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蔬菜
蔬菜是涮羊肉不可或缺的配菜,蔬菜也深受大家的喜愛。壹般涮羊肉的常見配菜有山藥、菠菜、白蘿蔔、胡蘿蔔、生菜、大白菜、豆芽、薯片、西紅柿、蓮藕、冬瓜、竹筍、韭菜、香菜等。
2.蘑菇
涮羊肉其實是羊肉火鍋的壹種。它的主要成分是羊肉,但必須添加其他配菜進行搭配。蘑菇也很受歡迎。常見的有蘑菇、平菇、香菇、金針菇和茶樹菇等。
3.肉
雖然涮羊肉的主角是羊肉,但很多人還是喜歡點壹些其他的肉壹起吃。比如墨魚丸子、肉丸、蝦肉丸、火腿腸、蟹肉棒、親親腸、午餐肉、波波腸、肥牛、毛肚等等。
4.粉末和面粉
配菜可以改善涮羊肉的味道,也豐富了壹鍋涮羊肉。壹般面粉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紅薯粉、火鍋面、粉條、腐竹、豆腐。
涮羊肉的飲食文化
據說涮羊肉是由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推廣開來的。
中國的火鍋歷史悠久。浙江等地出土了壹種5000多年前與陶壺壹起使用的小陶爐。它可以很容易地移動,可以被視為火鍋的初級形式。北京市延慶縣龍慶峽山戎文化遺址出土的春秋時期青銅火鍋,有加熱的痕跡。
奴隸社會晚期出現了小型青銅鼎,高不到20厘米,口徑約為15厘米。有的鼎與爐合二為壹,即在鼎內鑄有夾層,將鼎腹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部有壹個用於餵炭火的開口,周圍挖空用於通風煙孔。
有的鼎肚子比較淺,中間有壹個炭盤。人們稱這種鼎為“溫鼎”,它小巧方便,可以說是壹種較好的火鍋。漢代出現了壹種叫“染爐”“染杯”的小型青銅器,其結構分為三部分:主體為炭爐;上面有食物的杯子,容積壹般在250到300毫升;下面有壹個炭火托盤。
可以推斷這是古代單身人士使用的小火鍋。唐宋時期,火鍋開始流行,官員和名人舉行宴會並準備更多的火鍋。五代時有火鍋五格,分五格供客人涮。當時火鍋也叫暖鍋,壹種是銅制的,壹種是陶制的,主要用來煮肉。
到了清朝,各種火鍋搭配火鍋已經成為宮廷的冬季美味。嘉慶皇帝登基時,在盛大的宮廷宴會中,除了美味佳肴、土地和水之外,還專門用1650個火鍋招待客人,使其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火鍋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