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南昌有什麽特產可以帶去送人啊?

南昌有什麽特產可以帶去送人啊?

風味烤鹵: 漫步在南昌街頭,要品嘗特色風味,還是應該買壹些風味烤鹵來,因為在南昌,有許多家烤鹵店,生意紅火。整日裏門庭若市,偶爾還可以見到烤鹵店的門前排起長隊,由此,足見南昌人喜愛烤鹵,因為這種特色食品攜帶方便,吃起來配酒配飯隨君自便,即衛生味道又好,更是親朋好友之間相互饋贈的上好禮品。所以,大凡旅遊觀光客們前來南昌都以品味烤鹵做為壹大樂事。

南昌米粉: 久負盛名的南昌米粉,具有潔白、細嫩、久漂不爛、久炒不碎的特點。南昌米粉歷史悠久,主要制作原料是優質晚米。要經過浸米、磨漿、濾幹、采漿等多道工序。吃法也方便、簡潔,可以涼拌米粉、炒煮米粉,放入姜沫、蒜沫、麻油、醬油、蔥花、鹹菜沫、最不可少的是南昌人喜歡的辣椒和胡椒粉。所以來南昌不妨嘗壹下美味可口的南昌米粉,也會讓您回味無窮。

石頭街麻花 :壹百多年前,南昌市石頭街上有個小店鋪,每天門庭若市,顧客盈門。這就是遐邇聞名的“品香齋”麻花店。這家徐氏夫妻店,店面不大,幹凈整潔,生產的蛋黃麻花精細小巧,狀如雙龍盤繞,顏色金黃油亮,味道酥香爽口,很受消費者的歡迎。在南昌市眾多的麻花店中,徐氏的牌子最響,生意最好,人們常常遠道而來,爭相購買。“品香齋”就這樣逐漸發達起來。後來店鋪也從“石頭街”那條偏僻狹窄的小巷搬到了中山路鬧市地段,發展成工廠化專業性生產。由於仍舊領先手工精細細搓,保持了原有的風味和特色,至今仍得人們喜愛,大家慣稱它為“石頭街麻花”。石頭街麻花以配料考究,制作精細,揉搓均勻,功夫獨到而著稱於市。它選用精白面粉,壹級白砂糖,上等清油等優質原料,每生產壹百斤麻花,要在料裏摻進八斤新鮮雞蛋黃。反復揉搓,直到面料均勻,然後搓成麻花。煎炸時,油要多,火要文,油溫嚴格控制在七成。這樣做成的麻花油生、糖實、個小、型美、色潤、香甜、酥松、爽口。許多來到南昌出差、探親訪友和旅遊觀光的客人紛紛慕名前來購買。

麻辣燙 : 屬街頭小吃,其形式與南昌街頭的油炸小攤大致相同,只不過是方式有異。將壹口大鍋放在爐子上,在鍋內放有各式串好的雞雜、牛雜、小腸、大腸、小肚及各種丸子,有魚丸、肉丸、粉丸、豆腐幹等等;鍋中加好滾沸的老湯,然後,還可隨意塗些各式調料,有麻有辣,吃起來又麻、又辣、又燙,且價格便宜,味道各異。所以,被人俗稱為“街頭麻辣燙”。

李渡毛筆已有壹千七百多年的生產歷史。傳說秦代蒙恬發明“柳條筆”不久,鹹陽人郭解和朱興由中原流入江西臨川李渡壹帶,傳授制筆技藝。經過世代相傳,逐步形成壹套獨特的制筆工藝,博得了歷代文人墨客的青睞。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擔任臨川內史時,對李渡毛筆愛不釋手。他的書法珍品有不少是用李渡毛筆書寫的。由於王羲之的緣故,李渡毛筆名聲大振。解放後,在進賢縣李渡鎮成立了專業化的毛筆生產廠。李渡毛筆品種繁多,式樣新穎,大小齊全,長短兼備。品類有狼、紫、雞、羊,兼五毫;裝潢分黑、白、花、炕四管;筆鋒則有紅、綠、黃、白、青、藍、紫七色。近年來制作的“純凈紫毫”、“七紫三羊”、“墨翰”等名牌傳統產品,風靡日本、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家。受歡迎的出口品種還有“書家妙品”、“百花爭艷”、“進賢獨秀”、“白雲狼毫”、“羊毛小楷”、“極品純凈狼毫”等十九個。目前李渡毛筆的年產量達120萬支以上。

南昌瓷板畫像是工藝美術的奇葩。瓷板畫像源遠流長,它融中西技藝於壹體。在南昌市民間有著濃厚肥沃的土壤,除了由於工藝美術廠的藝人們成批繪制外,市內的大街小巷中,許多個體的民間藝人也以繪制瓷板畫像為職業。這些大店小鋪中瓷像高懸,琳瑯滿目,形象逼真。瓷板畫像柔中寓剛,靜中有動,虛中藏實,狀物傳神,力透板背,色調對比強烈,筆觸十分細膩,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受。瓷板畫像的制作十分嚴格,首先須在白瓷坯上用畫筆勾勒出畫像的輪廓,然後精繪細修,再在板面上施壹層透明釉,最後入窯經高溫壹次燒成定型。這樣做出的瓷板畫橡上有壹層保護釉,具有耐潮濕、耐日曬、久不褪色等特點。

李渡高梁酒是江西省的傳統名酒,已有二百多年釀造歷史,因產於南昌進賢縣李渡鎮而得名。該酒度數為56度。酒色清透,芳香濃郁,味正醇甜。暢銷全國市場,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1962年被評為江西名酒。據縣誌載:清代中葉,李渡就有以當地特產的優質糯米為原料釀制燒酒的習慣。到了清朝末年,李渡萬茂酒坊廣集民間釀酒技術,在糯米酒的基礎上,引進了用大米為原料,用大曲為糖化發酵劑,用缸、磚結構老窖發酵制白酒的新工藝。李渡高梁酒由此而發展起來,制酒作坊也隨之增至七家。由於酒味醇濃純凈,清香撲鼻,名聲大振,銷路日廣。全鎮最高產量曾經達到四十萬斤,暢銷贛、浙、鄂、皖等省。李渡鎮地處撫河中下遊,緊靠撫河堤岸,環境優美,土地肥沃,米質好,是釀酒的上好原料。更有那終年清澈透明的地下水,清冽甘甜,含有微量礦物質,是難得的制酒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