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黃坑天池
沒到黃坑,我先把黃坑好好的想了個遍。因為在我的故鄉連城四堡也有個美麗的鄉村叫黃坑村,那曹溪鎮的這個黃坑村是否也像我家鄉的黃坑村那樣,是個三面黃土山苞環繞的岬坑小村?既然是坑,何以又冒出個天池?天池不就是山巔之池嗎?抑或是傳說中的天上仙界瑤池?
沿著東山迤邐而行,原生態森林密布,山高壁陡,溪窄路仄,小山村沿溪而建,房屋依山傍溪,在極度有限的空間裏搭建得既局促又窄仄。溪水淙淙顯得特別的幽靜,古樹搖搖昭示著年代的久遠。鮮黃的野花,深紅的楓葉,清清的水流,目之所及,令人喜,讓人愛。山林溪澗之美,唯有身臨其境,才能感知其妙。
左壹個轉彎右壹個轉彎,大山率性的投懷送抱給了我們壹份意外的驚喜,我們以為這就是黃坑村了,卻不料這只是通往黃坑村的山間門樓,這是景區售票處,下車,說明來意,山房主人熱情地給我們泡了杯清茗。小憩,此時,只想聽,只想聞,只想多借幾雙清亮的眼睛,容我融入這山、這水、這初冬的山色裏。山林指引著方向,我們到達高山之巔的天池文化休閑旅遊農莊。
天池在哪?我努力追尋著。也許來的不是時候,天邊飄來壹團團暗黑色的雲,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雲蒸霧遮的。天空仍舊灰蒙蒙的,濕漉漉的山間水泥路,像壹條閃閃發光的河。跟隨山莊主人走走停停,路過懸索橋,走在上面搖搖晃晃的,感覺人生也是搖搖晃晃的。初冬季節,早梅發新枝,這壹片梅林全然如描寫江南的小詩壹般,細密涓婉,像小姑娘的彎彎眉眼。潮濕伴著清靜,雨滴帶著清涼,落在身上,讓人爽逸不已。煙雨畫橋中輕飄飄走到妳面前,150米高的玻璃滑道在雲霧中似壹座天橋,若是晴朗的周末,必定人來熙往。參觀了200多畝的水蜜桃、藍莓、葡萄、金橘、紅心柚、黃金果等水果生態農業種植區,我想若是各個季節的水果陸續成熟,那麽這裏的水果豈不是常年采摘不斷?跑馬場、動物園、賞花區、山頂酒店、別墅、遊泳池、高爾夫球場……我們感受生命的活力,盡享生活的樂趣,這或是目前龍巖市擁有娛樂項目最多,最為豐富多彩的休閑娛樂公園了吧。
峰回路轉,終於來到天池,這壹方天池,水清見底,池中造壹座人工雕塑的半月,倒影水中,肖妙逼真。天池,高山之巔的這壹方瑤池,雖不是天然之池但也圍砌得不著痕跡,才壹見就讓人癡愛。手壹次次捋起清涼的泉水,似曾相識,思維不自覺地穿越時光,回到我故鄉的那山那水那人……那個愛在天池裏玩水的孩子!久違了,這壹方天池!只願在這山石邊,癡坐遐想!
慢慢梳理心紋,讓池水淌進脈搏,允我的血液淡到清澈,淡到無形……
天池邊緣上的野草,用曼妙的身姿詮釋著夾縫求生的堅韌,精致的葉瓣有序亦有力地舒展著,不為擺顯,不求青睞,只在角落裏吸附壹點土,擠得壹點空間,抑受壹點陽光沐浴,這就是野草生命本真的呈現,它看似卑微,實質唯我獨尊也!天池邊的小花不喜不悲,始終保持著本真,懂妳的人說,妳觀是花,食是菜,用是藥!而我更願意叫妳浪漫的池塘萱草,當然也想叫妳為豁達的忘憂草。妳若欣賞,這便是壹首詩;妳若憐愛,它即是人間名卉!
清澈的池底下砂石粒粒可數,不知它從哪裏來,沈眠於此?墨色的青苔似已生長了萬年,早已與山石渾為壹體,同呼吸,同感受,四季的風雨,切換著自然的衣裳,青苔與山石的情誼不容猜測。用綿軟的身軀包裹山石,是它卑微的念想,在嶙峋的石體上漫延著它的執著與溫情!?
?
小松楓風姿卓約,纖纖蠻腰從池畔俯伸,壹如在臨鏡顧影,又如在癡戀著池水,咫尺天涯,溫柔相守。遠處奇特的巖石佇立,近旁郁郁蔥蔥的雜木連綿,腳下壹叢叢黃色的野山菊花盛開,我們遊歷其中,分明時時給人壹種行在畫中的錯覺,美的不可思議,靜得只聞蟲之呢喃。心,早已醉在其間!
臨別,癡戀又叢生,***浴壹山煙雨,能否留得片言只字?
? 二、曹溪老宅——準星樓與番客樓 ?
曹溪地名是如何來的?同來的師妹姓曹,問我,曹溪姓曹的多嗎?我說應該多吧,不然怎麽叫曹溪,而且我認識壹個曹溪的朋友就姓曹。但細想又覺得不對,如果以人多為地名,那麽應該叫曹坊或曹家堡等才合乎邏輯。後來我問同行的新羅區文友,文友說曹溪姓曹的很少,即便有姓曹的那也應該是古代的事情了。其實,曹溪者,以漕溪命名也。印象中的曹溪並無大溪洶湧,倒是鄰近的蘇溪反而流水湯湯。上世紀90年代,每年都路過此地,感覺曹溪地界壹片荒涼,沼澤低窪遍布。但曹溪圩天的古厝老街商品豐盛,人煙輻輳,集市繁華。所以有時龍巖城買不到的東西,在小小的曹溪老街卻能買到。近年來因為龍巖市中心城市擴容南移,曹溪也壹度成為商界投資開發的香餑餑。舊城改造,幾年之間曹溪地段舊貌換新顏,壹片片新樓盤新小區拔地而起,鋼筋水泥建造的高樓大廈林林立立,而壹些知名度很高的古民居被冷落遺忘,有的因為年久失修破敗不堪而被拆除。
但位於石粉村的準星樓和古厝老街的雙友樓是龍巖城難得的城區文物幸存者。準星樓幾經修繕保護開發,如今成了龍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成了文創集市的壹大亮點。
準星樓是曹溪鎮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也是龍巖城市發展的名片。它見證了新羅歷史的滄桑變化也留下了龍巖城市發展的印記。壹個城市發展的的特色不在於樓有多高路有多大,而在於歷史沿襲中留存的文化因子。準星樓能夠在突飛猛進的城市化進程中幸存下來,實屬萬幸中的萬幸,它堪稱龍巖中心城市中的罕見瑰寶。
天馬山東南麓的準星樓又稱 “倪氏民居”,始建於清乾隆年間, 具有300多年的歷史,為三進兩落四合院式的二層方形土樓,土樓主體面積近2萬平方米,全樓***有90個房間,6個大廳。據《龍巖州誌》記載,準星樓在清代出了三個舉人,兩個六品官,壹個貢生。準星樓是隱藏於龍巖喧囂城市中的壹塊凈土,身居其中,讓人感覺在繁華的城市中悄悄尋找到了心靈的壹隅靜謐,具有攝人心魄的美麗鄉愁。走在準星樓的壹個個文創展房裏,全方位地感受閩西獨具特色的民間文學、傳統技藝、民俗文化、美術音樂,我們陶醉期間,凝神細看細思,久久不願離去。
彳亍在曹溪古厝老街,熙來攘往的小販商人匆匆的忙著生意,走進小巷深處,來到壹處另類的建築物——“雙友樓”前,我感覺這座樓更像是壹只“雞立鶴群”的老公雞。因為這座老屋被四面的高樓大宇圍得壓仄不已,給人壹種透不過氣來的感覺。門前的大榕樹見證了老屋的興衰歷史,虬枝百結,枝繁葉茂,濃蔭庇護了大半條老街。有人在枝椏處系了紅布條,古榕就成為人們心中的保護神,發揮著消災祈福的作用。
雙友樓,年代不算久遠,建於上世紀中葉,是曹溪村印尼華僑林友深、林友恭兩兄弟投資興建,故名雙友樓,其於2013年8月列入第三批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樓體為單體騎樓式圍合院二層磚木結構,占地面積1888平方米。依次而入為圍墻、內大門、前廳、天井、兩邊側廳、正廳。正廳右側有樓梯通往二樓,左右各有護厝、天井,整幢大院***有房間32個。內大門上寫有“棠棣聠芳”,門兩側有邊門,邊門上分別寫著“龍吟”、“虎嘯”。正廳與二樓的墻角都刻有壁畫,整個“雙友樓”建築系南洋特色建築,故也叫“番客樓”。
“番客”是指客居外國的中國人或擁有外國國籍的中國人,他們代表了“團結、拼搏、拓展、創新、奉獻、吃苦”的中華優良傳統文化美德及精神。客家人和閩南人都是既安土重遷又誌在四方的民系。那些建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華僑樓更是聯系僑胞與家鄉感情的重要所在,也是曹溪乃至老城區、老壹輩華僑及外出鄉賢的鄉愁所系。雖然如今的我們都住在了嶄新的樓房裏,但是我們也由衷地希望這些承載著遊子鄉愁、人們記憶的華僑古樓,能夠更久更遠地流傳下去。
番客樓不僅在時光荏苒中守望著曹溪的社會經濟發展,同時也承載著壹代人揮之不去的童年記憶和僑胞情懷,還因此構成了老街獨特的壹道風景線。
三、石鑼鼓濕地公園與龍津湖公園
如果妳想讓心輕輕著陸,如果妳想讓疲憊的自己靜靜吐納山林彌漫的馨香,那麽龍巖城稱得上是妳依托生活休養壹生的地方。龍巖被稱為藍海洋廈門市的後花園,離海不遠,有山依靠,龍巖市森林覆蓋率達百分之七十八,被稱為天然氧吧。生活在龍巖山城,節奏不緊不慢,城市不大不小,適中而恰到好處。作家馬卡丹說“這是壹個善於把握分寸的城市,恰到好處的寬闊而不疏闊,恰到好處的喧鬧而不喧囂,就連她的氣候,也是恰到好處的中庸,與周邊城市相比,炎夏時她也熱,嚴冬時她也冷,熱也好冷也好都不似周邊的偏激,總是讓妳覺得舒適,卻不會使人懶散,相反,倒有壹點隱隱地催人振作的意味。”
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如今的龍巖城長得越來越大越來越漂亮了,昔日的曹溪鎮算是龍巖城的郊區,如今卻成了中心城區。登高山、天馬山以前算是環城山,但現在城的外邊,卻是翠屏山、龍門山了,現在連紫金山外都還有城外山。十幾年前登上登高公園,覺得空氣真好。五年前到天馬山環山棧道漫步,龍巖城悉收眼底。如今,要看龍巖城非得去中央蘇區公園繞壹圈才可以把龍巖城看個大概。
城在山中,湖在城中。介於美食城與商務金融板塊之間的石羅鼓濕地公園,原先是壹片沼澤地,後來因地制宜,建成了現在的濕地公園。濕地作為當今壹種獨特的、多功能的生態系統正成為當前環境保護的熱點,它融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於壹體,讓生活變得更美好。遊走於棧道長廊,看霧靄氤氳、日影橫斜、魚翔淺底、白鶩飛翔、蘆葦飄飛,怎能不陶醉期間?聽草叢蟲鳴,雨滴殘荷、十番鼓樂,怎能不遐思飛揚?“石鑼鼓”名字很雅,緣於龍巖古老的石鑼鼓傳說,而石鑼鼓公園正是對石鑼鼓傳說的現代演繹,或撫琴,或吟詩,或合唱,或賞花,或寫生,或作畫……在靜謐中感受生命的活力,總有那麽壹兩句詩詞,觸動心扉,醉了時光。
石鑼鼓公園是壹首詩,壹座城有了詩會讓城市充滿詩意,當濕地公園的美景與古詩詞相遇,又會激發什麽樣的記憶與情懷……?
如果石鑼鼓公園是詩,那麽龍津湖公園壹定是畫,壹幅色彩斑斕的畫,驚艷的畫。
這幅畫會給我們帶來什麽樣的視覺效果??
目之所及,植物與溪流,廊屋與花橋,湖水與花草……滿滿的全是人間勝景。我不知我是否能全部讀懂,只覺壹幀幀畫面,都有著極致的美麗,極致的韻味。
三角梅競相開放,紅紅艷艷的嬌嬌欲滴,紫薇花花枝招展的招引了許多靚男倩女駐足花間,野草疏林在園藝工人的巧妙安排下,生長得恰如其分,點綴湖邊,妙不可言。
龍津湖更像是用生命譜寫的美麗畫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