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烘焙是如何分類的?

烘焙是如何分類的?

第壹部分是原材料基礎知識。

1.制作面包、糕點、蛋糕應選用哪些技術規格的小麥粉?

答:

1.面包:應選用面包專用粉,即蛋白質含量11.5~13.5%,濕面筋≥33%,灰分≤0.6%,粉質儀穩定時間≥10.0min的高筋面粉。

2.糕點、蛋糕:應選用糕點、蛋糕專用面粉,即蛋白質含量為7-9%,濕面筋≤24%,灰分≤0.55%,粉質儀穩定時間≤2.0min的低筋面粉。

2.面粉、酵母、水、鹽、糖、雞蛋、奶粉、乳化劑在面包、糕點、糕點產品中分別起什麽作用?

答:

1.面粉:產品的“骨架”或“框架”是維持產品形狀和結構的基本原料。

2.潤滑脂:

(1)增加營養和風味。

(2)面團坯體可塑性增強,有利於成型。

(3)調整面筋的膨脹度,降低面筋強度。

(4)保持產品柔軟,延長保質期。

(5)使產品酥脆。

(6)可充氣發泡,使產品體積膨脹。

3.糖:

(1)增加營養,提供熱量,也是面包和發酵蛋糕中酵母生長的營養物質。

(2)改善面包和焙烤油炸糕點的顏色和外觀。

(3)改善口感,增加產品的甜味。

(4)是產品的風味。

(5)是產品的防腐劑和防腐劑。

(6)它是糕點面團的谷蛋白還原劑。

(7)它是蛋糕的凝固劑。

4.雞蛋:

(1)是蛋糕起泡機。

(2)它是壹種面團改良劑。

(3)是產品的防腐劑。

(4)改善產品的顏色。

(5)增加產品的香氣。

(6)增加產品的營養價值。

5.奶粉:

(1)增加產品的營養價值。

(2)改善產品的顏色。

(3)它是壹種面團改良劑。

(4)它是壹種產品防腐劑。

(5)是壹種產品品質改良劑。

(6)調節面團發酵速度。

(7)提高面團的吸水性。

6.水:

(1)使面粉蛋白質吸水形成面筋“骨架”,使澱粉吸水糊化,溶解各種原料,形成均質面團。

(2)控制面團的軟硬。

(3)控制面團溫度。

(4)延長面包產品的保質期。

7.乳化劑:

(1)乳化、混合、均質各種物料。

(2)提高面團強度,增加面包體積。

(3)是產品的防腐劑。

(4)是蛋糕的起泡劑。

8.酵母:是壹種生物發酵劑或膨松劑,面包體積膨脹,組織疏松柔軟。

9.鹽:

(1)調節面團發酵速度。

(2)改善產品風味。

(3)增強面團強度。

(4)改善面包的內在色澤和亮度。

3.化學膨松劑主要用於哪些烘焙食品?起到什麽作用?有哪幾種產品?最常用的產品有哪些?這些膨松劑各有什麽優缺點,分別適合哪些烘焙食品?

1.化學膨松劑主要用於蛋糕、糕點、餅幹。

2.化學膨松劑主要起到擴大蛋糕、糕點、餅幹體積,疏松組織,改善口感的作用。

3.化學膨松劑有復合膨松劑(發酵粉)、碳酸氫鈉(小蘇打)、碳酸氫銨(大螺絲刀、臭堿、臭螺絲刀)。

4.最常用的化學膨松劑是復合膨松劑(發酵粉)。

5.化學膨松劑的優缺點:

(1)復合膨松劑:膨脹能力小,膨脹速度慢,使產品橫向膨脹(即水平膨脹),使產品內部結構均勻細膩,適用於各種蛋糕、糕點、餅幹等。

缺點:使用過多會造成產品表面黑點過多。

(2)小蘇打:與復合膨松劑基本相同。

缺點:但不適合重油餅,會產生皂化反應,使產品產生令人討厭的“皂味”

(3)碳酸氫銨:膨脹容量大,膨脹速度快,使產品垂直膨脹(即上下垂直),使產品體積更大,內部結構更疏松。

缺點:不適合單壹使用,產品內部結構不均勻粗糙,毛孔粗大多;不適合含水量高的產品,會使產品有強烈的刺激性“氨味”,像“尿素”味。

4.影響酵母生長活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

1.面團溫度:適宜溫度在27~32℃之間,最佳溫度在27~29℃之間。溫度過低,酵母活性不強,甚至活性停止,面團無法正常發酵;溫度過高,酵母活性過強,面團發酵過快,面團提前發酵,導致發酵不充分;同時酵母老化過快,容易產生雜菌。

2.面團的pH值:酵母適合在酸性條件下生長,最適pH值在5-6之間;不適合在堿性條件下生長;當pH < 4或pH > 8時,酵母活性大大降低。

3.耐糖性:酵母活性分為適應低糖環境的耐低糖酵母(面包配方中糖含量小於7%);適應高糖環境的耐高糖酵母(面包配方中最高含糖量為25%)。

4.耐鹽性:鹽用量> 1%,即對酵母活性有抑制作用,壹般不超過3%。

5.水分:面團多加水有利於提高酵母活性,面團發酵速度快。

6.營養:最重要的是補充氮源。經常添加的營養物質是氯化銨和硫酸銨。

5.蛋糕油的主要成分、作用和優點是什麽?

答:

1.主要成分:多種復合乳化劑。

2.主要功能:是蛋糕發泡劑。

3.主要優點:縮短了打漿時間,提高了蛋糕面糊的穩定性,改善了蛋糕的品質,增加了蛋糕的體積,延長了蛋糕的保質期,提高了產量。

植物脂肪霜的主要成分、作用和優點是什麽?

答:

1.主要成分:植物脂肪,輔助成分包括乳化劑、增稠劑、天然色素、糖漿、鹽等。

2.主要功能:作為裝飾蛋糕表面的裝飾材料。

3.優點:(1)不含動物脂肪,不含膽固醇,熱值低,營養保健價值高(2)發泡快,泡沫穩定性強,保形性好(3)不油膩,清新爽口。

7.面包添加劑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是什麽?

答:

1.硬挺劑:主要作用是加強面團強度。常用的物質有Vc、ADA、面筋(活性面筋)。

2.乳化劑:其主要作用是面包防腐劑,也有強化和改善面筋的作用。常用的有SSL、CSL、單甘酯等。

3.酶制劑:主要作用是促進面團發酵,還有強筋增白的作用。通常使用的是真菌α-澱粉酶,

葡萄糖氧化酶、脂肪氧合酶等。

4.增白劑:主要作用是提高面粉的白度。通常使用過氧化苯甲酰(BPO)。

八、香料在食物中的作用

答:

1.輔助作用:由於缺少香氣,有些食物需要使用適合其香氣的香精來輔助其香氣。

2.穩定化:由於地理、季節、氣候、土壤、栽培、收獲和加工的影響,天然產物的香氣往往不穩定。香精的香味在各批次中基本穩定。加香後能在壹定程度上穩定天然產物的香氣。

3.補充作用:有些產品在加工過程中失去了大部分原有的香氣,需要使用與其香氣特征相對應的香精來增香,這樣香氣才能得到補充。

4.賦香作用:有些食品本身沒有香味,通常選用香型明顯的香精,使成品具有某種類型的香味和香氣。

5.風味矯正:有些食物有壹種不可接受的氣味,人們願意通過選擇合適的風味來矯正他們的氣味來接受它。

6.替代:難以直接使用天然產品時(原料供應不足、價格成本高、加工技術困難等。),用相應的精華替代或部分替代。

九、正確科學地使用蛋糕和餅幹中的香精香料

1.選擇合適的時間添加。香精香料有壹定的揮發性,應盡量避免高溫,盡量采用後加香法。

2.按照科學合理的順序添加。壹般香精香料在堿性食品中不穩定,會阻止其與堿性物質反應,破壞食品的色、香、味。

3.掌握合適的用量。

4.香精香料的合理搭配。混搭的原則是接近的香型更容易搭配。

(1)水果味可以相互搭配,壹般壹種為主,另外兩種為輔。

(2)幹果香精可以相互搭配。

(3)牛奶可以互相搭配。

5.在選擇香精時,應盡可能與擬添加食品的主要原料的香氣、色、味、口感、齒感相壹致,相互協調,形成全方位的“立體口感”,避免串味。

6.添加量要適當,香味不能太濃太重,以免適得其反,吃後惡心,影響人的食欲。

7.在選擇每壹種特定的風味時,我們還應該註意要添加的食物的質量標準。

8.根據不同的產品選擇相應的口味。

十、蛋糕、餅幹應該選擇什麽類型的香精?

1.糕點餅幹要選:水油精、油精、粉精。

2.果凍要選:水精、水油精、油精、粉精、調味精。

食用色素的分類、特性及正確應用

答:

食用色素按來源可分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

合成顏料色澤鮮艷,顏色穩定,使用方便。但大部分合成色素都屬於煤焦油燃料,沒有營養價值,對人體也或多或少有毒有害,使用時要嚴格控制用量。

我國允許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有莧菜紅、胭脂紅、檸檬黃、日落黃、靛藍。規定使用的合成色素量為胭脂紅和胭脂紅< 0.05g/kg,檸檬黃、日落黃和靛藍< 0.01 g/kg。

第二部分:面包基礎知識。

1.有哪幾種面包?

答:有主食(甜面包)、快餐面包、果蔬面包、油炸面包、糕點面包、營養保健面包等。

二、面包的加工方法有哪些?

答:有壹級發酵、二級發酵、三級發酵、快速發酵、液體發酵、低溫發酵、過夜面團法、冷凍面團法等等。

第三,寫出壹次發酵的工藝流程。

答案:配料→面團攪拌→面團發酵→面團分離→和面→中間醒發→面團壓片→成型→板(模)→醒發→烘烤→刷油→冷卻→切片→包裝→成品。

4.面包配方有多少種表示法?並且單獨寫壹份面包食譜?

答:

1,烘焙百分比配方:面粉100%,酵母2%,水55%,鹽1%,糖15%,雞蛋6%,奶粉4,面包添加劑1%。

2.實際百分比配方:面粉55%,酵母1%,水30%,鹽0.5%,糖8%,雞蛋3%,奶粉2%,面包添加劑0.5%。

5.和面有什麽工藝要求?

1.進料順序:

第壹步:加入水、糖、雞蛋和面包添加劑,攪拌均勻。

第二步:加入面粉、奶粉和酵母,攪拌至面團初步成型。

第三步:加入油,攪拌至基本形成面筋。

第四步:最後加鹽(即後加鹽法),攪拌至面筋充分膨脹。

2.面團溫度及控制方法:

(1)壹次發酵面團:27~29℃。

(2)二次發酵種子面團:24 ~ 25℃;主面團27~29℃。

(3)面團溫度控制法:只有合適的面團溫度才能保證酵母的正常發酵。

使用不同的水溫來控制面團溫度。

用冰水控制面團溫度。

車間安裝空調以保持恒溫。

d、冬季可提前用熱水加熱混合罐;在夏天,冰水可以用來冷卻混合罐。

將攪拌好的過熱的面團放入冰箱冷卻。

f適當減少或增加和面時間,減少或增加摩擦熱,提高或降低面團溫度。

g夏天可以提前加入油和鹽,減少攪拌時間,防止面團過熱。

h攪拌時間控制:使用變速攪拌機,壹般需要10~12min。應以面筋的充分形成和膨脹為標誌。

6.影響面團攪拌的因素有哪些?

答:

1.小麥的面粉強度。

2.攪拌機是否變速。

3.面團加多少水?

4.水質有軟有硬。

5.面團溫度過高或過低。

6.面團的pH值高或低。

7.輔助原料:鹽、糖、奶粉、油脂、面團改良劑、乳化劑。

7.面團發酵有什麽工藝要求?

答:

1.發酵室工藝參數:溫度28~30℃,相對濕度70%~75%,發酵時間視不同發酵方法而定。

2.如何判斷發酵是否完成:

(1)面團下落法

(2)手摸面團法

(3)手拉面團紡紗法

(4)鼻子聞面團法

(5)面團溫度測量方法

(6)面團pH值的測定方法。

8.影響面團發酵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

1.酵母用量。

2.面團溫度。

3.面團的pH值。

4.鹽、糖和酵母營養素的用量。

5.面粉強度。

6.向面團中加水。

9.中間打樣的作用和工藝要求是什麽?

答:

1.作用:將揉圓後張力和彈性較高的面團松弛,降低彈性和韌性,便於後續加工;恢復酵母產生氣體,調整面團的質地。

2.工藝要求:中間醒發室溫度27~29℃,相對濕度70%~75%,中間醒發時間12 ~ 18分鐘。

10.面團壓片的作用是什麽?

答:排出中間醒發後面團中不均勻的大氣泡,使面團中的氣體分布均勻,得到組織均勻的面包產品。

XI。醒發技術對面包質量有哪些影響?

答:

1.醒發室溫度:38~42℃壹般有利。如果溫度過高,面包坯的外皮容易幹燥,成品面包的外皮粗糙;醒發速度太快,面包坯提前醒發,導致成品面包體積小。溫度太低,要很久才能醒。同樣,面包體積小,內部組織緊密,不松散。

2.喚醒室內相對濕度:壹般85%~90%。濕度過低時,面包坯表面幹燥,導致面包體積小,著色差;濕度過高時,面包坯表面有水珠,容易塌陷,成品面包表面有氣泡和白點,顏色不好,面包中間凹陷。

3.醒發時間:根據不同的工藝方法,壹次發酵需要較長的時間;二次發酵法的醒發時間較短。

4.正在醒發的面團遇到突然停電怎麽辦?

(1)立即啟動備用電源。

(2)立即將面團收集在壹起,作為下壹批面包的種子面團。

12.面包烘焙過程的工藝要求是什麽?

答:

1.面包烘烤調節:采用三段溫區控制,即初溫區(180~185℃)、中溫區(200~210℃)和高溫區(220~230℃)。

2.火候控制:便於面包膨脹、定型和上色。

3.烘烤時間控制:根據品種、大小、形狀、爐溫、模具烤盤、爐內濕度等因素。

4.烘箱的選擇:根據生產能力;可以分別控制上下火;帶有加濕和濕度控制裝置;節能降耗。煤氣爐現在很受歡迎。

13.面包在包裝前應該在裏面冷卻到多少溫度?

答:應該冷卻到32~38℃。

14.面包保鮮的方法有哪些?

答:

1.使用面包防腐劑:乳化劑、酶制劑等。防止澱粉重結晶和老化。

2.使用包裝:防止面包水分流失過快。

3.盡量用二次發酵和壹次發酵,不要用快速發酵,讓面團“徹底”。

4.盡可能增加面團的吸水率,使面團略軟。

5.用變速高速攪拌機將面團“調勻”,使面筋充分成型膨脹。

6.面包空白在被喚醒的時候,應該是完全“清醒”的。

7.面包烘烤時要充分“烤熟”。

8.面包冷卻時要充分“冷卻”。

9.配方中盡可能使用高筋面粉;並適當使用膨化玉米粉、米粉、變性澱粉、大豆粉、黑麥粉等。適當增加糖、奶粉、雞蛋、油脂的用量,以上原料對延緩面包老化、提高保質期都有很好的作用。

15.面包變質的現象和原理是什麽?如何防止面包變質?

答:

1.腐敗:(1)面包發粘,細菌引起。⑵面包表面長黴:黴菌引起。

2.防腐方法:(1)檢查原輔材料。⑵定期對車間工具進行消毒。(3)烘烤後的面包中心溫度應達到85℃以上,然後冷卻至38℃以下再包裝。(4)低溫包裝儲存。⑸使用防黴劑。

第三部分:中點的基礎知識。

1.中點有哪些幫派?

答:京味糕點、廣式糕點、蘇式糕點、楊式糕點、潮式糕點、寧紹式糕點、福建式糕點、高橋式糕點、川式糕點、雲南式糕點、秦式糕點、臺式糕點等等。

二、中點分為幾類產品?

答:焙烤制品、油炸制品、熟制品、熟面制品和其他制品可分為五類。

3.設計中點產品配方要考慮哪些因素?

答:

1.科學的

2.流行

3.區域性

4.特質

季節性

6.風味特征

7.營養和保健

8.原材料的來源

第四,設計中點公式要達到什麽樣的平衡?

答:

1.幹濕原料之間的平衡。

2.堅韌和柔韌原材料之間的平衡。

3.柔性原材料之間的平衡。

動詞 (verb的縮寫)有哪些堅韌的原材料?什麽是柔性原料?

答:

1.韌性原料:面粉、奶粉、鹽、雞蛋等。

2.柔性原料:油、糖、糖漿、蛋黃等。

6.中點公式有哪些表現形式?

答:

1.烘焙百分比。

2.實際百分比。

7.中點有幾種面團?每種面團的特性是什麽?分別做什麽樣的中點產品?

答:

1.水油面團:有壹定的面筋,延展性好。主要用作糕點結皮糕點,也可單獨用於餡料制品。

2.酥皮面團:屬於塑性面團,沒有筋,不能單獨使用。它只用作糕點的內層夾心。

3.酥面團:屬於塑性面團,基本沒有面筋。主要用於重油的酥脆產品。

4.糯面團:包括以下兩種面團

(1)強筋面團(即水拌面團):面筋強,韌性大,主要用於油炸。

(2)弱筋面團(即酥脆面團,又稱混糖面團):面團的面筋和韌性比面筋面團稍弱。

主要用於炒菜和做餡。

5.糖漿面團:有壹定的韌性,可塑性好,主要用於漿包餡的中間點,如廣式月餅。

6.發酵面團:屬於面筋面團,主要用於煎、蒸、酥的中點。

7.米粉面團:包括水磨面團、冷混合面團、熱混合面團和打漿面團。主要用於煎炸和各種糕點的中點。

8.影響面團品質的因素有哪些?

答:

1.原輔材料的影響

(1)糖和油:它們可以限制面筋的形成。用量越多,面團面筋越少,可塑性越強,可以降低面團的面筋。

(2)澱粉:使用適量的澱粉可以稀釋面團中的面筋濃度,降低面團面筋,增加可塑性。

(3)雞蛋和奶粉:能增強面筋網絡的強度,提高面團的彈性和韌性。

2.混合過程的影響

(1)投料順序:先將水和糖充分融化,加入油脂後充分乳化均勻。中間加入膨松劑、香精、香料。最後,將發酵粉混入面粉中,然後攪拌成均勻的面團。

(2)攪拌時間:酥皮面團和酥皮面團需要快速短時間攪拌,形成均勻的面團,防止“面筋”。其他種類的面團要長時間攪拌,形成合適的面筋,產生壹定的韌性和延展性。

3.面團靜置效果

(1)脆皮面團不需要靜置,要馬上定型。不然夏天筋會“油”的。

(2)糯面團、發酵面團、糖漿面團、水油面團都需要靜置松弛壹段時間,以降低面團的彈性和韌性,增強延展性和可塑性,改善加工性。

4.水溫的影響

(1)常溫水:有利於面粉吸水,能充分形成面筋,增強面團韌性。

(2)較高溫度的水(> 70℃):澱粉吸水糊化,面筋變性凝固,可縮短攪拌時間,使面團快速成型,彈性和韌性降低,可塑性增強。制作酥皮面團時,應使用溫度較高的水。

(3)低溫水(20℃左右):面粉吸水慢,攪拌時間長,面團成型慢,增強面團的彈性和韌性。制作面筋面團時,應使用溫度較低的水。

5.加水的影響

加水量要根據不同產品的配方和質量要求來確定。

(1)發酵面團、水油面團、面筋面團:因為要求有壹定的彈性和韌性,所以加水量高。

(2)脆皮面團、糖漿面團、弱筋面團:因為不需要有彈性或稍有彈性,所以加水量較少。

(3)配方中糖漿、雞蛋、油用量高時,加水量會減少。反之,加水量會增加。

9.做糕點要註意哪些問題?

答:

1.酥餅壹般不使用各種糖漿,因為糖漿吸濕性強,保水性好,導致產品不酥脆。

2.嚴格按照投料順序進行攪拌,各種原料要充分乳化均勻,防止“上油補強”。

3.攪拌時間要短,速度要快。要攪拌壹次,攪拌均勻,防止面團面筋。

4.使用溫度較低的水(約18-20℃)。溫度過高,面團容易結筋,容易出油,結筋。

5.醒發面團不需要靜置,面團調好後馬上就定型了,可以隨意使用。如果放置時間過長,面團會失去油脂和面筋,產品也會失去酥脆的口感。

6.制作酥面團後禁止加水,否則容易變硬,嚴重影響產品質量。

X.準備糕點需要註意哪些問題?

答:

1.只用面粉和油,從不加水。

2.最好用固體油脂,比植物油有更好的分散性、潤滑性和酥脆性。

3.嚴禁用熱油擦拭面點,防止面點散開。均勻徹底地擦拭

4.用固體油的話搓脆的時間更長;用植物油的時候要擦均勻。

5.做糕點時千萬不要加水。

XI。制作水油面團需要註意哪些問題?

答:

1.面團用油量:壹般為65438+面粉的05%-20%,使用高筋面粉時經常用油;用低筋面粉的時候少用油。

2.加水:壹般是面粉的40%-50%。水太多,面團又粘又軟,無法成型。如果加的水太少,面團缺乏壹定的韌性,延展性差。

3.加水方法:制作延展性強的水油面團時,最好分幾次加水;制作弱延展性面團時,最好壹次加水。

4.水溫:制作延展性強的水油面團時,水溫夏季為18-20℃,春秋季為30-40℃,冬季為40-50℃;制作弱延伸面團時,春夏秋水溫60-70℃,冬季水溫80-90℃。

十二、制作糖漿面團需要註意哪些問題?

答:

1.糖漿必須提前準備好。糖漿的濃度很重要,壹般80%-82%。

2.用的時候必須是冷糖漿,不能用熱糖漿。

3.糖漿和油壹定要充分攪拌,乳化均勻。如果乳化不均勻,面團容易出油和起筋,產品質量會嚴重下降。

4.面粉要分幾次加入,不要壹次加入。

5.面團的硬度要通過增減糖漿來調節,不能用水來調節面團的硬度。

6.糖漿面團既要有韌性,又要有良好的可塑性。所以面團要攪拌充分,不要形成太多面筋,攪拌時間要掌握好。

7.糖漿面團做好之後,壹般比較粘,不能馬上操作。需要放置壹段時間以降低粘度並改善加工性能。但應嚴格控制靜置時間。靜置時間過長,面團會由軟變硬,韌性增強,可塑性降低,嚴重影響產品質量。

十三、攪拌蛋糕面糊有幾種方法,各適合做什麽樣的蛋糕?

答:

1.蛋糖制作方法:主要用於制作海綿蛋糕和蛋白蛋糕。蛋糕體積大,內部結構疏松,彈性好。

2.糖油調制法:主要用於制作壹般油餅,體積較大,內部組織較軟。

3.粉-油制備法:主要用於制作重油餅,體積較小,內部組織非常細膩柔軟。

4.糖水制法:主要用於制作蛋糕,不加精制白糖,但適用於粗砂糖。優點是:面糊易乳化,充氣多,膨松劑用量少。

5.壹步制作法:借助餅油,將所有原輔料壹次性攪打。優點是:縮短打漿時間,節約能源。

6.兩步調制法:比粉油調制法和糖油調制法簡單。但不適合高筋面粉,容易形成面筋,影響蛋糕品質。

14.打餅糊的時候有什麽註意事項?

答:

1.雞蛋溫度:

(1)制作蛋白餅時,蛋白和糖打漿時,蛋白液溫度應為17-22℃,面糊溫度應為22-24℃。

(2)制作海綿蛋糕時,全蛋液溫度應在25℃左右,面糊溫度在25-28℃。

在上述溫度下打雞蛋,發泡性最好,蛋糕體積最大。

2.雞蛋的品質:雞蛋越新鮮,發泡性越好。壹定要選擇新鮮的雞蛋。

3.攪打速度:必須選擇具有低、中、高速功能的變速攪拌機。

4.打時間:不能壹概而論。用蛋糕油做海綿蛋糕壹般不超過10min。應根據該方法的特點采用其他制造方法。

5.酸性物質:打蛋白時,可以加入壹些酸性物質,如酒石酸、酒石粉、檸檬酸等。,可以提高蛋白質的強度,有利於蛋白質的發泡,提高蛋白質的白度。

6.攪打方法:打蛋過程中攪打應始終朝壹個方向進行,不允許改變方向再攪打。否則形成的泡沫會被破壞,泡沫會消失。

7.打雞蛋不能碰油,因為油是消泡劑。

十五、海綿蛋糕配方怎麽制定?

答:

1.蛋糖比:糖是蛋白泡沫的穩定劑,打蛋時不加糖或少加糖,蛋白泡沫維持不了多久。雞蛋和糖的最佳比例是1: 1。總的要求是雞蛋要比糖多,不能比糖多。

2.總水分比例:使用餅油時,總水分在145%-155%之間;不使用餅油時,總含水量在135%-140%之間。水太多,蛋糕容易塌;水的總量太少,蛋糕組織太幹。

3.雞蛋比例:最大不應超過160%。超過160%的話,餅往往會因為水分太多而塌陷。雞蛋量在100%-140%之間時,蛋糕體積和質地最好。

4.油的比例:可以用少量的油來改善蛋糕的質感和口感。用量在10%到20%之間。

5.蛋黃的比例:使用適量的蛋黃可以改善蛋糕組織,提高柔軟度,增強雞蛋風味,增加蛋糕體積。蛋黃量在10%-30%之間。

十六、選擇播放問題(無標準答案)

1.月餅出現凹底、塌陷、鼓包、縮腰、變形、圖案不清的原因是什麽?

2.蛋糕烤好後體積小,表面凸起,有很多空洞是什麽原因?

第四部分:西點的基礎知識。

1.西點有哪些幫派?

答案:法式蛋糕、德式蛋糕、俄式蛋糕、美式蛋糕、英式蛋糕等。

二、西點分為幾類產品?

答:

根據加工工藝和毛坯性質,西點可分為:蛋糕、混合蛋糕、酥餅、面包、泡芙、餅幹、冷凍甜食、巧克力和裝飾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