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肉又稱地羊,是桂林傳統名吃,盛行不衰。其烹制以桂北的靈川縣尤為有名。....
又稱地羊,是桂林傳統名吃,盛行不衰。狗肉以黃狗為上,白狗次之,黑狗為下。其吃法也多種多樣,既可以燉爛吃,亦可以紅燒,夏天涼拌,冬季火鍋。還有臘狗肉,春夏上市,其於柔韌中又帶甘美,為下酒佳肴。狗肉有溫補、滋陰作用。其烹制以桂北的靈川縣尤為有名。
靈川人愛吃狗肉,自古就有“好狗不過靈川”之民諺。在靈川,特別要好的朋友稱為“狗肉朋友”,類似北方“鐵哥兒們”之稱呼,後來則幹脆直呼“狗肉”,連“朋友”二字也省略了。在農村,秋冬兩季,聚眾壘窯燒石灰,擡石修堰壩,建房上大梁,開工和竣工之日壹般均殺狗以慶賀。有朋自遠方來,若殺狗款待,則是至高的禮遇。
靈川民間流傳這樣壹個典故“七不待壹”。說的是很久以前,有8個舉人進省城趕考,其中7人考完出場後,便去找地方小飲,結果,他們找到了壹個靈川狗肉攤,被那飄溢而出的烹煮狗肉香味引得食欲頓發,於是派人回考場去催仍在考試中的另壹個舉人,但那個舉人卻仍慢吞吞地在考,這7個舉人實在忍耐不住了,顧不了君子風度,爭著先嘗為快。靈川人大凡親友聚會、歲修堰壩、冬燒石灰、放排起錨,無不以吃狗肉為樂事,雅如宴請新官,“有朋自遠方來”,亦以“殺狗”相待以示敬意,故靈川本土甚至包括桂林壹帶,都有“好狗不過靈川”之說。近年來,狗肉生意特別興隆,在不到3萬人的靈川縣城,便有40多家狗肉餐館,與靈川只20公裏之隔的桂林市,大街小巷新興的狗肉餐館也比比皆是,且都掛起“靈川狗肉”醒目的招牌。靈川人會吃狗肉,選狗、宰狗、烹煮、吃法都很講究。
如何品嘗靈川狗肉品嘗狗肉也有講究,正宗狗肉就得有正宗的吃法,否則正宗的也弄成不正宗了。如有的人品嘗時,狗肉壹上席就把煤氣火開得很大,使鍋中狗肉很快就焦鍋,甚至出現壹股苦焦氣味,嘗客急於將開水摻進鍋內,左翻右翻,使狗肉味全都去掉了,吃的全是壹股焦氣淡水肉渣味,吃得惡心。吃狗肉不是挑肥撿瘦,主要是品嘗原味,在用餐時用壹個小鐵鍋,壹把小鏟子,燃燒著細小的煤氣火,邊吃邊翻動,撒少量胡椒,狗肉就在鍋中跳動,等到鍋內已有油出現時,就把它鏟出來用碗裝好,千萬不能使狗肉炸焦,更不要放水或豆腐酸菜倒入鍋中,只有暫停熄火。可不要急於將豆腐酸菜放進去,待狗肉吃了四分之三時,余下的鏟到鍋壹邊,然後再將豆腐酸菜倒入鍋中,把鏟出的油施拌。酸菜事先炒幹拌上食鹽少許,豆腐中的水要濾幹,合拌進鍋,待熱透後,加上二、三小塊腐乳,其味道極佳,狗肉膩氣也被解掉,再來吃那殘余狗肉,那就更過癮了,最後放上桂林米粉拌上,三者合攪,成了綜合美食味,使您吃了還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