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壹座公鐵兩用橋,全長約1670米,被稱為“萬裏長江第壹橋”。橋頭兩側的橋頭堡是在蘇聯政府支持與幫助下修建的,整座大橋充滿了俄式風格。大橋采用兩層結構,上層是公路,兩側為人行道,下層是鐵路。從大橋到黃鶴樓、辛亥革命紀念館等著名景點很便捷。遊覽大橋,可以和橋頭堡附近的景點壹並遊玩;也可以步行走過大橋,在橋面上遙看武漢三鎮的風光。...
2黃鶴樓
黃鶴樓位於武昌江畔,緊鄰長江大橋,有“天下江山第壹樓”的美譽,是江南三大名樓之壹。因“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詩句而名揚天下,李白、毛澤東等都為黃鶴樓留下詩詞。建於蛇山之上,登上樓頂遠眺,武漢三鎮和長江盡收眼底,視野開闊,是武漢的城市地標之壹。景區內還有大量的石碑、石刻,都是歷代名人的真跡,極具藝術價值。每天10:30, 11:30, 12:30, 14:00, 15:00, 1...
3武漢大學
前身為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創立的自強學堂,後更名為“國立武漢大學”;瀕臨東湖,環抱珞珈山,校園內綠樹成蔭。櫻花名聲遠揚,校園內有櫻花城堡、櫻花大道、櫻頂、珞珈廣場等主要賞櫻地點;其中,“老齋舍”前的“櫻花大道”,是武大賞櫻的好去處。除了櫻花,更值得壹看的是壹幢幢的老建築;珞珈山腰東南的教工住宅群,建築風格整體采用了英式鄉間別墅風格,每壹棟都自有其特點。...
4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
位於武漢武昌東部,故此得名,是中國第二大的城中湖,現為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之壹,分為四個區域:聽濤景區、東湖磨山景區、落雁景區和吹笛景區,四個景區各具特色。毛主席壹生鐘愛東湖,將其稱為“白雲黃鶴的地方”。 ...
5戶部巷小吃壹條街
壹條長 150 米的百年老巷,繁華的早點攤群20年經久不衰,更是匯集了眾多武漢名小吃。石記熱幹面、陳記牛肉面、徐嫂糊湯粉、李桃燒麥、今楚湯包、多乎齋豆皮等武漢本地小吃品牌,都在此起家。戶部巷在任何時候都是人頭攢動,所以在戶部巷吃東西,要有心理準備:壹要不怕人擠人,二要不怕排隊等位子。...
6湖北省博物館
位於東湖畔,是我國重要的國家級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是最值得看的是四大鎮館之寶。由綜合陳列館、楚文化館、編鐘館等仿古建築構成,體現古楚國建築的的建築布局。館內的日常展覽,具有鮮明的古楚文化和古長江文明的特征。每天有編鐘表演,館內展出文物和陳列位可能會因需求而變動,可以依照館內的指示牌進行參觀。...
7漢口江灘
毗鄰龍王廟、江漢路步行街,與黃鶴樓景區相望,是武漢市中心區獨具魅力的景觀中心。 漢口江灘是公園性質的市民休閑場所,與武昌江灘和漢陽江灘壹起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內部公***休閑場所。江灘上最有名的是深秋蘆葦,分布在長江二橋附近,連綿4km左右。在城市中心地帶有如此規模的蘆葦叢,在中國大城市中絕無僅有,是武漢壹道靚麗的風景。...
8江漢路步行街
位於武漢漢口中心地帶,是中國最長的步行街,有“天下第壹步行街”的美譽。這裏適合購物、娛樂和休閑,商鋪林立,小吃、餐廳雲集。購物同時可以吃到熱幹面、周黑鴨、牛肉粉、豆皮等武漢當地小吃。作為曾經的英租界,十幾幢各式風格近代建築壹字排開,整條街就是當地人心中的二十世紀建築博物館。...
9曇華
武昌花園山以北、鳳凰山以南,東起中山路,西至得勝橋,聚集了許多咖啡店和特色小店。1200米的街區集中了幾十處百年老建築,是1371年武昌城擴建定型後逐漸形成的壹條老街。主要景點包括仁濟醫院、文華書院、育嬰堂萬嬰墓等,壹磚壹瓦都刻著老武漢的歷史記憶。各流派建築於此,中西文化交匯,風雨不變百年古街,現已成為武漢的文藝街區。...
10武漢大學櫻花
校內櫻花約1000多株,以日本櫻花、山櫻花、垂枝大葉早櫻和紅花高盆櫻4種為主。櫻花既有侵華日軍當年所留下的“國恥之花”,也有中日恢復邦交後由日本友人多次贈送的“友誼之花”。櫻園是校園內最佳的賞櫻地點,櫻園壹帶以小日櫻花為主,收集了早櫻、晚櫻和垂枝櫻等,花色豐富,絢麗多彩,枝、幹多異且花期不同。武大櫻花開放時間為3月中旬至4月初。 三月中旬櫻花進入盛花期。...
11楚河漢街
中國最具建築特色的城市商業步行街,擁有中國最豐富的商業內容,被譽為“中國第壹商業街”。主體采用民國建築風格,紅灰相間的清水磚墻、精致的磚砌線腳,置身其中,仿佛時光倒流。將極具時尚元素的現代建築和歐式建築穿插在民國風格建築中,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2013年10月開放的杜莎夫人蠟像館是漢街的亮點之壹。...
12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
主體是壹幢紅墻紅瓦的小樓,當地人俗稱“紅樓”,是辛亥革命第壹槍打響的地方。大樓為二層磚木結構西式樓房,建築形式完全依照西方近代資本主義國家議會大廈。北廣場原為清末湖北省諮議局,現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南廣場是紀念辛亥革命壹百周年新修的廣場,其間矗立著壹個紅色三角形建築為辛亥革命博物館。...
13歸元禪
武漢當地最重要的寺院之壹,與寶通寺、溪蓮寺、正覺寺合稱為武漢的四大叢林。 來歸元寺祈福,是很多武漢市民的日常習俗,每年大年初五,數以十萬計的香客都來這裏搶頭香。進入羅漢堂,從任意壹尊羅漢開始,按順序往後數到自己的實際年齡,數到的這尊羅漢的身份、表情和動作,昭示著命運。...
14武昌
充滿了樸實的本地生活氣息,4萬平方米蔥郁的綠帶,和對岸的漢陽江灘相比,裝飾平實,設施簡樸。從戶部巷出來,沿臨江大道往下遊走,經過漢陽門到靠近中山路的地方能看到武昌江灘的標誌。夏日夜晚,很多市民吹江風,看隔江相望的漢口江灘夜景,或者放風箏、抽陀螺和鍛煉身體。...
15晴川閣
建於明代,其名取自著名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與黃鶴樓、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樓閣分上下兩層,沿檐回廊,再現了楚人依山築臺,臺上建樓閣的雄奇風貌,並富有濃郁的楚文化氣息。晴川閣與黃鶴樓相望,江南江北,樓閣對峙,互為襯托,蔚為壯觀,有“三楚聖境”之稱。...
16東湖磨山風景區
磨山景區居東湖中心,三面環水,逶迤六峰,是東湖風景名勝區的六個景區之壹。櫻花品種和規模遠盛於武漢大學,其中有78棵櫻花樹是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贈送給鄧穎超的。景區內除櫻花園之外,還設有多個植物園,最有名的要屬荷花和梅花,每年會舉辦各種賞花節。景區內還設有楚文化遊覽中心,主要景點有楚城、楚市、鳳標、離騷碑、楚才園和南國哲思園等。...
17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位於長江中遊楚文化發祥地——武漢市,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並成立,是全國重點大學、“985工程”、“211工程”、“2011計劃”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被稱作“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縮影”。校園占地7000余畝,依山傍水,綠草如茵,樹木蔥蘢、環境優美,景色秀麗,被譽為“森林大學”,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18東湖櫻花園
武漢東湖磨山櫻園位於東湖梅園近旁的國家5A景區東湖磨山景區南麓,占地260畝,有櫻花樹10000株。園內種植的第壹批櫻花由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贈送給鄧穎超,再由鄧穎超轉贈武漢東湖。絕大部分櫻花是中日雙方1998年***同投資栽種的。武漢東湖磨山櫻園與日本青森縣的弘前櫻花園,美國的華盛頓州櫻花園並稱為世界三大櫻花之都。...
19古琴臺
相傳是俞伯牙和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相遇在此,與黃鶴樓、晴川閣並稱為“三楚勝境”,殿堂前琴臺為漢白玉築成的方形石臺,相傳為伯牙撫琴之處,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湖北省省會,有“九省通衢”之稱。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遊,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科教基地,是中央軍委武漢聯勤保障基地駐所,也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壹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盤龍城遺址有3500年歷史,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發祥地。
中文名
武漢
面積
8569.15平方公裏[1]
外文名
Wuhan
人口數量
1121.20萬人(2019年常住人口)[2]
別名
江城、大武漢、九省通衢、東方芝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