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旅遊飯店業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是本著發展國際旅遊、帶動國內旅遊的宗旨創立的,因此從產生的第壹天起,企業便投身於國際市場,著眼於經濟效益,樹立起競爭意識。當國內其它行業仍在進行從生產型向經營型、從內向型向外向型的轉變時,旅遊飯店業已經在國際旅遊市場上摔打了十幾年,在運作方式、經營理念、營銷觀念等方面已逐步與國際接軌,為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奠定了良好基礎。(二)經營優勢
我國的旅遊飯店業多為中小型企業,實力不強,在國際上並不具備絕對優勢。但是,在這壹點上,我們可以借鑒香港、臺灣的經驗,它們的紡織、服裝、電子加工類企業也多為中小規模,這些企業將它們相對來說更先進或更適宜的技術、產品或管理技能轉移到作為東道國的發展中國家,利用相對優勢,在這些低技術構成的行業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並獲得了成功。如果將這種思路運用到我國的旅遊飯店業中,便會發現我國飯店業對外直接投資的新天地。
1、管理優勢
中國的現代飯店科學化管理,雖起步晚,但已經以壹些優秀飯店和飯店管理企業為代表,迅速接近了國際水平,相對於亞太地區、非洲、拉丁美洲、東歐的壹些旅遊業不太發達、經濟不夠繁榮、觀念較為閉塞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已具備了相對的管理優勢。
自1988年國務院辦公廳下文批準建立飯店管理公司以來,我國現有飯店管理公司十余家,其中上海錦江飯店管理公司在我國影響最大,管理著十幾家飯店,並形成了具有中國飯店管理特色的錦江模式,充分體現當今世界大飯店先進管理經驗的嚴肅性、規範性和中國作為禮儀之邦濃郁的東方情調和人情味,在同國際著名飯店管理集團的較量中站穩了腳,躋身為世界上第75大著名飯店管理公司(《Hotels》,1993)。 總體看來,我國的飯店管理相對優勢,概括起來可為:“堅持國際標準,博采眾長,自成體系”。表現為:(1)信息優勢:在市場調查上, 廣泛收集信息,掌握國際旅遊市場的動態、特點及發展趨勢,以及國際上著名飯店集團化管理的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2 )凝聚力:充分利用東方式管理的人情因素,建立和發展企業內部和諧的人際關系;(3)人才優勢:以飯店管理的國際標準訓練、培養大批中高級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特種專業人才,並聘請外籍管理專家。
2、產品優勢
旅遊飯店所提供的產品是飲食、住宿及盡可能滿足顧客需求的各類服務。中國的飯店業至少可以在以下三個方面具有優勢(在壹定程度上也可以稱為絕對優勢)。
(1)無與倫比的東方美食
膳食供應不僅是飯店招徠顧客的壹大法寶,更是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中國豐富的飲食文化,不僅讓海內外炎黃子孫念茲在茲,更令洋人垂涎三尺。大大小小的中國餐館遍布世界各地,雖然提供的食品已遠非正宗,仍然顧客盈門,可見中國菜肴吸引力之強。我國古代的逆旅客舍就十分註重酒菜質量,現在的飯店更是在開發特色菜肴上狠下功夫,同時註重西式菜肴的供應。膳食供應成為中國飯店業的壹大優勢。
(2)具有東方文化底蘊的情調服務
中國飯店的服務優勢在於以深厚神秘的東方文化為背景的情調服務。這種服務的涵蓋面很廣,形式多樣,強調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FONT></FONT>、東洋文化的差異,將中國的歷史文化、民族風俗、生活習慣、服飾藝術、民族節慶等,融入到服務之中,開發新的服務項目,滿足顧客求新求奇的消費需求(如西安唐樂宮大酒店推出的唐代歌舞)。令人遺憾的是,目前我國的大多數飯店都盲目模仿美國標準化的飯店服務模式,丟掉了自己的特色。但是,只要飯店經營者善於發掘中國文化中的精粹部分,大膽地與服務相結合,就能夠在競爭激烈的飯店服務業中獨樹壹幟。
(3)中國傳統建築設計風格與現代設施設備的完美結合
與高大華麗、規模宏大的美國標準化大飯店相比,中國飯店的園林庭院、小橋流水、宮闕樓閣、雕梁畫棟,往往給人以耳目壹新的感覺,加之內部完善的現代化設施,使得眾多迷戀東方文化的旅遊者能夠同時享受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
3、網路優勢
企業的國際化與其網路優勢有相當大的關系,我國的旅遊飯店業在十幾年的蓬勃發展中,已具備了壹定的網路優勢,表現為:
(1)中國旅遊飯店業在大力吸引外資的同時, 與眾多國際著名飯店集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其中有美國的假日、喜來登、凱悅、華美達、希爾頓、南德爾集團,日本的日航、野村、新大谷、東急、第壹飯店、朝日、大倉、威斯汀集團,法國的雅高、子午集團,瑞士的瑞雅、茂盛賓、瑞士飯店集團,新加坡的聯營國際灑店管理集團和長城公司,英國的豐嘉美集團,香港的新世界、半島、景星、美麗華、王朝、太平洋、香格裏拉集團等(《中國旅遊年鑒》,1993)。由於這些集團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網路中已建立了相當的市場地位,我們的旅遊飯店(特別是合資、合作飯店)可以與這些集團在市場和行銷網絡的交換等方面締結戰略聯盟,借助這些集團在東道國中的網路關系,來建立新的網路,其中較為可行的方案是與其聯合投資,在當地興建飯店,也可維持壹較為松散的合作形態。
(2)中國旅遊飯店業的上遊企業——旅行社, 已在海外建立了較廣泛較良好的關系。1993年,中國國際旅行社實現了世界電腦預訂網的聯網,使它與全球主要國家與地區的35萬個零售商之間建立起更直接更牢固的關系(《中國旅遊年鑒》,1993)。
(3)中國餐館業作為海外投資的先行軍, 積累了許多跨國經營的經驗,在當地已建立了網路關系,為中國旅遊飯店業的進入奠定了壹定的基礎。(三)所有制性質
在當今許多國際企業中,國有企業在國家和國際經濟關系中的相對重要性正在悄悄增長,全民所有制企業在國際化進程中可能具有的優勢已不容忽視。我國的大中型飯店基本上都是國有企業,雖然在經營機制等方面存在相當多的弊端,然而從另壹個角度看,這也有利於政府有計劃地組建國際飯店集團,集壹地甚至壹國之力,將企業推向變化莫測的國際市場。(四)市場機遇
90年代及下個世紀初的世界旅遊業市場的新動態,將有利於中國旅遊飯店業的國際化進程,概括起來,至少有以下幾點:
1、據歐洲旅遊署預計,未來十幾年中,將出現以來自巴西、 墨西哥、阿根廷、委內瑞拉和中東很多發展中國家遊客為主體的市場,這類客源還沒有來得及被國際著名聯鎖飯店集團壟斷,而且他們的消費檔次不高,消費習慣特異,較傾向於選擇價格適中、提供實惠、氣氛協調、經營靈活的中小型飯店。
2、世界旅遊組織於1993年宣布,未來20年中, 東亞太旅遊業的增長速度將領先於其它地區,該地區外來的國際旅遊者的年均增長速度將超過7%,中國、日本、新加坡、泰國、 澳大利亞均屬於建設較好的目的地,而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仍屬於旅遊業欠發達的目的地國家,但它們目前正處於快速建設或恢復時期,中國旅遊飯店業在這些國家具有較多的相對優勢。
3、隨著亞洲國家海外貿易的加強及經濟的發展, 許多居民海外旅行的經濟能力和興趣驟漲,使這壹地區的出國旅遊快速擴大和自由化。其特點為:(1)由於該地區國家之間的血緣聯系和貿易聯系, 這些國家的出國旅遊者選擇目的地時青睞於本地區的旅遊勝地;(2 )隨著亞太地區經濟的日趨活躍,美國、歐洲也將會成為觀光旅遊和商務旅遊的熱點;(3 )該地區的出國旅遊多為國內中產階級的觀光休閑遊和商務旅遊,多選擇定點、短天數、報價中等的旅遊路線,同時公司獎勵旅遊和會議旅遊也正悄然興起。由於亞洲國家的出國旅遊者有相近的血緣關系、文化背景、風俗習慣、消費水平,使中國式飯店的經營服務風格較之美國式標準大飯店更接近於這些顧客的心理需求。
4、行家預測, 許多西方旅遊者由於厭倦了美國式的大飯店風格,對小型飯店的需求會有所增加。而且,“今後並不是只有現代化的飯店才可成功,因為懷古是需求。 或者寫這個也可以。。 /view/b2db16e9856a561252d36f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