變化。
第壹個變化是微信用戶新增速度開始停滯不前,這也導致微信公眾號、朋友圈等平臺發展從高速發展期進入平穩期,在這些平臺上做內容寫作的朋友,不得不面臨流量進壹步被頭部作者瓜分的困境,妳寫得更努力,但觀眾越來越少,當寫作者發現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力難以獲得回報時,自然願意考慮新的平臺。
第二個變化是微信的競爭對手們也註意到這壹趨勢,加上短視頻這個新內容形式興起,同行發現微信公眾號和朋友圈對短視頻分享支持並不是足夠友好,於是借助大數據信息分發推薦的技術平臺,紛紛用“基於大數據的智能推薦信息流”攔截微信的流量,然後推出針對優質作者的平臺扶持計劃,邀請作者轉移平臺。壹手是流量,壹手是回報,妳約不約?
我的觀察是,網絡人群開始呈碎片化分布,不同的人群開始去玩不同的平臺,玩二次元的人其實不關心頭條上又推送了啥,頭條上指點江山的壹群人也不是微信公眾號憂國憂民的那群人,所謂內容消費升級,還不如說每個人都得找到自己能影響和覆蓋的那群人。
壹個殘酷的真相是——大部分寫微信公眾號的人,把自己的寫作能力用於服務三四線城市的人,也許回報更好,這也算壹種降維攻擊吧。
3
有哪些“多平臺可以卡位”?
不算不知道,壹算還真多啊,除了微博,微信公眾號,還有今日頭條、企鵝號、大魚號、百家號、搜狐號、網易號、豆瓣、知乎、簡書、甚至還有領英專欄這樣的媒體。
這些媒體基本上分三類,第壹類是門戶媒體,比如頭條,企鵝號,大魚號等;第二類是有特色的垂直媒體,比如豆瓣、知乎、領英;第三類是新興的壹些寫作平臺,比如簡書。
要搞清楚這麽多平臺如何註冊,如何運營,如何寫作才更容易脫穎而出真不容易,好在我們在2016年就開始系統跟蹤和帶團隊運營,並持續積累了大量的案例,並隨時跟蹤新動態,比如:
有什麽新平臺發布,新福利政策出臺,我們肯定是第壹時間研究第壹時間通關第壹時間搶福利。
我們發現對大部分人而言,他們對這些平臺居然是壹無所知。
我只想說壹點,這些平臺真金白銀掏出2個億,10個億補貼作者的時候,說明後面的廣告主更厲害,廣告主願意投這麽多錢,說明後面的生態鏈已經建設起來了,而妳還以為這個世界只有微博和微信?
真正的落伍不是妳不會,而是妳根本不知道。
所以請記得謝謝我們哈默老師,他為我們總結了九款微博微信之外的主流寫作平臺全攻略,也是我們《新媒體營銷叢書》裏面的第7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