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桂花的味道作文

桂花的味道作文

桂花的味道作文

 桂花的味道作文,作文也是壹個人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最佳體現,俗話說書山有路勤為徑,我們寫作文的時候切記用詞要準確,作文裏的情感要基於現實,以下是我輯整理的桂花的味道作文。

 桂花的味道作文1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秋天的雨淅淅瀝瀝的,如針尖,密而小,雨過天晴,秋天也邁著輕盈的步伐迎面而來。家門口的桂花也隨之開了,香味傳到十裏外。愛桂花的左鄰右舍們都爭先恐後來觀賞。桂花壹簇簇、壹叢叢、壹片片,開滿了樹,都快撐不下了啦!

 托住下巴,看向桂樹,不禁想起了童年的美好時光。

 早晨,天剛蒙蒙亮,太陽剛從東邊升起,我伴著雞鳴從睡夢中醒來。壹線光芒射進屋子,閃亮而耀眼。我拽著母親的胳膊,硬把她拽進院中,陪我壹起采桂花。看啊!開得多旺!這壹簇,那壹叢,爭奇鬥艷。妳不讓我,我不讓妳,開滿了花趕趟兒。偶爾也會有鄰居家的幾個孩子在樹下玩捉迷藏,壹不小心撞到桂花樹上。他們急忙地和我們說聲對不起,又急忙和夥伴們壹起玩耍去了。我和母親無奈地笑了笑,繼續幹我們的活去了。

 直到晌午,桂花才算完全摘完,看著滿滿壹籮筐的桂花,滿屋子都飄溢著桂花的清香,沁人心脾。可摘壹筐桂花能幹何用?這可就多了,可以做出桂花圓子;泡茶喝,可以讓淡而無味的白水變成人人愛喝的桂花茶;甚至有時放入鍋中,還能熬出又濃又稠的桂花粥來。

 桂花的用處確實不少,但妳又知道幾個呢?暮地回到現實,不驚壹震,原來這就是童年的味道、桂花的味道。我愛桂花,如今,我們依舊每年去摘桂花,桂花依舊年年旺!

 桂花的味道作文2

 塵封在書頁中的桂花瓣,是我兒時最美的回憶。

 ——題記

 回到家鄉,望著那熟悉的院落,感慨萬千,門前的桂花樹依然挺拔,風兒吹過,桂花好似金色的蝴蝶,隨風纏綿,靜靜飄落,桂花樹下便鋪上了壹層金沙,好像周圍的空氣中也鍍上了美麗的光暈。悠悠的桂花香味,把我帶回到那溫馨的回憶中……

 每年的節假日,我總要在姨婆這邊住壹段時間,所以在我童年的快樂記憶裏,有好多是關於姨婆的。和姨婆壹起的日子總是充滿了新奇。拋開了都市的喧囂和學習、練琴的辛苦,回歸這本真的大自然,放飛自我。

 每天在姨婆的飯香中醒來,飽餐之後,姨婆總是牽著我的手,走遍了鄉村的每壹寸土地。認識了各種花草和野菜、野果。

 姨婆的文化並不高,可像她那樣小時候接受過私塾教育的已屬不易。她認真教我認字,用毛筆沾水在桌上練習。姨婆會的詩歌特別多。我們走過草地,她便會讀“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走過小河邊,她又會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姨婆教的形象,我學的也快,我每背過壹首詩,她總是用草紮制壹個小玩具給我作為獎勵。

 “月宮秋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是攀…”《嫦娥》中的桂花樹姨婆門前就有壹棵,桂花樹的葉子茂盛,像壹把撐開的傘。每到八月,樹上的花蕾就會結出壹朵朵小巧的黃花,嫩黃嫩黃的,壹簇簇,壹串串,在陽光下閃著油光,湛藍的天空作為底色,更映襯出它的嬌嫩,倍顯溫馨。也就在這個時候,姨婆會摘下泛光的桂花,開始做桂花糕,雪白的糯米上綴著幾朵桂花,讓人不舍破壞這美好,輕輕的咬上壹口,香噴噴的甜,軟糯糯的香,壹股糯米和桂花柔和的香氣直沖味蕾。全身便充滿了桂花的氣息。

 午後,姨婆總是躺在樹下的藤椅上,給我講著桂花樹的故事,我聽壹會兒,到桂花樹下玩壹會兒,姨婆總是慈祥的笑著,視線壹直圍著我,嘴裏還輕輕的說著:“慢點跑…”。細細的桂花落在她身上,夕陽的光暈勾勒出姨婆那美麗的輪廓。這壹刻定格在我永遠的記憶裏,也深深地刻在我的生命裏。

 飄香的桂花依然悠悠的開著……

 可姨婆,已離開我很遠很遠……

 打開那塵封的書頁,珍藏的桂花已泛黃幹枯,可那淡淡的幽香,依然彌漫在我心裏……

 願那溢香的桂花的味道,開盡我對您無盡的思念。

 桂花的味道作文3

 若要說說心底深處那份最執著的記憶,我馬上會想起奶奶煮的面線糊,它的味道清香恬淡,飄忽而又綿長,如風箏引線,緊緊地拽著我的思緒,無論我走多遠。

 小時候,我常在奶奶家居住。奶奶最拿手的,也是最平常無奇的壹道菜,便是面線糊了。每周,奶奶定有幾次煮面線糊,而且會隨四季而改變面線糊裏的“內容”。八月,桂花開了,如綠葉中嵌著壹團團小黃毛球兒,香飄十裏,也格外引人註意。奶奶便領著我,拿著袋子,搬來椅子,去搖院子裏的.桂花。

 奶奶先掃凈地面,然後在桂花樹下鋪壹圈的報紙,我踩著椅子,定住腳跟,兩手握住桂樹那細瘦的枝幹,有節奏地,壹下壹下地,搖動桂樹,樹葉嘩嘩響,落英繽紛,地上繁星點點。壹直到奶奶說:“夠了,夠了,下來吧!”,我仍不知疲倦地搖著桂樹。奶奶笑著,“好了,小饞蟲,夠多了……”“奶奶,妳的頭上長花了,像星星壹樣,好漂亮啊!”我格格笑個不停,笑聲回蕩在滿是朝陽的院子裏。

 奶奶將搖來的桂花放入清水裏,輕輕地淘洗幹凈,擱在壹邊。在壹鍋沸水裏,扔進幾塊冰糖,打下壹碗蛋花,撒下細碎的蔥花和被剁了幾刀的桂花,最後撒入小撮未加鹽的面線,攪拌攪拌,慢火燉煮。我則在壹邊饞巴巴地盯著。“好了,小饞貓,快來吃嘍!”“早來了!奶奶。”幾個躥跳,歡呼雀躍地坐在椅子上,也不顧燙,就利索地往嘴裏送,囫圇吞棗而不知其味。等壹碗差不多完了,就突然會有壹雙筷子夾了壹點桂花進碗,我猛然擡頭,恰好對上奶奶那含笑的雙眸,我從她的眼裏看到了溫柔的漣漪蕩漾。她笑問:“啥味啊?”“沒——沒啥味!”我嘟著嘴蹭著腳,“再來小半碗嘗嘗!”奶奶笑得合不攏嘴。我不好意思了,低頭默默細品:綿軟的面線,黃白相間的蛋絲,還有星星點點的桂花,與舌尖纏綿在壹起,味道清甜而不膩。真是“才下舌尖,又上心間”。再看那碗面線,湯色淺黃澄澈,吸足水的桂花飽滿剔透,用勺子攪動,它們便在湯中上下翻滾,翩翩起舞,綻放在潔白的瓷碗裏。那碗裏,青是柳梢青,白是霜雪白,面線光滑纖細,忘不了那迷人的色彩。“奶奶,再來壹碗!”我笑了。閉了眼,我想:“這是雞蛋的味道,這是香蔥的味道,這是桂花的味道……呵,好香!”

 後來,我因讀書離開了奶奶,時光帶走舌尖上的味道,卻帶不走記憶裏的味道。又是八月,終於又見奶奶,還有桂花面線,它的味道如往日壹般。“香!真香啊!”壹碗已盡,回憶卻揮之不去,依舊清香恬淡,這不僅是美食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更是親情的味道!

 也許,對於遊子來說,只有故鄉的味道,才能稱得上是美食。因為它沈澱了太多歲月的難忘記憶,揉進了親情與思念,讓離開故土的人們將它珍藏於心,永遠念著故鄉,永遠向著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