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性格倔強,從不輕易妥協,但對這世間的蕓蕓眾生,永遠心懷悲憫?
孔明珠小傳
孔明珠,女,漢族,祖籍浙江桐鄉,生於上海。大學中文系畢業。出版社工作10年,後東渡日本,90年代開始寫作。曾任《交際與口才》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以小說、散文創作為主,在全國多家報刊開設?孔娘子?品牌美食隨筆專欄。已出版十四本專著,以及大量散文隨筆。作品關註上海百姓日常生活、中日文化差異。近年以?明珠**?、?東方明珠?網名活躍於網絡,個人新浪博客?孔娘子廚房?,新浪微博ID:明珠** 。
[專訪]
安妮:孔老師,看過妳的很多書,很喜歡妳的文字,字裏行間,點點滴滴都透露出妳是壹個優雅,知性,樂觀的女人,很好奇,是怎樣的成長歷程造就了妳這種性格?
孔明珠:優雅、知性這些東西都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但壹個人是不是樂觀,我覺得壹定和性格有關系。性格開朗才能積極樂觀面對生活。我出生的時候,我父親已經50歲了,上面還有6個姐姐哥哥。雖然我是阿末頭,但是真的沒享過什麽福。從我記事起,我的父親就在各種運動中被沖擊,家裏大大小小被抄過5次,最後連被子都被抄走了。那時候我的哥哥姐姐都陸續離開上海,有的去新疆,有的去安徽,有的去務農,我母親去五七幹校勞動,家裏就剩我和父親兩個人,父親身體不好,每天?買汏燒?的任務就落在我身上,那時候我才小學四、五年級,天天早上拎著籃子去買菜。生活的艱辛,我很早就開始承擔了,而且還有經濟上的拮據,物資上的匱乏,蠻苦的,說實話。當然,我能回憶起的,還有壹些美好的記憶,比如我父親喜歡美食,即便是那麽困難的生活條件下,他會想方設法讓粗茶淡飯變得有滋有味,這也是壹種苦中作樂。我覺得,從小在逆境中成長的人,會更容易以樂觀的心態看待生活。
安妮:我覺得在妳的舉手投足之間有壹種與生俱來的大家閨秀氣質,旁人學也學不來的,我猜測壹下,妳的祖輩是富貴之家吧?
孔明珠:我父親的祖上是烏鎮的好人家,家業非常宏大,只是到了我祖父那壹代,逐漸敗落,作家木心知道嗎?他和我父親家是鄰居,他家的宅院與孔家的花園僅壹墻之隔,木心家做的是米生意,而我祖父當時做的是南貨生意。
安妮:孔家的花園?是庸園吧?
孔明珠:對,我父親的曾祖父慶增公親手建了壹個占地十多畝的花園,?庸園?,裏面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假山魚池,花草果樹枝繁葉茂,在當年的烏鎮是很有名的。而且慶增公樂善好施,每到逢年過節,或者花期,花園都是對鄉親們免費開放的。這個花園現在只存在於我父親寫的烏鎮故事裏,因為1940年的時候,庸園被日本侵略者焚毀,成為壹片廢墟。父親憤怒之余,記下《庸園劫灰錄》壹文,詳細描寫了花園的盛衰,當然,也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裏。
安妮:女作家毛尖評妳的書《孔娘子廚房》,有壹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這個女人,壹定是嫁得太好了,否則,壹個家常蠶豆怎麽有如許花頭,還能想到男人的劍眉??能說說妳的家庭嗎?
孔明珠:哈哈,我就是壹個普普通通的上海女人,嫁個老公,生個孩子,日子壹天壹天過下去,平平淡淡。越是平淡的,滋味越是回味悠長。我家先生也姓孔,所以我家妞妞的小名就叫孔孔。妞妞現在美國工作,她在美國讀完碩士後在壹家會計審計所上班。
安妮:妳覺得自己是壹個幸福的女人嗎?
孔明珠:妳知道嗎?壹個人的幸福指數是由安全感決定的。我壹直是壹個比較依賴安全感的女人,情感上是,消費觀念上是,居住環境上也是。舉個例子,退休後我去妞妞那裏住了兩個月,給我最大的感受是,美國人的那種平和與放松。走在路上,素不相識的人和妳壹對上眼神就打招呼了,遇到困難會有人上來問,需不需要幫忙?有壹次,妞妞帶我去色拉店吃晚飯,自助的,7.99美金壹人,飲料不算,色拉、點心和水果盡管去拿。我奇怪門口沒有人看管,只有壹個收錢的賬臺,兩邊的通道自由走進走出,人沒付錢很有可能啊。我表示驚訝,妞妞告訴我,在美國沒人會這樣做的,美國人與人之間是很信任,很尊重的。可是在國內,我覺得似乎少了這種彼此信任的感覺。當然,我承認,我是壹個幸福的女人,因為我的幸福就在我的手裏,我看得見,我觸摸得到,我能體會到家人、好友、親朋的關愛。其實,幸不幸福是壹種感覺,和物質,名利沒有關系。
安妮:都說壹個人的家庭環境是很重要的,妳的寫作是不是和妳父親孔另境是壹個文學家有關?或者說也受了姑父茅盾先生的影響?
孔明珠:我父親雖然是文學家出版家,可是到了我長大的時候,家裏基本上已經被抄光了,僅剩的就是壹些魯迅的書或毛選。但那個時候我有壹個很好的機緣?去篆刻家陸康的爺爺陸淡安家裏借書看。爸爸給我們開書單,有他自己想看的和給我們兄弟姐妹看的。因為當時陸家是少數沒有受沖擊的文人家庭,我因此而看了很多名著,養成了愛看書的習慣,也為我現在的寫作打下了基礎。至於茅盾先生,是我非常敬愛的壹位長輩,我的姑媽孔德沚嫁給了茅盾先生,姑媽比我父親年長許多,奶奶又去世得早,是我姑媽和姑父把我父親拉扯大的,應該說是我父親受茅盾先生的影響更大壹點,當然我也很喜歡看茅盾的作品。
安妮:是什麽時候萌生了寫作的念頭?
孔明珠:我開始寫作是比較晚的,大概在1990年吧,那時我剛從日本回來,之前我在上海文藝出版社工作,去日本時是辭了工作去的,所以出版社回不去了,賦閑在家,沒什麽事做。有壹天看電視,演的是壹個王朔的劇集,裏面有個女孩得了腎病,無法工作了,不過她說了壹句王朔式的?痞話?:?大不了當作家呀。我想是啊,於是我就開始正式寫作了。
安妮:那時寫的第壹部長篇小說是什麽?
孔明珠:《東洋金銀夢》,寫的是上海人巴拉巴拉東渡日本的生活,中國人在日本其實是蠻辛苦的,幹日本人不肯做的工作,還要受歧視。我當時在日本的居酒屋打工,洗碗,見識了很多日本中下層的普通百姓,有些人真的很有故事,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萌發了想把身邊的小人物的瑣事記錄下來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