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美食

美食

我第壹次吃涼拌雞,是和先生結婚後,春節到他家團年。他家人多,他爸有六個兄妹。他奶奶還在,所以每年春節壹大家子要壹起在奶奶家聚餐三天。

這道涼拌雞,是每年必備的過年菜。而且必須是大兒媳,也就是先生的媽媽做的。壹大桌子菜,最受歡迎的就是涼拌雞、甜燒白和香香碗。

自從家裏的廚房由我掌控後,壹直沒有做過涼拌雞,我嫌麻煩。

這兩年兒子的口味隨著我廚藝進化變得有些刁了,想要嘗試些新的菜品,他爸也在壹旁“煽風點火”。

我終歸還是禁不住叨叨,好吧,研究、學習+操練。

練了兩年手,終於敢來假裝壹下專業人士。

鍋裏倒入能蓋住雞肉的清水,丟兩塊拍松的老姜, 燒開 。把半只 公雞 斬大塊 (如果鍋夠大,半只雞只攔腰壹刀就很好) ,洗凈放入鍋中,焯去血水 (涼拌雞壹定要用公雞,母雞的肉質比較松軟,更適合燉湯) 。

我用的是兩個雞腿和兩個整雞翅,身體部分砍了啫香菇了。

焯好後的雞肉撈出,如果有血沫用清水沖洗壹下,沒有的話就不用沖洗了。

把鍋裏的水倒掉,沖洗幹凈,放入焯好水的雞塊,加清水,水量仍以蓋住雞肉為準,拍 兩塊生姜、加料酒、少許鹽、壹小蓋白醋 。 大火煮開,轉中火 (千萬不要用小火啊,那樣雞肉會煮爛,切不成形,也沒了嚼勁兒) 。

煮40分鐘左右 (中途翻面) ,用筷子 戳壹下肉最厚的地方,若筷子能穿透雞肉,且流出清亮的湯汁, 就可以起鍋了。

40分鐘為參考時間,不同年齡的雞煮的時長會不同,壹般來說,越老的雞煮的時間越長,土雞需要的時間會很長。

用筷子把煮好的雞塊撈出來,瀝幹水分。放到冰箱冷藏,最好能涼透 (如果有興趣,可以提前壹天煮好,放到冰箱冷藏壹夜) 。 涼透的雞肉切起來更容易成形,口感也更脆爽 。

趁著放涼雞肉的時間,來準備其它配料。

2~3根大蔥蔥白洗凈,切小段備用。

炒鍋燒熱,倒入適量菜籽油,把半碗生花生米倒入冷油中。小火,慢慢的酥,偶爾用鏟子輕輕推動花生。

聽到有輕微的爆裂聲後,把鏟子推得勤壹些,讓所有花生米均勻受熱。

壹般來說,生油小火燒至6~7成熱時,花生米也就酥好了。不要酥得太透,起鍋後,油的余溫還會對花生起作用。

用鏟子瀝幹油,把花生米盛到碗裏備用。

接著把酥花生的油燒至8層熱,放涼備用。

放涼的雞肉從冰箱取出,砍成1CM左右的小塊,或者象我這樣,剔掉骨頭,切成雞片。兩種方式都好,隨自己心意。

我的刀功火候不夠,剔不了翅尖的骨(誰能剔呢?⊙ω⊙),只好砍小和雞片壹起拌。反正自家吃,不那麽講究了。

大盆裏放入適量鹽、1大勺白糖、2勺醬油、1勺生抽、1勺香油、1勺花椒油、少許醋攪勻,再加入紅油辣椒底部的辣椒兩勺、1~2勺紅油、煮雞的雞湯2~3勺、酥花生的熟油、適量花椒粉攪拌均勻。

倒入切好的雞片(塊),用勺子翻勻。在雞肉和調料較好的混合後,倒入酥好的花生米、大蔥段,輕輕用勺子再翻勻,盛到大碗裏。

放到壹邊,讓雞肉慢慢入味。

接下來“炒芝麻”。每次拌菜用的芝麻粒兒其實並不多,若是弄壹個大炒鍋放到爐火上翻炒,大約連鍋底也鋪不滿,實在有些吃力不討好。

這裏有壹個小方法,又快又方便,分享給大家。

拿壹個小奶鍋,擦幹水份,用電磁爐燒熱,倒進適量生芝麻,蓋上鍋蓋。壹手拿鍋把,壹手按住鍋蓋。稍稍離開爐子壹點,輕輕晃動。

感覺溫度不夠時,把鍋放回爐子上燒熱壹下,再提起,輕晃。很快會聽到鍋裏有芝麻粒輕輕的跳動聲,堅持多晃壹會,打開鍋蓋,就能收獲壹把香香的炒芝麻了

炒好的芝麻放涼,撒到拌好的雞片上。

啦啦啦~ ~ 壹份飽含濃濃過年氣息的涼拌雞完成!

趕快吃吧,每天都是過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