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有過這樣的遭遇嗎?在熱鬧的大街上,和壹幫朋友出行,每個人都有說有笑,唯有自己既不知道他們在討論什麽,也插不上話。出行習慣戴著耳機,在發現自己融不進談話中時,便會默默地戴上耳機,聽著耳機裏的歌,沈浸在壹個人的世界。
此時的妳,站在大街上,望著人群,會突然開始難過,心仿佛被壹只無形的大手使勁攥了壹下,溢出哀傷,填滿胸腔。細心的人會發現妳臉上的落寞,在得到妳壹句羞於啟齒內心情感的沒事之後,又融入了與他人的歡快聊天中。
耳機裏傳來悲傷的曲調,思緒也漸漸飄遠。妳想象著,自己壹個人戴著耳機,走在綠蔭小道上;妳想象著,秋日午後,壹個人坐在咖啡館靠窗的座位,望著窗外人來人往;妳想象著,妳所在的城市突然下起暴雨,妳壹個人撐著傘,走在擁擠的人潮中……
在妳的想象中,壹個人可以完成許多事:可以壹個人去看壹場喜歡的電影,吃壹份想吃的美食,可以壹個人坐著綠皮火車,欣賞著沿途風景,可以壹個人去壹座陌生的城市旅遊……想象中的妳,還可以做許多事,堅強,無所不能。
只是在妳的想象中,妳從來沒有考慮內心的孤獨。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妳找不到人陪妳去吃飯,找不到人陪妳去看電影,找不到人談天說地,悲傷難過時,翻著手機裏的通訊錄卻不知道該打給誰,就連肯德基麥當勞的第二份半價都像是對妳最赤裸地嘲諷。現實中的妳太過於孤單,以至於在想象中,妳不願再去經歷壹次孤獨。
孤獨是不斷累積的,每壹個艱難的時刻都會加深孤獨感。有網友在知乎上說,孤獨感,來自於對當前處境的強烈體驗,出於本能迫切地想尋找他人分享此刻的感受,卻發現無人可以訴說,無人適合傾聽。
《愛樂之城》裏,米婭參加狂歡派對,可派對中的她卻與大家格格不入,壹個人落寞地離場,結果卻發現車子被拖走,空曠的街道,失意的米婭只能自己默默前行。《春光乍泄》裏,黎耀輝站在瀑布下說:當我站在瀑布前,覺得非常的難過,我總覺得,應該是兩個人站在這裏。米婭與黎耀輝完美詮釋了什麽是狂歡後的孤單。
有人熱鬧在孤獨中,有人卻孤獨在熱鬧中。當妳在日復壹日的忙碌中錯過“遇見”,當妳在地鐵穿梭、在人海聽風,當妳拿著愛的號碼牌卻總是等不到壹個“對的未來”,找不到壹個能夠傾訴的人,無限孤獨和無限遺憾便會湧上心頭。
孤獨的時間長了,也就再也無法回到人群中了。也許妳的心裏還住著壹個人,可是TA與妳無關,就算事再多,都與妳無關。妳開始習慣孤獨,喜歡孤獨,愛上孤獨,妳無法走進他人的內心,也無法對他人敞開心扉,這壹切都是那樣的理所當然。
南康曾寫道,妳看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每個都行色匆匆,遇見了,淡漠的看上壹眼,誰也看不穿別人身後的故事,誰也不知道別人的心裏,是不是住著這麽壹個人。
內心的孤獨也許來源於壹個想得卻又得不到的人,又或許是根本不知道想和誰在壹起。但無論如何,這份孤獨,無關勝敗,亦無榮光。
文/劉承林