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中國現代食品汙染事件

中國現代食品汙染事件

以下是信息

2010食品安全事件1:所有乳制品都要進行三聚氰胺檢測。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網站公布了《企業生產乳制品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征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根據細則,采購系統應確保對采購的原料奶和原料奶粉及其加工產品分批進行三聚氰胺檢查。

根據細則,乳制品包括液態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調制乳、發酵乳);奶粉(全脂奶粉、脫脂奶粉、部分脫脂奶粉、調配奶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煉乳、奶油、奶酪等。).

2010食品安全事件二:“鐵強化醬油”宣傳引發爭議

否則可能會導致食品安全。

10 10月21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強化辦公室在北京宣布,由中國和全球營養改善聯盟共同發起的“鐵強化醬油項目二期”於當天啟動,目標是用三年時間向全國推廣,讓更多人買到鐵強化醬油。

然而,消息壹出,壹則持懷疑態度的相關消息開始在網絡上廣泛傳播。有專家質疑,醬油中的補鐵成分“乙二胺四乙酸鐵鈉”可能導致人體缺乏鈣、鐵、鋅等物質。“會影響鋅的吸收,孩子吃了長不大。”該專家還表示,有研究表示,人體血液中鐵含量越高,患癌的可能性就越高,而補鐵應該通過調整飲食來實現。

這位專家的觀點受到廣泛關註,相關文章被媒體轉載。許多人甚至批評鐵強化醬油,稱“有致癌風險的產品不應被列入清單”,“不應該強迫沒有生病的人吃鐵強化醬油”...壹方面是政府部門的大力提倡,另壹方面是營養專家的公開質疑,鐵強化醬油壹度成為熱門話題。

相關閱讀:

衛生部推鐵醬油引發爭議。

專家稱食用含鐵醬油沒有危險。

喝鐵醬油補鐵經濟有效。

杭州很多餐飲企業都使用鐵醬油。

2010食品安全事件三:南京小龍蝦引起的肌溶解事件

今年七八月份以來,南京市醫療機構陸續收治了疑似因食用小龍蝦引發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的患者。截至2000年9月7日12時,南京市共收治與食用小龍蝦有關的橫紋肌溶解綜合征患者23例。

事件結果:9月7日下午,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通報小龍蝦致疑似橫紋肌溶解綜合征事件。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分析,小龍蝦疑似病例是少數個體出現與食用小龍蝦有關的壹過性橫紋肌溶解綜合征,屬於哈夫病,與食用小龍蝦有關。

相關閱讀:

小龍蝦事件導致小龍蝦受到冷落。

追蹤吃小龍蝦導致肌肉溶解的全過程

2010食品安全事件四:衛生部擬禁用面粉增白劑。

65438+2月65438+5月,衛生部監督局網站就是否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和過氧化鈣公開征求意見。同時據說計劃從明年2月65438+起禁用面粉增白劑。消息壹公布,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註。

根據征求意見的公告,從2011 12 1起禁止在面粉生產中使用過氧化苯甲酰和過氧化鈣。以前根據相關標準使用過氧化苯甲酰和過氧化鈣的面粉及其制品可以銷售到產品保質期結束。情況說明是這樣解釋的:為最大限度降低過氧化苯甲酰退出對行業的影響,政策調整的實施時間將定為約1年,主要考慮面粉的生產、銷售和進口周期。

相關閱讀:

衛生部宣布停止使用面粉增白劑。

面粉增白劑是否禁用引來各方爭議。

2010食品安全事件5:蘑菇漂白事件

最近,北京小學生張浩發現“蘑菇被漂白”事件成為社會關註的焦點。在北京市食安辦發布“食用菌合格率97.73%”的市場抽檢結果後,中國食用菌協會4日在媒體上表示,不相信小學生的實驗結果。相反,在某網站發起的投票中,有超過1100票選擇了“信任小學生”,只有8票支持“信任工商局”。

所有締約方的回應:

北京市食品辦:蘑菇表面的熒光增白物質來自包裝汙染。

6月1日,北京市食安辦公布近期北京市市場蘑菇類產品熒光增白物質專項監測結果。3款樣品表面均檢出熒光增白物質,抽樣檢驗合格率為97.73%。據專家分析,蘑菇表面的熒光增白物質來自包裝汙染。

工商質檢部門:我不應該管。

壹斤香菇扔進盆裏,洗菜水很快變成了純白色。結合各地出現“熒光增白劑涮蘑菇”的報道,家住沙坪壩的家庭主婦劉賢平希望有關部門能出面檢測,給公眾壹個安心的答復。然而,記者昨天聯系了四個部門,沒有壹個單位能管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