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中國的傳統習俗形形色色,五花八門,那麽家鄉的風俗 六年級 作文 怎麽寫呢?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1篇),歡迎閱讀!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篇1
“賣湯圓,賣湯圓,小哥的湯圓是圓又圓……”隨著這首 童謠 響起,壹年壹度的 元宵節 到了。
剛起床,我就嚷嚷著吃湯圓。“我吃六個,六六大順……”看著我調皮的樣子,媽媽點了下我的鼻子說:“吃十個,十全十美!”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午飯時,家家戶戶都吃湯圓。家鄉的湯圓很特別,大米做的_,都說“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當天大家都去井口旁打水,打成面後捏湯圓。捏湯圓時會加壹小撮的小麥粉,家鄉人們說小麥金燦燦的,寓意著這年豐收滿滿,象征著金燦燦的金子,吃了生活就富起來。中午,壹家人團團圓圍坐在壹起吃著“金湯圓”過元宵。
元宵的晚飯,大人們早已做好了餃子。大人往往會做壹個裹著硬幣的餃子,誰吃到了那只“硬幣餃子”象征著他壹整年都很幸運,財源滾滾來。每年元宵,我都眼巴巴地望著餃子,希望自己能吃到這只“硬幣餃子”。每次我嘴裏念念有詞“這只”“那只”猶豫不決的時候,硬幣餃子早已被別人吃到碗裏了。每逢這時,總引來大家的哈哈大笑。
元宵節,壹個寓意滿滿的節日。“鬧”圓宵,"鬧”出壹年的幸福。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篇2
每年的正月初九,在佛山樂安,都會舉行壹場熱鬧的花燈會。
正月初八的晚上,家家戶戶都在門_上了各色各樣的燈籠,照亮整條大街。人們在家裏備上清果、花燭、齋碗,拜蒼天,求天公祈福,盼望新年有好運氣。
正月初九這天,花燈會是熱鬧非凡的。今年初九,我與爸爸媽媽去賞花燈會。
街道兩邊大大小小的商鋪,都掛著各色各樣的花燈,十分絢麗,猶如壹條彩虹。看久了,便會融入這彩虹裏去。它們忽而隨著風朝妳撲來,忽而退去……路中橫著座橋,帶有“牽線搭橋”之意。不少人都在上面許願。
樂安為什麽要舉辦花燈會啊?媽媽說,從前,有壹對夫妻多年無子無女,非常傷心。壹天,他們來到了樂安的壹座橋邊,買了壹個“觀音送子蓮花燈”。第二年,他們便生了壹個男丁。這事啊,壹傳十,十傳百。到了後來,樂安花燈會吸引了周圍方圓數十裏的人們,每年都有許多人來這裏祈求生子生女。頓時,我發覺身旁閃著光的花燈,不禁喜氣洋洋,還有了靈氣……
街上,許多青年夫婦都提著“觀音送子蓮花燈”,求新年生個漂亮寶寶。蓮花燈是壹朵白中泛著紅的蓮花座上,盤坐著壹位慈眉善目的觀音菩薩。老人們都買鯉魚燈在家裏掛著,是對新年的美好願望;小孩子們會買壹些好看的花燈來玩,就是貪圖個高興。
我也買了壹個漂亮的花燈,走在街上,看到人人喜笑顏開,個個提著燈籠,整條大街都充滿了喜慶……多麽美好的壹天啊!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篇3
春節 是壹個美好的日子,在這壹天裏,親朋好友。都盡量從外地趕回來吃團圓飯,全家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當然,少不了美食,妳瞧,桌上擺滿了菜,豐盛的菜,還沒開始吃,弟弟妹妹早已忍不住,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都有哪些菜呢?油煎的兩面金黃的水餃,還有白花花撈的水餃,雞鴨魚肉都有,色香味俱全,看起來很超級好吃,大人們叫我們吃,我們就像幾天沒吃東西似的,大口大口的吃起來。
最開心的是收到壓歲錢了,看著大筆大筆的錢在我們手上,十分開心,自然會想到怎麽花。我猜想,每壹個小孩收到了壓歲錢,此時他們應該也是開心的吧。
大過年的壹定要玩鞭炮,最簡單的鞭炮是就是摔倒不需要火,摔在地上就能響,而且聲音很大,趁別人不註意摔別人腳下,看到別人嚇了—跳,特別搞笑。還有煙花稱仙女棒,可好玩了,點燃了就像仙女的魔法棒。五彩繽紛,星光四射,五彩斑斕。
新年就是快樂的,人們對新年充滿了憧憬,寄托著新的希望,讓我們平平安安更上壹層樓。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篇4
我家是住在寶雞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都是非常熱鬧的。
這天,人們都是要鬧元宵,整個小鎮壹片歡騰,大家興高采烈,氣氛熱鬧極了。
元宵節的風俗是晚上全家人圍在桌旁吃元宵,因為元宵表示團團圓圓,吃完了元宵大家就應該“鬧元宵”。
大家都歡天喜地地來到各自所在的院壩,開始放煙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煙花,妹妹興致勃勃地點燃壹個煙花的引線,頓時,五顏六色的火花迸出來,像壹個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繽紛,漂亮極了。“別得意,看我的‘金鳳凰’!”我說完,立刻點燃了引線。“啾——”隨著壹聲刺耳的響聲,壹只只金黃的東西飛快地沖上了天,“嘣”的壹聲爆炸了。接著,許多小金點撒滿了天空,發出“嘣嘣”的爆炸聲,突然,這些到處亂飛的小東西聚集在了壹起,像壹只金鳳凰。
“有趣!妳們在這比賽煙花?加我壹個!”原來是爸爸來了,他手裏還抱著壹個大禮炮。爸爸慢慢地點燃了禮炮,壹下子,天空上綴滿了美麗的“花朵”,紅的,綠的,藍的,黃的……是那樣漂亮,它寄托著我們的快樂在天空中綻開……
這就是我們這邊元宵節的民俗了。元宵節真熱鬧,真開心。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篇5
我家鄉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最有趣的就是春節。
按照我家鄉的習俗,春節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臘月二十三被我家鄉人稱為小年,這天,人們就開始打掃衛生,把房間的'裏裏外外都打掃得幹幹凈凈,還要殺羊殺豬用來祭竈。從這天起,人們就開始辦年貨了:買 對聯 、買糖果……有些人家還要炸油果子。
到了 除夕 就更熱鬧了,家家都在包餃子,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這壹天,出門在外的人都要趕回家團員。到了晚上,鞭炮聲徹夜不絕,人們還要看春節聯歡晚會,吃年夜飯。
從大年初壹到初十,是人們走親訪友的好日子。人們都要相互拜年,祝福親朋好友來年快樂平安。家裏來了客人,大人們都要拿出好吃的東西來接待客人,小孩子們也很開心,因為他們可以收到壓歲錢。
到了元宵節的時候,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燈火通明,有魚燈、有福娃燈、有火箭燈……人們都從四面八方來湧來,圍到廣場上看煙花,各種各樣的煙花將夜空裝扮的更加絢麗多彩。
過了正月十六,春節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篇6
我家祖祖輩輩生活在上海,上海便是我的故鄉。上海的春節,也更讓人難忘。而我最愛的,還是那甜甜的湯團。
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壹齊包湯團,看春晚。糯米粉是現成的,用水壹和,便是湯團的皮。那滑溜溜的皮,讓人不禁想起了那圓溜溜的湯團,在沸水裏翻滾著,雪白的糯米皮在水中閃閃發亮。而那雪白中,又隱隱約約透出壹絲絲灰色,那是黑洋酥的顏色,甜甜膩膩的感覺,似已在嘴裏化開,給人無限的幸福感,這是讓幾代人都神往的景象。(這是《舌尖上的中國》嗎?)
在外公生活的那個動蕩的年代,包湯團,吃湯團,簡直就是無上快樂。新年來臨,家裏拿出壹年來辛苦勞動而得的糯米,用壹個巨大的石磨來磨糯米粉。磨的時候,全家上下都在幫忙。力氣大的大人們汗流浹背地使勁磨,而小孩們幹不了重活,就負責把糯米倒入磨盤。糯米通常都有好幾袋,還特別的重。但孩子們卻依舊不厭其煩地拿勺子壹勺壹勺認真地往磨盤裏倒,想必是那壹個個小小的,甜甜的湯團給了他們驚人的力氣和耐心。
磨完了糯米粉,便是做餡料。湯團的餡通常為黑洋酥和豆沙兩種。不過家裏通常做的都是黑洋酥的餡。拿壹只小臼,盛上滿滿壹碗黑芝麻,再用壹根極粗的小槌不停地搗,很快就能將其變成壹碗黑糊糊。為了讓它有甜味,就放入白糖;為了讓它有黏性,就放入豬油。想來著壹定是非常有趣的事,只可惜現在的我並不能體驗這樣的活動。(其實,這是麻麻的童年回憶)
準備好了湯團皮和餡料,便要開始包湯團了。先把皮捏成小碗狀,用筷子夾起壹個搓好的“小煤球”,輕輕放入“小碗”,再把口封上,搓成壹個小球,壹個湯團就完成了。孩子們前兩步都做得很順利,但到了封口搓圓時,就叫人有些哭笑不得了。有人搓成了粗細不壹的長條,有人捏成了橢圓,更有甚者,搓到壹半,封口處裂開,餡全部漏了出來,便前功盡棄,只好重新來過。但誰也沒有哭鬧,反而笑聲連連。最後,大家都包出了自己滿意的湯團。那小小的,滑滑的壹個,放在手上舒服極了。
盡管如今在這個快節奏的大都市裏,已難找到當年全家包湯團的情景了。但我相信,在每個上海人心中,都會有這樣壹幅祥和的畫面,因為那壹個個小小的,甜甜的,滑溜溜的湯團,背後不僅蘊含著人們對家鄉的情意,還有那最真摯的願望——團團圓圓,幸福安康!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篇7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 端午節 、 重陽節 ……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裏,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壹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壹起,吃著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裏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上 床睡覺。年初壹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壹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回響在耳邊,新的壹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壹句詩的熏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著壹聲聲 祝福語 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和父母壹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壹個環節,因為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壹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妳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篇8
壹方水土養壹方人,不同地方的風俗 文化 肯定也會不壹樣,我家鄉有很多有趣的風俗,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我們家鄉最有趣的風俗之壹——龍燈會。
在我們蘭溪,到了正月初十,是我們那邊壹年壹度的龍燈會。龍燈是燈會的主燈,龍燈中最有代表性的數“橋燈”,壹般均有百余橋,長者數百橋,甚至千橋。龍頭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紮於板架,成棘龍形狀。燈內燃點蠟燭,色彩鮮艷奪目。燈橋下托木板,板上設有燈架,每板兩枝。龍尾是最末壹橋,呈龍尾巴形狀,披以綢緞彩虹。
在那天夜裏,街上都會擠滿了眾多的人前來觀看。大家聚在壹起,有說有笑的。壹起等待著精彩的舞龍燈。遠遠望去,好像是壹片黑色的海洋。我也在這片“海洋”中等待。終於,在遠方有了壹片紅紅的燈火在這熱鬧的人群中蠕動。我背在爸爸的背上,向遠方眺望。“哈!是舞龍燈的隊伍來了。”我非常得興奮,十分期待龍燈在我身邊“遊”過的那壹瞬間。很快,前面的人漸漸散開。只見壹條體型碩大的龍,在我的面前遊現。
在我們那裏,誰也不能從龍燈那裏跨過,因為龍燈是具有威嚴的,誰也不允許有人這樣侮辱他。要是誰敢這樣做,指不定是壹份打。
很快,龍燈在我們的眼前慢慢移動,我們也壹步壹步的跟著龍燈。想在他身上沾點光……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龍燈會,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有機會,壹定要親眼來看看,相信妳壹定會喜歡這個有趣的活動的!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篇9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在各地都有隆重的慶祝風俗,可今年我的家鄉淄博卻有了點不壹樣。
傳說 裏每到大年三十,年獸就要上岸吃人,人們想盡各種辦法,卻無濟於事。最後人們發現年獸怕紅,怕響。所以年獸壹來,人們就放鞭炮,穿紅衣服,貼紅紙。年獸發現人們再也不怕他了,就壹頭紮進海裏,再沒回來過。但人們正是怕年獸回來,於是每年都會放鞭炮,貼春聯,漸漸演變成壹種習俗,流傳至今。
我的家鄉山東淄博是壹座典型的北方城市,以前每到過年,家家戶戶穿新衣、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尤其放鞭炮更是過年的必備節目,家家戶戶誇耀富足的方式,小孩子翹首以盼的歡樂。過年那幾天,整個城市籠罩在煙霧中,四處是硝火的味道。可是今年,我的家鄉卻沒有響起鞭炮聲,取而代之的是路邊五彩繽紛的彩燈和喜慶吉祥的紅燈籠。這是怎麽了?
我的家鄉是壹座年輕的重工業城市,以前用犧牲環境換來經濟的飛速發展。為了還家鄉壹片純凈的藍天,近些年采取了壹系列環保 措施 。今年的禁放鞭炮就是其中壹項。雖然不放鞭炮了,可壹點都不影響過年的氣氛。
壹進臘月,人們便忙碌起來。買新衣,采辦年貨。城市的超市裏人頭攢動,收銀臺前排滿了長長的隊伍;農村的大集上熙來攘往,寒冷的天氣凍不住人們喜氣洋洋的笑臉。人人大包小提,開啟逛吃逛吃的備年貨模式。購物的熱情擋都擋不住,好像東西都不要錢似的。
路邊的彩燈也掛了起來,造型各異。每當華燈初上時,小彩燈也亮了起來,五彩紛呈如童話世界。家家戶戶走出家門賞燈聊天,小孩子快樂的在燈海裏跑來跑去,不放鞭炮也壹樣喜氣洋洋,年味十足。
“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不管什麽樣的風俗,各地過年的內涵是壹樣的。窗明幾凈,闔家團圓,迎新除舊,盼望日子蒸蒸日上。相比舊俗,我更喜歡今年的這點不壹樣。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篇10
我的家鄉在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家鄉有好多好多的風俗,比如:社火、小曲、小吃……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壹下家鄉的主要風俗——字畫和小曲。
聽爸爸媽媽說,通渭在壹九九二年被國家命名為“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家鄉的.人們家家都懸掛字畫,有“家中無字畫、不是通渭人”之說,在每年的八月十六日都要舉辦書畫藝術節,其中的字畫展覽活動主要在我們的悅心書畫村,書畫村有四樓,壹樓是大廳,二、三樓是畫家和書法家畫畫或寫字的地方,我也去過好幾次呢,看見悅心書畫村展覽了許多字畫,並且有許多書法家和畫家在那裏寫的寫、畫的畫。哦,他們字、畫非常好看,但是非常貴,有的壹副字畫要壹、兩萬或幾十萬呢。對了,還有買字畫的人,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非常多。
通渭還有壹個的風俗,那就是通渭小曲。通渭小曲特別多,可以百聽不厭,有火焰駒、十裏亭、佰牙付琴、華亭相會、張連賣布等等,最火焰駒好聽,我也喜歡。假如妳也喜歡的話,妳可以買壹個通渭小曲碟片,保證百聽不厭。我爺爺奶奶閑時總是不忘聽通渭小曲,真是兩個戲迷,我想,我長大後壹定給他們買壹套通渭小曲碟片,再買個放碟片的好電視,他們就可以天天看了。還有,隨著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現在,家鄉的大街小巷都有表演通渭小曲的人,尤其在我們的文化廣場,每天都在表演小曲,看的人非常多。
哦,家鄉還有許多好吃的,喬圈圈、油餅、漿水面、煮洋芋、長面等等都非常美味可口。
如果妳來到了通渭,別忘了賞通渭書畫、聽通渭小曲、吃通渭美食哦,熱情好客的通渭人民歡迎妳!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篇11
我的外婆家在連雲港,這裏的春節有很多的風俗和別的地方是不壹樣的,下面就讓我來帶妳去我外婆家的春節看壹看吧!
小的時候,我就特別喜歡在外婆家過年,大概也了解並參與過壹些過年時要做的風俗活動。比如:采購瓜子、花生、小果子、桃酥、小麻餅……這些過年必備的零食。
過年前外婆壹定會包很多包子和蒸很多饅頭,外婆說過年那幾天,肯定會有親朋好友來家裏做客,所以饅頭,包子這些主食要多準備壹些,防止人來多了不夠吃。而蒸饅頭,包子,也有來年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除了包子和饅頭,外婆家每年還會做壹道菜——炸丸子,外婆把丸子叫做“駝著”,這可是年夜飯不可缺少的壹道菜。
接下來就是“祭竈”風俗。農歷臘月二十三,這壹天相當於小年,晚上要在竈前供上糖餅、糕點、糖果之類的甜食,求竈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說。
緊接著就是年三十了,年三十的要做的事就可多了,比如壹早把大門上貼上鮮紅的對聯,掛紅燈籠。最有意思的是在自家院子內種上“搖錢樹”,所謂“搖錢樹”,便是從集市上買來的青竹子上系紅綠兩種顏色花生,固定在院子的柱子上,竹子的葉子越多,葉子越大,意味著來年財源越旺盛。還有還有,好多地方都是在下午三四點鐘吃年夜飯,而外婆家這邊通常選擇中午來吃團圓飯,哈哈,有意思吧。
年三十晚上守歲,淩晨十二點的時候各家開始放鞭炮。在外婆家舅舅還會放壹種叫“高升”的東西,聲音很響,威力也比鞭炮大很多。大年初壹的早晨吃餃子,然後拜年,說吉利話,當然最開心的是我們小孩啦,占足了便宜,收到了很多紅包。再有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
這就是我在外婆家過春節的了解的壹些風俗習慣,快來分享妳們家鄉的風俗習慣吧。
?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1篇)相關 文章 :
★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0篇
★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5篇
★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500字6篇
★ 家鄉的風俗小學六年級作文最新5篇
★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400字10篇
★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優秀作文五篇
★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500字精選5篇
★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下冊作文500字10篇
★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600字精選5篇
★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